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剎不住車的“銅牛”:銅價徘徊於近20年87%分位,成本傳導致白電價格淡季反漲

4月15日,LME三月銅9050美元/噸的價格,距2011年的高點10190美元/噸仍然存在一定距離。

但是,若將近20年銅價的高點、低點設置爲一個區間,當前的銅價絕不算低,如今大概身處87%的分位附近。要知道,本輪銅價的上漲始於去年3月下旬,至今年2月便已實現翻倍,上漲速率之快,歷史罕見。

而作爲最典型的工業金屬,銅價的上漲一方面對鋁、鋅、鉛等同品類產品形成帶動,另一方面也在明顯改變着整個有色行業的景氣度,以及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行業的利潤分配關係。

僅就A股上市公司而言,截至4月14日,共有15家工業金屬類上市公司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按照預告利潤下限計,淨利潤增幅平均值高達419%,其中銅、鋁兩大行業的龍頭公司業績彈性尤爲突出。

反觀產業鏈下游,工業金屬、塑料等原材料的大幅上漲,直接推升了家電等下游行業成本的提升,這與2017年一季度家電產品漲價,極爲相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走訪發現,空調、冰箱等白色家電產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調,同時包括美的、格力、奧克斯等企業也從去年末開始陸續上調產品價格。

另據奧維雲網、德邦研究所數據顯示,按線上渠道統計,2020年二季度美的冰箱銷售均價爲2252元,至今年一季度(前11周)均價已升至2539元,同期格力空調銷售均價則從2821元漲至3546元。

究其原因,還在於冰箱、空調等白電產品的原料端與上述工業金屬、鋼材和塑料等大宗商品,存在極高相關性。

若從這一角度來看,原材料價格處於高位的背景下,中下游行業的成本傳導能力、風險對沖能力,已成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LME期銅領漲,工業金屬出現系統性行情

從2018年開始,工業金屬原本是處於下降趨勢的,但是隨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直接改變了相關商品的運行趨勢。

疫情發展前期,銅、鋁等與製造業高度相關的金屬價格,一度因中下游停工、停產而導致需求大減,供需關係作用下,2020年一季度銅價連續暴跌。

相比於其他資產,大宗商品具備“上不封頂、下跌有底”的特點,見底的標誌就包括了產品價格跌破生產企業的盈虧平衡線,屆時隨虧損範圍的擴大,供給端產能出清,供需關係重新走向平衡,帶動價格新一輪上漲。

所以,在中國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製造業開始恢復後,工業金屬與大宗商品價格一同出現強勁反彈趨勢。

僅以LME銅爲例,疫情出現前,銅價維持在6200美元/噸附近波動,疫情蔓延階段,最低跌至4371美元/噸,而在經濟恢復階段,該產品價格迅速上漲,直至今年2月底創下9617美元的新高,這距2011年的高點已咫尺之遙。

對此本報《21硬核投研》欄目指出,本輪銅價的上漲與其金融屬性關聯密切。

1993年入行,具備銅企、期貨公司交叉從業背景,現任中大期貨首席經濟學家的景川指出,美聯儲爲應對疫情以及大規模國債的到期兌付,2020年貨幣供應量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從歷史上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從來沒有如此之快,上世紀70年代是唯一接近這一水平的時期,由於美元的流動性而進一步引發了全球各國貨幣流動性的泛濫。低利率環境下超額流動性難以避免的引發資產價格的飆升,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情理之中。”景川表示。

全球超額流動性促發的資金湧入資本市場,以及由於美聯儲史無前例的貨幣超發對美元的打擊,成爲了引發近期大宗商品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對比LME期銅交易數據也可以看出,自2020年3月銅價見底後,持倉規模、成交活躍度均出現了較爲明顯的提升。

2020年3月,LME期貨跌至4371美元/噸低點時,其單日持倉量、成交量維持在28萬手、1.5萬手至2萬手水平。今年2月拉漲過程中,其持倉量峯值增加至34.5萬手,成交量同步放大至近4萬手。

需要指出的是,銅作爲基本金屬的龍頭,其價格的上漲又對其他有色產品帶來拉動效應,鋁等品種結合各自基本面強弱程度,上述期間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據統計,2020年二季度至今,LME銅累計漲幅達79.75%,鋁、鋅、鉛同期也取得了50.26%、46.18%和14.07%的上漲。

上游一季報集體爆發,有色金屬仍將高位運行

銅價的上漲,也爲相關企業經營能力的提升賦予了極大彈性,尤其是具備一定礦產資源優勢的企業,表現尤爲突出。

按照江西銅業的業績預告,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8.31億元至8.79億元,同比增長419%。

這一利潤規模,已基本回升至2013年銅價處於7200美元/噸上下波動時的水平,稍低於2011年、2012年的利潤峯值。

不難看出,該公司業績整體變動趨勢與國際銅價運行,保持了較高的正相關性特點。

可以預見的是,若今年二季度至年底銅價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銅產品市場均價將明顯高於一季度,屆時公司二季度盈利能力環比繼續提升,仍然有望實現。

所以,最關鍵的變量就是銅價接下來會如何運行?

自今年2月25日LME銅創下9617美元/噸新高後,該品種已經連續近兩個月的高位盤整,至今尚維持在8900美元附近波動。

進一步,面臨2011年的十年高點,退一步,前期累計絕對漲幅可觀,回落空間同樣巨大。

而據21世紀資本研究院2月底的預判結果顯示,引發本輪銅等國際定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各國密集經濟政策發佈的核心邏輯,仍然在於世界範圍內疫情的發展和控制情況。

對比國外疫情新增病例走勢可以看出,海外疫情拐點較大預期落後國內6—9個月。

2020上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海外因停工,部分訂單轉移至國內市場,疊加復工晚於往年帶來的補庫存需求,下半年開始國內自主定價大宗商品明顯反彈。

2021年1月,海外疫情拐點出現,到2月新增病例數繼續走低,拐點進一步得到驗證。海外市場開始經歷國內市場2020年4月以來,製造業開始恢復的走勢。

需求端的好轉疊加海外超額流動性的支撐,刺激銅、原油等國際定價的原材料價格加速反彈,併成爲商品市場的領漲品種。

考慮到全球經濟仍然處於緩慢復甦的進程當中,各國經濟刺激政策延續性較好,都將從需求端爲銅帶來支撐,短期內銅價的上升趨勢難以扭轉。

只是,站在當下的節點上,市場供需關係是否發生了新的變化?主導銅價上漲的核心邏輯是否發生改變?相應的,上述預期需要重新修正?

這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就銅而言,其價格上漲的核心邏輯,或者將其稱爲直接推動力就在於全球範圍內的寬鬆流動性。

在景川看來,近期包括智利“封國”對當地銅的出口,及當地銅產量影響較爲有限,其本身只是一個偶發性事件,並不會對銅價運行的主要邏輯產生明顯影響。

他指出,目前美國基建仍然處於加碼階段,經濟刺激政策仍然持續,“即便有變化,預計也是今年四季度之後的事情。”

換言之,全球經濟復甦帶來的終端需求增加,以及充裕流動性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支撐效果繼續存在。

拐點,將以美國退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爲準,只是此時討論退出,爲時尚早。

2016年、2020年兩輪上漲,製造業急需補齊風險管控短板

有色金屬維持高位的背景下,成本端的傳導也在逐級向下遊傳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瞭解到,白電產品由於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鋼、銅、塑料等材質,其對原料的波動也更爲敏感。

僅以冰箱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例,包括壓縮機、電機、注塑件和外殼,其中壓縮機和電機的主要材質爲銅、鋼,用於保溫的注塑件則由發泡料和塑料,外殼則由冷軋板組成。

對此天風證券此前測算結果顯示,上述各部件佔冰箱生產成本的70%以上。

而當上述銅、塑料和冷軋板等產品價格動輒出現50%的漲幅,冰箱生產企業原料成本相應提升,利潤空間隨之被壓縮。

這一背景下,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家電產品出廠價格,將成本上升向終端消費市場轉移。

僅以追蹤國內一攬子大宗商品的文華商品指數爲例,2020年4月初低點爲127.24點,至2021年2月25日高點升至189.07點,區間最大漲幅達48.59%。

相應的,下游家電企業開始調價。

僅以冰箱、空調兩大白電產品爲例,與上述統計區間接近的奧維雲網、德邦研究所數據顯示,2020年二、三、四季度,美的冰箱線上銷售均價依次爲2252元、2438元、2725元,同期格力空調線上銷售均價爲2821元、3183元、3441元。

通過上述方式進行的成本傳導,需要以終端的旺盛需求作爲支撐,否則伴隨着產品價格的不斷上調,又對終端消費產生一定抑制作用,這在其他週期性的上下游行業利潤分配過程中,已經得到多次驗證。

相比之下,家電這類製造型企業還有一種更爲主動的應對方法可供選擇,即通過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轉嫁。

格力電器,便是典型。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0年,該公司便已計劃開展大宗材料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彼時套期保值業務的持倉合約金額爲不超過15億元。

“由於公司銅材料需求量很大,材料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因此,有必要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以輔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格力電器指出。

2016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場見底,並開啓了至2018年底的結構性上漲行情,帶動有色金屬價格上行,期間LME期銅價格從4300美元上漲至高點7300美元,包括家電、電氣設備等製造業成本抬升明顯

彼時,家電企業所採取的方式同樣是調價,如格力空調在2016年12月便曾進行過一次50-100元不等的調價。

次年4月,格力電器在其發佈的套期保值業務專項報告中,進一步將套期保值業務的持倉合約金額從15億元上調至60億元。

僅以近5年爲例,有色金屬便先後經歷2016年和2020年的兩輪明顯上漲,這無疑爲中下游,甚至是整個產業鏈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上述背景下,成本控制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已成爲中下游企業的必修課,以及實現穩定經營的基礎條件。

那麼,除了被動地調高產品價格轉嫁成本外,是否也應該考慮通過衍生品市場的“虛擬庫存”,提前鎖定原材料價格?

(作者:董鵬 編輯:包芳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