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明办13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8.33分,较2019年上升1.47个分值,连续15年攀升。不断攀升背后有哪些意义?在提升市民公共文明水平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本台特约评论员白宇的观点是这样的:

哪些不文明行为发生率下降明显?哪些不文明行为市民最“反感”,一起来了解一下。

除了文明指数较往年上升以外,去年调查问卷中还有一项明显提升,就是公共卫生文明意识。当然,这与疫情有一定的关系,公共卫生文明意识哪些方面提升明显再来了解一下。

网友对“使用公勺公筷、实行分餐制”“打喷嚏遮掩口鼻”等文明行为的正面态度占比较高,分别为90.33%和81%。这体现出市民公共卫生文明意识明显提升。

可以看出,持续加强公共文明引导,让市民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仍有必要。首都文明办表示,今年,本市将聚焦环境卫生、文明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加大宣传引导和治理力度。比如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垃圾不分类投放、不文明养犬等顽固陋习,坚持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结合起来,切实降低不文明行为发生率。

(编辑:王大伟 李晓颖 责编:黄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