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爆雷!“千億閩系房企”業績下滑23% 高價拿地高負債風險釋放

下載新浪財經APP,瞭解最新債券資訊

原標題:爆雷!“千億閩系房企”業績下滑23%,高價拿地高負債風險釋放

來源:小債看市

發軔於福建,後遷至上海的融信中國,在業內有着“地王收割機”稱號,而此前其高價拿地、高負債風險開始釋放。

01、展望負面

近日,融信中國(03301.HK)連遭兩大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4月12日,標普將融信中國的展望從“穩定”調整至“負面”,同時確認其“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

標普認爲,在未來12個月內,融信中國的毛利率不太可能出現顯著復甦,公司仍有大量低利潤項目需要確認;其在高線城市的高增長願望可能阻礙削減債務。

無獨有偶,幾乎同一時間,惠譽也在官網發佈報告稱,已將融信中國的長期外國貨幣發行人默認評級(IDR)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並確認評級爲“BB-”。

評級展望被下調背後,映射出融信中國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財務槓桿再度升高的業績。

2020年,融信中國實現營業收入483.03億元,同比下滑6.14%;實現歸母淨利潤24.28億元,同比下滑23.02%;負債比率由2019年末的70%上升至83%。

財務摘要

對於業績大幅下滑,融信中國表示一方面疫情衝擊下項目結轉進度受阻,其2020年交付物業建築面積同比下降逾三成;另一方面由於部分結轉的收購項目銷售毛利率較低所致,以及受限於現價調控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融信中國自2017年以來業績首次出現下滑。

在降級、業績爆雷後,融信中國存續美元債也出現異動,其2024年到期的優先票據跌幅創記錄。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融信中國存續美元債10只,存續規模37億美元,其中有兩筆債券票息高於10%,有4只債券將於一年內到期。

存續債券情況(部分

02、高價拿地 高負債風險

據官網介紹,融信集團於2003年成立,總部位於上海,2016年1月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融信聚焦房地產主業,通過地產開發、物業服務、景觀工程、資管運營等業務板塊,實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融信集團官網

2020年,融信中國取得簽約銷售金額共計1551.7億元,同比增長9.8%,擦線完成年度目標,但增速卻達上市以來最低。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融信集團以1192.6億操盤金額位居房企第27位;以519.6萬平方米操盤面積位居第40位。

克而瑞房企銷售排名

2015-2019年,融信中國銷售增幅分別爲33.15%、107%、103.9%、73.35%和15.94%,可以看出近年來其銷售增速每況愈下。

2020年業績大幅下滑,除了疫情和房地產調控原因外,融信中國前些年高價拿地也是直接導致利潤下滑的誘因之一。

2016年,融信中國登陸資本市場後,開啓了一波“補倉”行爲,其中拿了不少地王項目和高價地。

當年,融信中國在全國收割了21塊土地,增加土儲超500萬平方米拿地均價高達8650元/平2017年又大手筆拿了78個項目,新增總建築面積1481.53萬平方米。

近年來,融信中國“地王后遺症”顯現,高價拿地、高負債的風險開始釋放,超高土儲成本大幅壓減了項目的利潤空間。

相較於同行,融信中國的銷售毛利率和淨利率一直比較低,2020年毛利率更是由24.3%驟降至14.91%,幾近腰斬。

銷售毛利率

截至2020年末,融信中國總資產爲2332.49億元,總負債1825.9億元,淨資產506.59億元,資產負債率78%。

從房企融資新規“三道紅線”來看,融信中國剔除預收款項的資產負債率爲69.9%,淨負債率82.8%,現金短債比爲1.2,半年之內由“黃檔”降爲“綠檔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融信中國主要以流動負債爲主,佔總債務的73%。

截至2020年末,融信中國流動負債有1337.38億元,其一年內到期的短債債務有249.39億元,同比增長33%。

流動負債情況

相較於短債壓力,融信中國的流動性尚可,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198.55億元,較2019年末大幅下降42%,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爲0.8

除此之外,融信中國還有488.52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爲長期借貸,其長期有息債務有469.21億元。

整體來看,融信中國剛性債務合計718.6億元,主要以長期有息債務爲主,帶息債務比爲39%。

在償債資金方面,近年來融信中國主要依賴於外部融資,尤其是高頻發行美元債,且發債成本較高。

總得來看,2020年融信中國業績大幅下滑,銷售增速創新低,銷售毛利率較低;“地王后遺症”顯現,高價拿地、高負債風險開始釋放。

03、“地王收割機”

莆田歐氏家族草根起家,一門三富豪,在當地坐享盛名,就是在國內家族企業中也算是鳳毛麟角。

歐宗洪有兩個哥哥,老大是歐氏集團創始人歐宗金,老二是正榮集團創始人歐宗榮,他在家中排行第三,當地人稱“歐老三”。

上世紀80、90年代,跟隨改革開放的浪潮,歐氏兩個大哥先行外出謀生。一開始他們在建築工地施工,之後便開始承接工程,歐氏兄弟從“橋路業務”切入,由此獲得了第一桶金。

後來,成年後的歐宗洪也憑藉兄長鋪好的道路,湧入創業大潮中。

2000年,歐宗洪正式進入地產業,投資建設了莆田市當年的第一高樓“觀橋御景”樓盤;三年後他轉戰福州開拓市場,成立了融信中國的前身。

融信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洪

然而,在融信剛成立的幾年裏,歐宗洪基本沒什麼作爲。直到2007年全國房價出現增長,開發商積極搶佔土地市場。

2007年,歐宗洪一場土拍上,以15.5億元總價、每平方米9953元樓面價拿下當時的福州單價“地王”項目。

戲劇性的是,拿下“地王”的次年,國家出臺樓市調控政策,福州樓市成交量“腰斬”,歐宗洪不得不以損失7000萬元土地定金的方式,將地塊退回以挽回損失。

此後十年間,歐宗洪帶着融信深入福建漳州、廈門等市場,並向長三角區域上海、杭州等地“探路”,2013年進入了全國地產TOP50行列。

2016年,融信迎來高光時刻,45歲的歐宗洪搶先在二哥的正榮集團之前上市了。

上市後,融信中國總部從福建遷至上海。在歐宗洪的帶領下,融信開啓“土地收割”模式,由於高價拿地,他也被業界冠以“地王收割機”的稱號。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6年底逢上海樓市“限價”政策,融信以天價拿下的“上海地王”又一度被套牢。

2018年,融信中國合約銷售從502億大幅增長至1218億,首度突破千億大關。

近年來,融信中國的“地王后遺症”逐步顯現,高價拿地、高負債風險始終隨行在歐宗洪左右。

在這期間,歐宗洪進行高頻次的發債,用於流轉現有債務再融資。

另外,融信中國少數股東在淨利潤中獲得的損益佔比,明顯低於在權益總額中的佔比,存在“明股實債”嫌疑。

今年以來,不少“閩系”房企紛紛爆雷,前有禹洲,後有融信,閩系一貫激進的高槓杆、快週轉模式,在房地產調控和融資新規下風險開始暴露。

下載新浪財經APP,瞭解最新債券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