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耐得住寂寞,方能創造出繁華(科技自立自強·青年科學家)

圖爲何玉慶與他研製的無人機。 本報記者 劉洪超攝

核心閱讀

因爲大學時被一本書吸引,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何玉慶從此與機器人相關研究結緣。不懼環境艱苦,突破技術瓶頸,他和團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完成一次次無人機飛行測試,研究成果廣泛應用在科學考察、公共安全等領域。何玉慶說,技術的進步是沒有止境的,他還將繼續耕耘下去。

在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想找到何玉慶非常容易,“何老師要是不在辦公室查資料搞研究,肯定就在鋼結構車間做設計和試驗。”門口的保安小哥熱情地介紹。41歲的何玉慶是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研究員,現在還同時擔任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常務理事,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他帶領團隊走進艱苦的環境,完成一次次無人機飛行測試;從空中到地面、再到水面,他所設計研發的無人機控制系統廣泛應用於各個重要領域。

耐下性子堅持,靜下心來打好基礎

“我選擇這個領域做科研,還真有點機緣巧合。”1998年,何玉慶考入東北大學。剛入學時,他就被圖書館裏的《機器人學導論》所吸引。“雖然那本書是1994年出版的,但裏面的內容非常前沿,這也成了我的啓蒙教材。”何玉慶回憶。

4年後,他順利考入了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興趣有了,學習和研究方向隨之確定——機器人的控制理論研究。然而接下來的經歷,讓他一度有些灰心,甚至有了退縮的念頭,“可回頭來看,正是那段經歷讓我受益至今。”何玉慶說。

人們常說,控制器是機器人的大腦。而控制算法就是支配着機器人大腦運行的“神祕力量”。何玉慶一頭扎進了機器人控制算法的研究中。但科研哪有一帆風順的?他嚐盡了失敗和挫折,甚至一度對自己產生懷疑。支撐他堅持下來的,除了學識淵博的導師和朝夕相處的同學,還有選擇科研的初心和樸素的使命感。其間,他參與研製的我國第一款南極科考機器人首次踏上了南極大陸,給他帶來極大的鼓舞。“堅持是一劑良藥”,回顧這段歷程,何玉慶很感慨。

在何玉慶的實驗室,一臺數控機牀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開機牀,是我們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必備技能,我們所需的各種零件,都是根據需要自己製作的。”何玉慶說:“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基石,現在國家對基礎學科越來越重視,每年的投入也越來越多。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這是我們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黃金期,更需要我們耐下性子堅持,靜下心來打好基礎,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何玉慶說。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把專業做好做精

2020年7月,何玉慶帶領團隊來到青藏高原進行無人機飛行測試。“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喫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和參與青藏科考的科學家們共同工作了兩個多月,何玉慶對這句話感觸頗深。看着從事青藏科考的科學家們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還要揹負沉重的儀器設備,採集科考樣本和數據進行科學研究,何玉慶感慨良多。

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惡劣多變、地勢險峻,讓科考工作者的工作難度和危險係數陡增。因此,科考科學家找到了何玉慶,提出是否能夠利用機器人代替科考人員進行科考作業。空氣稀薄導致飛行器升力不足,大風影響飛行器穩定性,冰川、湖泊、山地等多變地形則對飛行器自主飛行能力和仿地、避障等多種功能提出了嚴峻考驗。

“我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從沒到過這麼艱苦的環境,心裏打起了退堂鼓。”何玉慶說,剛到青藏高原時,有些學生感到很不適應,他看在眼裏,卻沒有批評責備,而是專程請來青藏科考隊的幾名年輕人和學生們聯誼,講述他們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並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動。漸漸地,學生們安下心來。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何玉慶帶領團隊突破了多項技術瓶頸,實現了在稀薄空氣、強風擾等極端環境下的飛行。“越是艱苦的環境就越鍛鍊人、培養人,青年學生要樂於喫苦,不懼困難。”這是何玉慶培養年輕人的信條。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把專業做好做精,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何玉慶說,“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提升機器人抵禦極端惡劣環境的能力,持續推動機器人應用於更廣泛的高海拔科考任務。”

懷一顆求知若渴的心,秉持一絲不苟的科研態度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就能在科學探測、日常生活、減災救災等各種領域看到大量陸海空天機器人通過協同、合作共同完成各類任務。”作爲國內較早提出並開展跨域多機器人協同技術研究的學者,何玉慶有着自己的理想。但他深知想讓理想變成現實,離不開合理的方法和持續的努力。

對於機器人領域的研究,何玉慶堅持理論與技術並重,“機器人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既需要深入鑽研理論,也要開展技術實踐。而理論和技術猶如被河分開的兩岸,有人在河的一邊忙於技術設計、有人在河的對岸主攻基礎理論,如果能在河上架起一座橋樑,讓理論與技術完美融合、互爲支撐,我們就能取得更多突破。”

在實驗室裏,有一款作業型飛行機器人,是何玉慶團隊中兩個博士研究生共同研發的成果,讓無人機擁有了主動作業能力。實驗室裏類似的成果不少。

在學生們眼裏,何玉慶鼓勵大家提出想法,非常願意和學生交流,與他交談從無拘束也不設邊界,從宏觀的學術發展方向到具體的理論細節,他總能給出有益的建議。“在我看來,每個學生都有可能經歷困難和彷徨,這個時候導師的作用不僅是授予知識,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在繁雜的信息中覓得瑰寶、在枯燥的研究中獲得樂趣。”作爲老師,何玉慶同樣注重採用恰當的方式方法,“我一直覺得,導師的作用重在教會學生髮現問題,並培養他們直面困難的勇氣。”何玉慶說。

“技術的進步是沒有止境的,還有很多領域需要繼續耕耘,我們要懷一顆求知若渴的心,秉持一絲不苟的科研態度,耐得住寂寞,方能創造出繁華。”這既是何玉慶對團隊中青年學者和學生的要求,也是他始終如一的堅持。

《 **** 》( 2021年04月16日 11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