原標題:*ST聯絡董事長何志濤:Newegg戰略轉型已見成效,未來將保持穩定的槓桿水平

作者:孫煜

2020年,對*ST聯絡(002280.SZ)和公司董事長何志濤來說,稱得上是一個轉折的年份。

2020年,*ST聯絡整體扭虧爲盈,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爲盈利3500萬元-1.3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2.35億元。

*ST聯絡旗下的主營業務也快速增長。2020年,公司控股子公司Newegg實現總收入1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87%;實現淨利潤2億元,較去年增長279.07%。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了何志濤。何志濤向記者表示,正在致力推進旗下公司聯絡智能與Newegg合併上市。

《21世紀》:2020年,*ST聯絡實現扭虧爲盈。請問這一轉變是如何實現的?

何志濤:先說一下之前爲什麼會出現虧損。公司自2018年開始出現虧損的核心原因是中美貿易關稅不斷增長。

聯絡互動旗下擁有北美第二大科技類電商Newegg。Newegg之前的商業模式以自營爲主,其絕大部分採購是在中國完成的。中美貿易關稅增長也就直接提高了我們的經營成本。

2019年,我們改變策略啓動轉型,以適應新的國際貿易形勢。

我們轉型的方式是削減Newegg的自營業務比例(當時達94%),加強平臺業務。Newegg轉向“自營+平臺”業務後,雖然我們的利潤有所削減,但我們的生產成本和費用風險大大降低。

因此,我們扭虧爲盈的關鍵,就在於改變了自己的商業模型和業務模式。目前,Newegg約40%的業務已變爲平臺化業務。2020年淨現金流比2019年大幅改善。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和監管機構在過去三年中,一直在積極幫助*ST聯絡。尤其是浙江省政府和杭州市政府,對我們公司的支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21世紀》:完成上述轉型後,您認爲*ST聯絡和旗下公司是否已經適應新的國際貿易形勢?2020年疫情是否對Newegg的業務造成了影響?

何志濤:不同於一些選擇了東南亞市場的國內互聯網公司,我們出海的主要目標是北美和歐洲。目前,對北美貿易的平臺化公司只有我們一家。我認爲公司已經適應了新的國際貿易形勢。

在業務方面,如前所述,我們降低了Newegg的自營比例。新的平臺業務增長非常迅速,現金流恢復得很好。

爲了避免潛在的極端風險,我們計劃未來Newegg將在納斯達克獨立上市,保持經營的長期穩定。

就2020年來說,疫情對Newegg業務的影響非常小。Newegg在2020年實現淨利潤2億元,較去年增長279.07%。

目前,Newegg服務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覆蓋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

過去一年,我們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超越了亞馬遜,成爲當地最大的電商。今年,我們暫時不會擴大覆蓋地區數量,而是會精耕細作存量地區,把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地區市場。

至於我們的主要市場——美國,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是擴充商品品類。目前,我們做得比較好的新增品類是汽車用品和運動用品。我們會爲北美用戶提供一些中國獨特品牌。

《21世紀》:Newegg是*ST聯絡目前最重要的業務模塊。您對未來Newegg的發展方向有何籌劃?

何志濤:首先,Newegg的平臺化轉型非常成功。我們會繼續沿着這條路線往下走。

在電商業務方面,2020年我們在美國電商中排名第七。如果剔除蘋果、戴爾等品牌直營電商,我們在2020年底的實際排名是全美第二,領先eBay。

我們的業務模式主要是自營+平臺。Newegg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很適合和Facebook這樣的社交媒體合作。未來,我們將把部分國內電商的競爭打法,複製到美國市場,以提升Newegg的競爭力。

對於電商業務,我們的核心目標是從亞馬遜手上搶下3%-5%的市場份額。搶下3%的市場份額,對我們來說,就是每年200%-300%的增長。

雖然國際貿易形勢一度嚴峻,但我依然看好中國的智能製造將走向全世界。如果我們未來在中美這條線上遭遇過大阻力,我們完全可以進軍歐洲等其他市場。我們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成功“逆襲”已經證明了Newegg的競爭力。

再者,2020年Newegg不僅僅在電商業務方面增長迅速。我們去年還有兩塊業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是物流業務。Newegg的第三方物流,已經在2020年進入了美國的物流前三名。第一名是UPS,第二名是DHL,第三名就是我們的物流。對於已經跑出成績的物流業務,我們會重點扶持、大力發展。

二是支付業務。去年11月底,我們獲批了美國的支付牌照。對於支付業務來說,如果沒有大量支付場景,是很難帶動交易、帶動用戶的。我們在交易場景方面有巨大的優勢,Newegg每年僅美國的交易量就達4000多萬單。並且我們的客單價在三百多美元,遠高於亞馬遜8美元/單的水平。

依託Newegg的交易場景,我們接下來會大力發展支付業務。本次Newegg在美國獨立上市,一個目標就是融資用於擴張支付業務。

《21世紀》:*ST聯絡是否會涉足國內電商業務?在主營業務方面,未來*ST聯絡有何發展規劃?

何志濤:前幾年,我們在進口端曾力推自己的TT海購。未來,我們也會走“雙循環”路線,也會抓國內市場。但是在業務順序上,我們會分先後,會先最好自己最具優勢的海外市場,然後再回來做國內市場。

電商、智能硬件和傳媒是我們的起家業務,未來我們會繼續聚焦這三大主營業務。其他的業務,公司已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逐步剝離。

在傳媒業務方面,我們的廣告收入一直非常穩定,每年都有一到兩個億的利潤。智能硬件方面,我們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向北美和歐洲的高端市場出口,因此這塊兒業務會受到近兩年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我們目前正在加大研發投入,同時等待更好的貿易機會。

總結來說,公司近年來一直在瘦身,在去“多元化”。目前我們的三塊主營業務是一盤棋,電商是我們的售賣渠道,智能硬件是我們的核心製造,傳媒是我們的品牌宣傳。在短期內,公司還是希望聚焦這三塊業務。

《21世紀》:去年四季度,*ST聯絡通過資產置換後間接持股理想汽車ADS的消息一度引發市場關注。請問這一筆投資是出於何種考慮?

何志濤:置換理想汽車的ADS,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作爲公司大股東,出於上市公司流動性的考慮,我把流動性更差的一些資產置換出來,把流動性更好的一些資產置換進去,比如理想汽車的ADS。因此,這是一筆出於公司財務考慮的個人投資,爲的是公司的流動性。

《21世紀》:市場一直關心*ST聯絡的財務狀況。在此一方面,公司有何打算?

何志濤:近年來,公司在財務方面一直在努力去槓桿。此一過程中,公司已降低了接近90億的負債,從高峯時的80.5億有息負債、39億擔保貸款,合計120億的負債,一路下降到現在僅剩1.2億擔保貸款和23.7億有息貸款。

這些錢,過去三年是怎麼還的?我們把原有供應鏈調整的錢抽出來還給銀行,同時出售了一些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包括我們原來投資的如趣店之類的上市公司股票。

我們會在適當的時機考慮引進核心的戰略投資者,幫助公司繼續走下去。

未來,在財務方面我們會減少債務融資。這波去槓桿對我們的影響非常深刻,好不容易減去百億規模的債務,我們未來可能不會再上債務融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