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

  新華社西安4月15日電 “延安的城門成天開着,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來的青年,揹着行李,燃燒着希望,走進這城門。”

  這是詩人何其芳筆下,1938年初的延安。抗戰期間,延安猶如一座燈塔,指引着千千萬萬追求進步的愛國青年前來尋找光明。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在瓦窯堡會議上,黨中央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全面抗戰爆發後,面對當時流行的“速勝論”“亡國論”等錯誤思潮,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系統闡述了抗日戰爭的持久性問題,撥雲見日,驅散迷霧。延安,成爲當時中國最革命、最進步的地方。

新華全媒+

  20世紀30年代的延安城。(吳印鹹 攝)

  “中國共產黨高擎抗日救國的大旗,讓無數愛國志士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茆梅芳說。據任弼時1943年12月在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抗戰後到延安的知識分子總共4萬餘人。他們中不乏家境殷實、生活優渥者,甚至還有不遠萬里歸國抗日的華僑青年。

  戰火紛飛的年代,通往延安的路有多難?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一組革命青年抵達延安的老照片,無聲訴說着那一段段旅程的艱辛:跋山涉水之後,雖已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神情中卻寫滿意志的堅定。

  照片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一批愛國青年以救亡團體的名義,歷時13個月,徒步1萬多里到達延安;

  年僅19歲的愛國華僑孔邁,和幾個小夥伴悄悄離開父母回國抗日。他託人將自己的照片捎給遠在印尼的父母,照片背後如此寫道:“媽,把我獻給祖國吧!”

  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1938年下半年起,爲了阻擋愛國青年,國民黨在從西安到延安的400多公里路途中設置了7道關卡,一些被攔截下來的青年甚至被送往集中營監禁殺害。

新華全媒+

  荊棘密佈,每一步都是對理想信念甚至生死的考驗。但即便險象環生,也阻擋不了志士仁人前進的腳步。

  “打斷骨頭連着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當年流傳着的這句話,將愛國青年一往無前的昂揚鬥志表達得淋漓盡致。

  彼時,作爲中國西北的小城,延安爲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攝影家吳印鹹曾如此作答:“這裏的人們個個顯得十分愉快、質樸,人們之間的關係又是那麼融洽。我看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現在延安街頭,和戰士、老鄉嘮家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覺得我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新華全媒+

  “延安有與國統區、淪陷區形成鮮明對比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圍,雖然物資匱乏、條件艱苦,但絲毫不妨礙它成爲溫暖、明朗和蓬勃向上的聖地。”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教授李瑞芳說。

  4萬多名懷揣報國信念的青年知識分子,匯聚在延河之濱、寶塔山下,他們部分直接進入陝甘寧邊區的黨政軍民機關工作,部分進入幹部學校學習後重新安排。史料顯示,延安的幹部學校的畢業生大致有4個去向:敵後、邊區、大後方和海外。

  延安革命紀念館原館長張建儒說,青年知識分子在聖地延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洗禮,有的奔赴抗日前線奮勇殺敵,有的以筆爲槍,創作出無數鼓舞人心的文學藝術作品。他們心懷理想,在不同崗位上發光發熱,爲全民族抗戰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

  視頻記者:陳昌奇 李華 吳鴻波

  海報製作:張博文

原標題:新華全媒+|這組大數據告訴你,延安當年有多紅|4萬多名知識分子奔赴延安!這裏是抗戰中的“光明之城”

值班主任:田豔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