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進行的本賽季CBA常規賽最後一輪中,上海男籃以103比113不敵浙江男籃,本賽季最終聯賽排名也由此定格在了第14位。事實上,當上週四北控男籃戰勝江蘇男籃之後,"大鯊魚"就已經無緣季後賽,對於這一結果,球迷自然不會滿意。

縱觀整個賽季,"大鯊魚"被外界吐槽最多的,幾乎都圍繞三個矛盾點--球隊投入不小,牌面不差,但始終狀態起伏,打不出相匹配的成績;球隊場下看似兵多將廣,場上卻總缺兵少將,傷病不斷;球隊引進世界知名冠軍教頭,卻沒看出名帥效果,無論排兵佈陣還是臨場指揮,常常"亂"字當頭。

在筆者看來,這三個矛盾點看似不同,實則相互連帶,並能追溯到一個核心問題--球隊的不確定性。

圖說:去年10月15日,上海久事男籃在三甲港的訓練基地舉行了CBA新賽季出征儀式

"15+"的首發陣容怎麼想的?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本賽季上海男籃總共擺出不下15套首發陣容,隊員能不能首發,能不能出場,以怎樣的角色出場,都像是在"抽獎"。

原因很好猜--到底哪位球員適合什麼樣的戰術,哪套陣容纔是好的,主帥斯帕夏心裏也沒底。

劉錚、可蘭白克、區俊炫、何重達、宗贊、郭昊文,再加上兩個曾經叱吒CBA的外援弗雷戴特和鄧蒙……一連串的隊員是新的,而新人恰恰又遇上新帥,新帥又遇到賽季前的新規調整(外援使用人次改變)和他從未經歷過的新賽制(比賽始終在中立賽場)。

所以不難看出,這麼多首發陣容,實則是斯帕夏在以賽代練、以賽磨合、以賽考察陣容。而整個賽季下來,這一過程還沒結束,"大鯊魚"始終沒找到屬於自己的用人規律和戰術體系。

類似的情況,過去也不是沒有成功案例,比如曾經那支異軍突起並最終奪冠的四川男籃,本賽季的"大鯊魚"與其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只可惜今非昔比,兩支球隊所面臨的聯賽客觀條件已截然不同的,最終效果可見一斑。

這麼多傷兵怎麼來的?

CBA最"玻璃"的球隊--有球迷給到上海男籃這樣一個評價。雖然本賽季CBA球員的受傷率確實較往年有所上升,但像"大鯊魚"這般脆弱的,依然極少。

有媒體分析,上海男籃總共打的52場比賽中,兩個最重要的內線球員張兆旭只打了33場、董瀚麟打了32場。而外線的核心弗雷戴特在對陣山東的比賽中拉傷大腿肌肉,直接錯過了衝擊季後賽非常關鍵的4場比賽。可蘭白克在第一階段打完和廣東的比賽之後,就因傷缺席了之後的所有比賽,總共只參加了11場球。另外像王潼、何重達、宗贊、張春軍等人都遭遇了不同的傷病。

有人說,這是因爲上海男籃陣中老將太多,整體年齡太大。但在筆者看來問題的癥結並非在此,而是要回到剛纔所講的,"大鯊魚"缺少一個穩定的體系。

合理穩定的體系,可以讓一支滿是老兵的隊伍,遠離傷病,依然充滿戰鬥力。當年NBA的馬刺隊就是最好的例子--2014年,所有人都覺得馬刺已經不行的時候,老當益壯的"GDP"組合(鄧肯+吉諾比利+帕克)竟然率隊再次殺入總決賽,並以摧枯拉朽之勢,4比1輕鬆戰勝熱火奪冠,當時平均年齡已經接近36歲的"GDP"不但擊碎了偶數年馬刺不奪冠的魔咒,也徹底終結了熱火王朝。

沒有穩定的上下場時間,沒有固定的戰術思路,老將一上場就當"工兵"使,硬抗硬拼單打獨鬥,不行了再下。如此一來,老將們不但身體累,心更累。傷病,來得很自然。

沒有穩定的體系,導致每場比賽的狀態、強度、人員到位程度都是不穩定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上海男籃上限很高,下限又很低--排名前12支的球隊裏面,除了浙江、北控、北京之外,大鯊魚都贏過。但沒進季後賽的7支球隊,上海男籃輸給過廣州、山西、福建和天津,也就對同曦和江蘇保持了全勝;也解釋了,關鍵時候,爲什麼掉鏈子的總是"大鯊魚"這邊--在分差僅有2分的比賽中,"大鯊魚"的戰績是1勝5負,其中也就1風險勝過倒數第二的同曦。如果把指標擴大到5分之間的比賽,還可以加上吉林、廣州,但也輸給廣廈、浙江。

擁有太多不確定性的上海男籃,怎麼咬得住體系穩定的對手!

換一種走法,也有兩個選擇

如今放在上海男籃面前的,只有一條路--確立一個建隊方針,根據這一方針,找來對的人。

但這條路,卻有兩個走法:一個求快、求近;一個更慢,但走得更遠。

要儘快出成績,無疑選擇前者。

上海男籃如今不乏久經沙場的"中馬",卻沒有足以起到定海神針作用的"上馬"。正如業內人士所言,近幾個賽季,CBA的大趨勢是抑制外援,培養國內球員。上海男籃要想真正挺進強隊行列,必須具備一位甚至兩位國手級別的核心。而筆者認爲,就目前上海男籃的陣容來看,1號位和5號位將是最合適的選擇。巧的是,下賽季前,胡金秋、趙繼偉、王哲林等國手級球員都將以自由身進入交易市場。而據媒體報道說,上海男籃今夏手裏還有3份頂薪合同(張兆旭會轉老將合同),目標正是國字號球員。這可以說是最好的補強機會。若真能如願拿下國手,上海男籃在外援上的操作空間上也將變得更大。

而這樣以本土老將、名將爲班底的隊伍,則必須迎來一位充分了解國內球員,拿捏得住當下的CBA規則,並鎮得住老將、名帥的知名土帥。縱觀整個CBA,當下符合所有這些要求,且有可能來到上海男籃的,只剩下冠軍名帥李春江了。他無論資歷還是執教能力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且執教雷厲風行,能夠針對球員的特點做針對性戰術佈置,而這正是斯帕夏無論如何在短時間裏不可能做到的。

當然,上海男籃也可以選擇另一條截然不同的建隊道路--即近幾年裏放下"鯊回巔峯"的成績要求,轉而潛心培養年輕力量。比如輔佐少帥劉煒,給他更多的空間去歷練和積累;比如上海男籃的青年隊去年拿了一個全國U19級別的冠軍,隊裏有好幾個有天賦的年輕球員,算上他們,上海男籃再從自由市場挖掘一些同樣有潛力的小將,並將他們作爲未來球隊的基石;又比如讓郭昊文這樣具備天賦和能力的小將,作爲球員的絕對核心來培養,同樣給予他成長的空間,而不是讓他作爲一個奇兵,在老大哥們的身邊加油打氣。

圖說:郭昊文已經充分展現了他在場上的激情、鬥志和衝勁。

縱觀近些年CBA幾支最成功的球隊,都是以國青隊球員爲班底和基石打造的,上海男籃若志在未來,而不只求強在一時,第二種走法更合適。

當然,在當下中國籃球大環境裏,CBA俱樂部的投資方有來自各方的壓力要承擔。比如最直接的,下賽季球隊重回主場,面對主場觀衆,能不能贏球,直接關係到票房。

所以很難說哪一種建隊方針一定正確,或者一定不對。而球隊的最終走向,也不完全隨俱樂部的意志而轉移。只能期待下一個休賽期,上海男籃能夠做出一個讓大多數人滿意的選擇。

欄目主編:陳華 本文作者:姚勤毅 文字編輯:姚勤毅

圖片來源: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