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資訊

4月14日晚間,央行發佈工作論文指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

論文指出,建國以來,我國人口數量從急劇膨脹到增長趨緩,人口結構從金字塔到長方形,而且我國的人口轉型時間更短、老齡化更迅速、少子化更嚴重。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認識到人口紅利當時用得舒服,事後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要認識到人口慣性是跨代際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將導致人口反方向變化;要認識到教育和科技進步難以彌補人口的下降。

爲此,論文提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的困難,綜合施策,久久爲功,努力實現2035年遠景規劃和百年奮鬥目標。

論文還指出,不僅要放開生育,而且鼓勵生育;不僅優化生育政策,而且完善養老制度;不僅注重國內勞動力轉移和利用,而且鼓勵走出去利用其他發展中國家豐富的勞動力,甚至嘗試學習發達國家的移民;不僅多生孩子,而且注重儲蓄和投資;不僅強調要素積累,而且重視科技進步和規模經濟,以弱化要素積累導致的邊際收益遞減;不僅採取短期政策,而且注重長期治理,因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爲什麼要放開生育?  //

對於放開生育、鼓勵生育的理由,論文做了深入分析。

論文稱,據聯合國測算,我國人口將在 2030 年達到 14.6 億的峯值後趨於下降,2050 年降爲 14.0 億。同時老年人佔比繼續增加,少兒和勞動人口占比繼續減少,長方形的頂端進一步變寬,底部進一步變窄,人口結構將變爲倒金字塔形(預計 2050 年,我國老年人口占 26.1%,勞動人口占 59.8%,少兒人口占 14.1%(見圖 2-c))。

來看看論文中的圖表。

論文稱,一方面要全面放開生育(三胎及以上)。不要再猶豫觀望已有政策效果,要趁着現在部分居民想生又不讓生時放開,等到大家都不想了再放,則沒了用處。另一方面大力鼓勵生育。要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遇到的困難,讓婦女敢生、能生、想生。

//  貨幣政策委員會蔡昉談人口達峯值影響  //

在3月20至22日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出席時表示,2025年中國人口總量或將達到峯值,以後就是負增長。總人口的負增長不僅帶來的是供給側的衝擊(潛在增長率的下降),同時帶來需求側的衝擊,對消費需求產生不利影響。

爲此,蔡昉建議:

第一,供給側的挑戰,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潛在增長率,只有這樣才能替代過去已經消失了的人口紅利和傳統增長動能。

第二,從需求側來看,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最大的潛力還是居民的消費潛力。

//  多地出臺鼓勵生二孩政策  //

針對東北地區人口負增長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可以探索”全面放開東北地區生育限制。

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發佈的一則建議答覆顯示,該委已就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解決東北地區人口減少問題的建議》作出答覆:東北地區可以立足本地實際進行探索,研究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對當地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提出東北地區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

此前,繼遼寧省實施鼓勵生育政策之後,天津、宜昌、仙桃及新疆等地已紛紛出臺了鼓勵生二孩的福利政策。

根據華夏時報梳理,2000年,政府出臺了“雙獨二孩”政策,即夫妻雙方均爲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2013年,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單獨二孩”政策依法啓動實施。2016年,又推出了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全面二孩”政策。

//  任澤平:四胎五胎未來可能給獎勵  //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3月份的公開演講中指出,中國老齡化在加速到來,大約到2030年左右,中國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如果政策不做調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將會下降,儲蓄率下降,社保負擔上升,政府負債上升,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下降,國家競爭力下降。

任澤平預計,生育政策在“十四五”時期可能會做調整。最好全面放開生育,實在不行先放開三胎,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比如女性就業的保障,加大托育服務,加大教育、醫療、社保的公共支出,建立老年友好城市社會。所以大家保重好身體,估計十四五會放開生育,按照老齡化的速度,到十五五可能會鼓勵生育了,到時候不僅三胎放開了,四胎五胎可能會給獎勵,像俄羅斯一樣,授予英雄母親的稱號。

中信證券此前指出,預計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將在2021年4月公佈,生育政策或將漸進式調整。預計將放開三孩生育,而生育鼓勵政策將在未來十年循序漸進地加碼。短期來看,預計放開三孩生育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約10%。中性假設下,進一步考慮堆積效應,預計提升效果可到14%左右。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則預計該效果足以使總和生育率維持在1.5-1.8之間。中長期來看,要將生育率維持在適度區間,仍需要生育鼓勵政策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