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

做强“城市大脑” 做细“神经末梢”

成都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

应急演练场景。

望江路街道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

老人还未睡醒,但厨房的烟雾浓起来了,一场意外看似难以避免。幸运的是,几分钟后,消防车赶到,消防员冲进了门。

背后起作用的是一套全新的消防物联网系统,烟雾触发报警,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收到信息,精准定位火灾发生地点,然后消防队员立即前往救火。

这是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场景。

4月1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专题采访中获悉,成都正在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做强“城市大脑”、做细“神经末梢”,使城市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坚韧,使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

高科技智能平台

事故提前预警,发现并整改隐患

4月14日,记者走进成都武侯区望江路街道,街道办事处安全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任参向记者详细地展示了推进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望江路街道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

历经近两年半开发、测试和运行的智能管控系统,充分运用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它能迅速发现并整改隐患;能通过物联网设备对独居老人家里电、气、烟的监控来实现事故前期预警;能通过平台对救援队伍、急救物资等进行管控,当灾情发生可及时调动救援力量;能使辖区企业可以和平台互动,随时接收通知以及举报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大大节省了用于平日排除和检查安全隐患的物力和人力。

“在我们使用这个系统以前,几乎是人工纸质化管理,工作人员的随意性很强,不具备专业排查安全隐患的能力,同时,法律知识也有欠缺。有了这个平台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平台APP对企业等场所实行监管,完全解决了以前存在的问题。”他举例,“比如我们将要对某个酒店进行安全检查,放在过去,可能因为工作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或者相关法律规定的意识不强,可能只会去检查一下灭火器或者疏散通道。但是现在通过平台系统的提示,他会收到去检查库房、柴油发电房、汽车车库、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一系列场所的提示,这将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未来重点食物品种可溯源率达100%

智慧安防小区将覆盖全市人口

用“聪明的大脑”全天候管理城市肌体运行,用四通八达的信息化平台感知城市的风险隐患,用牢固的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防线,让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完善的社会治理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这是成都正在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

今年内,成都将在全市261个镇、街道完成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推进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提升广大市民的安全感。今后五年,成都将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全面构建智慧韧性安全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

构建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城市感知系统,实现整个城市“一屏观,一网观”,实现智慧安防小区覆盖全市人口。

在备受关注的灾害防治系统上,新建、改造地震监测预警台站46个,地震预警终端覆盖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区域,实现地震监测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80%以上。

除此以外,还包括优化布局供电网络,实现中心城区用户年度供电可靠率99.99%;天然气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供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老旧小区燃气设施应改尽改;新建20个城市消防站;优化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电梯年检100%全覆盖;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重点食物品种可溯源率达100%,本地生产国家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99%以上。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实习记者 杨芮雯 杨希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