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伊士運河真把美軍堵怕了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13日發表美國傳統基金會國防研究中心“海軍作戰與先進技術”高級研究員布倫特·D·薩德勒的題爲《封鎖蘇伊士運河對美國海上安全意味着什麼》的文章稱,爲儘量避免因戰略航道(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通航長期中斷而影響作戰部署,美國海軍必須確保海上存在“分佈式前沿部署”。全文摘編如下:

隨着集裝箱船變得越來越龐大,在戰略航道上迅速清除故障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個簡單的現實卻具有令人不安的經濟和軍事意義。如果像蘇伊士運河這樣的海上戰略咽喉要道被封鎖,那麼美國經濟多久會受到嚴重影響?美國海軍的部署和規模是否足以應對此類封鎖?

“長賜”號在3月23日擱淺時,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未公開宣戰的“油輪戰爭”已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持續了數月。俄羅斯軍隊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邊境集結也引發了擔憂。爲了在阿拉伯灣和地中海之間迅速調動軍隊,美國海軍必須借道蘇伊士運河,否則只能繞道非洲,一個多星期後才能到達衝突地點。

在“長賜”號擱淺的前一天,美海軍“艾森豪威爾”號(CVN-69)航母戰鬥羣正在東地中海執行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行動,而“馬金島”號(LHD-8)兩棲作戰羣則在阿拉伯海。如果烏克蘭緊張局勢演變成衝突,而蘇伊士運河被封鎖,那麼距離最近的美海軍航母打擊羣——“羅斯福”號(CVN-71)航母打擊羣,就不得不從印度洋走迂迴路線,而五角大樓公開承認這條路線十分危險。

“長賜”號事件證明,越來越大的集裝箱船穿越戰略要道對拖船和救援船的清理行動構成了挑戰。全球供應鏈需要數週時間才能適應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通航長期中斷的情況。爲儘量避免此類情況,美國海軍必須確保海上存在“分佈式前沿部署”。

美海軍還應當與美國務院合作,設法確保運河管理方有足夠的資源來清理大型船隻,無論是意外擱淺的還是故意沉沒的。

萬一爆發衝突,相關國家需要具備單方面重新開放戰略要道的能力。在“長賜”號事件中,需要一艘能夠每小時清除2000立方米泥沙的絞吸式挖泥船,以及特別的重型救助拖船,比如5天后纔到達現場的荷蘭“阿爾普-衛士”號拖船。

此外,擁有戰略要道控制權的第三方(對手國家),例如“封鎖”巴拿馬運河,可能影響危機中的美軍重要戰爭物資的運輸或海軍艦艇的通航。美海軍在這方面還需要採取更多的行動。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