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

海外華僑華人與國內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融合起來

在中國歷史上達到了

“中華民族”的高度民族認同

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讓外國人認識到

只要“中華民族”團結起來

就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藏中,就有這樣一些文物,它們見證着身居異國他鄉的炎黃子孫在祖國危難時刻,與祖國人民勠力同心、共禦外侮的高尚品質和英勇事蹟。

文物展示一

王雨亭給即將回國參加抗戰的兒子王唯真的臨別贈言

文物展示二

王唯真連環畫

王雨亭1892年出生,開元街道梅峯社區人,16歲前往馬來西亞謀生。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先後在菲律賓創辦《平民日報》和《前驅日報》,任總編輯,報紙深受世界華人歡迎。其間,1929年,他前往日本留學,目睹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實情,心生抗日救亡的緊迫感。1931年“9·18”事變後,他撰著《東北印象記》一書,痛斥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野心。

王雨亭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開始後,王雨亭參加“菲律賓華僑抗敵後援會”,從事宣傳工作。45歲的他到香港向八路軍辦事處要求回國參軍殺敵,被告知急需他發動更多華僑支援抗敵。他二話不說,返回馬尼拉繼續投入抗敵宣傳工作,共參與介紹200多名愛國華僑青年回國參加八路軍、新四軍。193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受命與緬甸華僑、青年詩人陳平山(晉江金井人)到緬甸以經營電影爲掩護,開展抗日救亡工作。那時,他撰寫了《日本問題研究》一書,明確闡述日本侵華必敗的道理。

1937年王雨亭(左一)決定送長子王唯真(後右)回國抗日

王雨亭的長子王唯真出生於1923年,在馬尼拉讀中學時,見父親動員不少人回國抗戰,就提出也要參加抗戰的請求。1939年5月,幾經周折,他終於踏上回國的革命征程。不久後,他來到西安西北安吳堡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被編進123隊(華僑排),任該排的政治幹事。當年12月,結束學習的他北上延安,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唯真

回國就是要上前線打仗,這是當年王唯真這些華僑熱血青年的普遍願望。不過,因爲年齡小,組織上不批准他去前線。1941年8月,他因繪畫天賦被延安《解放日報》調去畫戰爭形勢圖。

王唯真在晉察冀時作畫,描繪自己離開菲律賓和奔赴延安的情景。

由於當時的延安需要外語人才,他又被調到新華社,擔任英文翻譯和國際新聞編輯。他把抗日宣傳畫畫到了延安的城牆上,畫到了《解放日報》的版面上。就這樣,他用筆桿子傳播抗日消息,發動羣衆救國,直至抗戰勝利。

《恩格斯及其事業》王唯真 譯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王雨亭陪同陳嘉庚先生到北京參加籌備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與王唯真重逢。王唯真拿出當年臨別時父親寫給他的《臨別贈言》,王雨亭重讀自己所寫“家書”,感慨萬分。1967年,王雨亭因病去世,享年75歲;2006年,王唯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

周恩來總理會見新聞工作者王唯真

兩代人走完了抗戰路,第三代人還在發揚愛國精神。王唯真的女兒王楓就職於新華社《瞭望》週刊,1994年,她聯絡華僑華人朋友,遍尋華僑抗戰的老照片。經過一年多的努力,1995年9月1日,由國務院僑辦、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新華社聯合舉辦的“華僑與抗日戰爭”大型影展,在世界三大洲共11個城市同時開幕。

接受記者採訪時,王楓動情地說:“僑鄉的子孫前赴後繼地從海外回到國內,像潮水般湧向抗日戰場。這是民族精神和血脈的傳承,是生生不息的火種,他們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

赤子丹心,青史猶存,抗日戰爭期間海外華僑華人的巨大貢獻,讓中國從一百多年來的屈辱中走了出來。歷史照亮未來,積澱在海外華僑華人身上摯愛祖國的文化血脈已然化爲一種精神,推助整個中華民族走向圓“中國夢”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