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11月,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傳媒學院獲批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漢語橋線上團組項目。該項目旨在面向海外中文學習者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天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展現中華文化與天津文化的魅力。項目吸引了全球超過160人次報名,20多個國家的學員參與。該學院學生採訪了參與漢語橋項目的外籍學員之一來自越南的韋明蕙蕙(Vi Minh Hue Hue),她暢談了她的學習感受和她的“漢語夢”。

解不開的漢語情結

韋明蕙蕙有着不平凡的家族史。父親和她生在越南,她的爺爺則生在中國。在兵荒馬亂的民國時代,爲了躲避戰亂,韋明蕙蕙爺爺在三歲時便隨奶奶和父母逃往越南。一番顛沛流離、生離死別後,他們最終得以定居越南。

身在越南,但心中的靈魂歸屬地仍然在中國。“我的爺爺,他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深厚感情的人。在我的家裏,至今還保存着爺爺留下來的《三字經》、‘四書’等書籍。”韋明蕙蕙回憶道。

她常常翻閱這些充滿漢字的書籍,但也因爲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內容而深感苦惱。在韋明蕙蕙的印象裏,自己正式開始學漢語是自九歲的時候起。爲了教授她中國傳統文化,日復一日,爺爺總是不厭其煩地在她的筆記本上畫下一個個一英寸大小的米字正方形格子,並依次寫下“大”“小”“天”“下”“太”“平”……一邊寫,一邊輕聲念給她聽。

那時的韋明蕙蕙雖然不能用拼音來拼寫漢字,但在爺爺的教導下漸漸學會了讀漢字,也能夠理解它們的含義。爺爺總是爲她的每一次進步欣慰不已。“我想,這就是漢語的神奇之處。”她說。

中國的孩子

後來,爺爺去世了。最讓韋明蕙蕙感到遺憾的是,她沒能夠多學一些漢字,因此稍微大一些之後,出於對爺爺的思念,也出於對傳統血脈的追尋,她開始在網上自己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

“我感覺我是中國的孩子,祖宗文化一點都不瞭解是不行的。”韋明蕙蕙說。

再後來,機緣巧合,父親帶着她去拜訪一位教中文的老師。如果說之前是識別漢字,那麼現在就是正式學習發音,這也爲她的漢語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的韋明蕙蕙已經是一名大三的經濟學專業學生。很多年過去了,但她依然非常關注各種與漢語、中國文化有關的活動。當她看到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的“漢語橋----非遺文化體驗”項目時,爲之心動,特別是裏面的文化課和書法課極具吸引力,她決定立刻報名參加。

此外,她的兩位同學也在她的介紹下參與了項目。其中,來自越南的裴氏薔薇(Bui Thi Tuong Vy)在項目結束後主動給所有的項目授課老師寫了一封感謝信。在信中,她充滿深情地寫道:“希望老師不要忘記,我也會永遠記得各位老師的笑容的”。

魂牽夢縈是故里

“能夠參與本次‘漢語橋——非遺文化體驗’項目,我真的很高興,老師的直播授課兼顧了知識性和趣味性,我在其中學到了很多中國文化知識,今後,我還會繼續保持這種學習狀態。”韋明蕙蕙這樣總結項目留給她的感受。

最後,她也表示,現在的願望就是能夠回家鄉廣東鳳凰山去看看,並且帶着爺爺的牌位去尋根、去認祖歸宗。

“因爲在爺爺快去世的時候,故鄉是他在心中一直惦記着的地方。”韋明蕙蕙告訴我們。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對於每個身體裏流淌着中國血液的人來說,無論身處異國或是他鄉,“故鄉”一詞,總是有一種強大的召喚力,召喚着他們的精神,安撫着他們的心靈。而他們也始終不折不撓,循着中華文化溯源而上,不斷尋找故鄉的根。

(供稿: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傳媒學院 賀丹、張光磊)

(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