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三角徵信鏈調查:串起八城市,破除銀行“戒心”是關鍵

企業徵信問題一直是困擾很多銀行的問題,尤其是異地數據調取的權限問題難以解決。那麼“長三角徵信鏈”在全國率先提供了一種可推廣的方案。

據記者瞭解,長三角徵信鏈自2019年末開始籌備,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牽頭建設並管理,長三角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各地方徵信管理機構共同建設而成的區塊鏈徵信平臺。在此期間,2020年年中,長三角徵信聯盟成立,初期工作任務清單就是搭建和推廣長三角徵信鏈。

一位參與徵信鏈建設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該項目由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和蘇州徵信公司牽頭搭建軟硬件環境和系統,截至目前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台州、蘇州、常州、宿遷在內的江浙滬皖8個城市已聯通長三角徵信鏈,實現了企業徵信數據的共享。

“主要是服務於長三角經濟金融一體化,在全國也是領風氣之先,銀行藉助平臺可以在中小微授信業務決策中更爲便利,覆蓋了貸前、貸中、貸後。”一家參與徵信鏈建設的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打通非信貸數據

相對於銀行擁有客戶的海量信貸數據,長三角徵信鏈提供的更多的是非信貸數據。通過企業授權之後,銀行可以在線調取長三角地區的企業信息,涵蓋企業基本信息、經營信息、融資信息、抵押與查封信息、涉訴信息、負面信息和水、電、燃氣公共事業信息等29項內容。有了這些非信貸數據,銀行可以更清晰、全面瞭解企業,再作出授信與否的判斷。

上海是今年2月加入長三角徵信鏈的,但是截至3月末,短短兩個月期間,上海節點累計查詢1088筆,累計發放貸款61.6億元,業務量增長顯著。

記者從接近央行上海分行人士獲悉,第一批接入長三角徵信鏈的上海區域內銀行共9家,分別是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寧波銀行上海分行、廣發銀行上海分行、興業銀行上海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上海銀行。從機構上來說,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爲主,另外有少數實力較強的城商行參與。

一位交通銀行上海分行人士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浙江某新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浙江台州的一家民營企業,主要從事新型材料研發、建材的零售和批發業務,企業主王先生在融資時遇到了異地企業信息獲取難的問題。通過長三角徵信鏈平臺台州徵信節點,交行上海市分行查詢到了王先生的企業基本信息、經營情況、信用評價信息等詳細情況,並結合王先生個人資信情況,通過線上申請、線下盡調的“線上抵押貸”融資途徑,幫助王先生很快獲得了200萬元的貸款額度,並享受到了利率優惠政策。

上海生騰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是長三角徵信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也參與了長三角徵信鏈的建設和推廣,其母公司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啓信寶事業部副總經理洪光對記者表示,長三角徵信鏈目前正在試運行期,初期目標是服務於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的異地信用調查。

“各家地方徵信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數據,比如需要被調查企業授權纔可使用的未向社會完全公開的當地政府的數據,但各地之間並不相通。打個比方說,當蘇州的銀行想要做杭州企業的異地信用調查的時候,沒有通暢的渠道向杭州當地徵信公司查詢相關的數據,而蘇州本地的徵信公司是沒有杭州的公司的數據的。通過長三角徵信鏈的數據打通,這家蘇州的銀行就可以獲取杭州企業的信息、使得涉及到跨地域徵信的小微企業信貸的便利程度有了很大提升。”洪光稱。

據記者瞭解,目前在鏈上的有幾種類型的主體,一是監管機構, 二是銀行爲主的金融機構,三是生騰數據這樣可提供更廣泛數據的徵信企業。長三角地區的銀行在獲得客戶企業授權後向鏈上尋覓企業徵信數據,而各地徵信公司向鏈上的銀行提供優勢數據,再由與該銀行簽約的徵信機構彙總整理並反饋。銀行與貸款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會隨之縮小。

銀行“同氣連枝”難度較大

有接近籌備組的人士對記者說,雖然考慮過試點銀行結合非銀數據和信貸數據形成新的報告,共享到鏈上的這種方式,但目前還在討論中,較難落地。

“銀行是將這些數據視爲商業機密,因此配合的意願較弱。除非兩種情況,一是央行或銀保監會監督推進,二是能夠形成一定範圍的互惠互利。”上述徵信鏈參與建設人士稱,目前長三角徵信鏈還很難具備前一種強制力,而互惠互利也要建立在多家銀行都願意“破冰”嘗試,將自己的企業數據上傳,然後足以交叉驗證的基礎上,實現難度很大。

一家華東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都是商業化機構,比的是“誰跑得更快”,因此很難在企業信貸上通力合作甚至“同氣連枝”。

值得一提的是,長三角徵信鏈上的這些非信貸數據也進入了監管的視野。2020年12月15日召開的“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會議上,人行公開表態,“替代數據在現代化徵信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是借貸信息的有益補充。市場化的替代數據徵信信息互聯互通是當前構建全覆蓋社會徵信體系的重要步驟。利用替代數據爲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在本質上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作者:周炎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