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工作論文建議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 四大策略應對人口轉型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佳 北京報道

中國人口出生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繼而引起官方的高度重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衆號發佈題爲《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工作論文,聚焦了人口轉型的問題。

論文提到,我國應抓住當前生育政策對部分居民還是硬約束的時機,全面放開生育,及時釋放其較高的生育意願。若稍有遲疑,將錯失以生育政策應對人口轉型的寶貴窗口期,重蹈發達國家的覆轍。

“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的困難,綜合施策,久久爲功,努力實現2035年遠景規劃和百年奮鬥目標。” 論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論文稱要重視理工科教育,原因是“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而該篇工作論文的4名作者,學歷均爲經濟學博士。

聚焦人口轉型

上述論文中指出,工業革命以來,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繼下降造就了人口轉型,給世界帶來人口爆炸、人口紅利、老齡化和少子化。發達國家作爲轉型的先行者,其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齡化、少子化的嚴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勵生育、完善養老的作用。

而建國以來,我國人口數量從急劇膨脹到增長趨緩,人口結構從金字塔到長方形,而且我國的人口轉型時間更短、老齡化更迅速、少子化更嚴重。

“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認識到人口紅利當時用得舒服,事後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要認識到人口慣性是跨代際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將導致人口反方向變化;要認識到教育和科技進步難以彌補人口的下降。”論文強調。

爲此,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的困難,綜合施策,久久爲功,努力實現2035年遠景規劃和百年奮鬥目標。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這將是生育政策40年來的最大變局。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預計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將在2021年4月公佈,生育政策或將漸進式調整。“短期來看,如果放開三孩生育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約10%。中性假設下,進一步考慮堆積效應,預計提升效果可到14%左右。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則預計該效果足以使總和生育率維持在1.5-1.8之間。中長期來看,要將生育率維持在適度區間,仍需要生育鼓勵政策的支持。”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二胎概念股全線大漲,貝因美、威創股份金髮拉比、安奈兒、美盛文化高樂股份等多股漲停。

四方面應對策略

面對嚴峻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央行提出了四大應對之策。

全面放開和大力鼓勵生育,一方面要全面放開生育(三胎及以上)。不要再猶豫觀望已有政策效果,要趁着現在部分居民想生又不讓生時放開,等到大家都不想了再放,則沒了用處。另一方面大力鼓勵生育。要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遇到的困難,讓婦女敢生、能生、想生;倡導生育不僅是父母和家庭的事,而且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重視儲蓄和投資。要高度警惕和防止儲蓄率過快下降的趨勢。要認清消費永遠不是增長的源泉。要重視投資。

推進養老改革。養老制度要由即時支付型轉爲儲蓄型。區分基本保障和個人賬戶。妥善解決轉製成本,在區分基本保障和個人賬戶的基礎上,適度擴大個人賬戶;發行特別國債補充轉製成本,保持個人養老金繳費、支付連續,實現平穩轉制。多項制度配合。養老改革也需以稅收制度完善、企業年金法律體系健全、養老金資產管理機構能力提升、居民養老保障和投資管理意識增強等爲保障。

促進教育和科技進步。首先環境寬鬆;其次建立基本的社保體系;第三控制房價,創新創業靠的是年輕人,但其多半沒錢。一個城市房價太高,把他們都逼走了,何談創新;第四重視教育。“教育和科技進步週期長、見效慢、不可控,因此我國當前還是要以人、財、物的儲蓄爲本,教育和科技爲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