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來源:AI藍媒匯(ID:lanmeih001)

作者/楊雅倩

編輯/韓小黃

瑞幸斷臂求生的故事還未到終局,這一次,真的能迎來柳暗花明嗎?

4月15日晚間,瑞幸咖啡(PINK:LKNCY)發佈公告,宣佈與公司股東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達成了總額爲2.5億美元的股票投資協議。

根據協議,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已同意通過私募方式分別購買瑞幸咖啡約2.4億美元、1000萬美元的高級可轉換優先股;在某些情況下,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還可按比例再增資1.5億美元。

2.5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在瑞幸的融資史上金額不算太大,但這將向市場釋放出一個強勁的信號:我瑞幸又挺過來了。

一個月前,瑞幸就在官網上對此次融資進行了一輪預告:宣佈已與主要債務持有者達成重組債務及加強資本結構的協議。並稱正在積極利用多種渠道進行融資,擬通過私募募集至少2.5億美元。

當日,瑞幸在美股粉單市場漲超49%,市值一夜大漲超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

現如今,“老朋友”再次帶頭表決心,真的能修復瑞幸在資本市場損失的信任嗎?

資本信心的“災後重建”

“如果瑞幸沒有作死,它一定會成爲讓星巴克忌憚的對手。”

時間退回至2018年,瑞幸從銀河SOHO出發,一邊融資一邊瘋狂擴張,在年底就達到了2000家門店的規模。這個數字,星巴克在中國花了17年。

舉着“幹翻星巴克”的大旗,瑞幸在成立18個月後,在納斯達克敲鐘,創造了中國咖啡品牌美股上市的最快紀錄。

彼時,燒錢是瑞幸的商業模式。瑞幸前CEO錢治亞曾經在發佈會上形容瑞幸的燒錢速度:成立半年以來,“燒了十來個億”。

燒錢,爲瑞幸贏得了用戶的青睞;造假,瑞幸失去了資本市場的信任。

2020年4月2日晚間,瑞幸突然自曝財務造假。公司公佈調查顯示,其COO劉劍以及部分員工僞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元人民幣。48天后,上市12個月的瑞幸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

短暫的高光後,瑞幸成爲了資本市場人人喊打的“恥辱”。

爲了自救,瑞幸內部經過一系列的內鬥,高管層變天。

當時,瑞幸的投資者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回應表示,“只是投資人,對瑞幸咖啡的造假並不知情,譴責一切形式的企業造假和欺詐行爲。”

隨後,黎輝、劉二海等人還提議召開董事會,罷免陸正耀的董事和董事長職務。

2020年7月,瑞幸任命郭謹一爲新任CEO和董事長。原董事長陸正耀和他的“鐵三角”劉二海、黎輝、邵紹鋒出局,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

2020年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

此次拿出2.5億美元救瑞幸,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瑞幸在咖啡市場上的業績活力。

更何況,此前黎輝和劉二海是陸正耀的“鐵哥們兒”,在瑞幸的成長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瑞幸IPO前,陸正耀持股30.53%,錢治亞持股19.68%,大鉦資本持股11.9%,愉悅資本持股6.75%。

這也再一次證明,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和瑞幸還是利益深度捆綁的關係。

審計問題仍是“老大難”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在於,瑞幸再次宣佈更換會計事務所。

昨日晚間,瑞幸咖啡發佈公告,委任中正達會計事務所(Centurion ZD CPA&Co.)替代麥楷博平作爲其獨立審計師。據悉這是瑞幸咖啡第二次更換獨立審計師完成公司財務數據的審計工作。

衆所周知的一件事在於,瑞幸此前的財務造假醜聞,在業內引起一片譁然。事件不僅導致瑞幸自身從納斯達克退市,更將時任其獨立審計機構的安永會計事務所拉進輿論漩渦,被外界質疑公信力。

爲此安永也數次公開表示“不背鍋”,稱審計期間發現了財務數據的“疑點”,並向瑞幸咖啡審計委員會作出了及時彙報。

業內普遍承認的一點在於,即便在整個造假事件中安永方面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但對其國際知名會計公司的聲譽和公信力產生了較大影響。

於是,在去年9月19日,瑞幸咖啡宣佈更換了審計方,由新任的麥楷博平會計事務所代替安永。

但這段合作依舊未能順利完成。

7個月後,瑞幸再次宣佈中止與麥楷博平的合作,更換爲現在的中正達會計事務所。

AI藍媒匯瞭解到,中正達是一家中國香港會計事務所,聲量方面與此前的安永和麥楷博平存在較大差距,不在中注協公佈的2020會計事務所TOP100之列。

瑞幸在公告中提到:“麥楷博平認爲,根據公司信息技術總體控制中確定的某些領域,沒有收集到足夠的獨立第三方數據或進行了充分的審覈程序來完成審覈。”

“意思是不信任他們的財務相關的信息系統一般控制。”一位“四大”會計事務所獨立審計師向AI藍媒匯解釋了公告中提到的這個問題,“審計師需要對瑞幸做賬系統運行的有效性進行測試。顯然由於某些原因,測試結果不行或者無法測試。”

無論如何,瑞幸咖啡的審計工作再次遭遇困難。

而如今再次更換審計方,瑞幸方面也表示:“計劃與中正達迅速合作,以儘快提交截至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報告。”

用戶的身體最誠實

資本歸資本,市場歸市場。

自曝財務造假醜聞之後,瑞幸的門店端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用戶仍然覺得瑞幸“真香”。

目前,瑞幸全國各地的門店依然處於正常運營中,折扣券也還在派發。2020年,瑞幸共推出了77款全新現制飲品。在2021年春節期間,瑞幸實現了較去年同期近7倍的營業收入。

這一現象也體現在了瑞幸2020年的財報上。

根據瑞幸未經審計最新財務信息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單季收入分別爲5.65億、9.8億和11.45億,同比增長18.1%、49.9%和35.8%。

這份經營數據顯示,瑞幸在2020年8月首次實現了門店層面的盈虧平衡,門店中有60%實現了盈利。

同時,爲了緩解資金問題、繼續保持門店擴張和提高市佔率,今年年初,一向堅持自營的瑞幸啓動了加盟模式。據瑞幸,加盟方的前期需要投入的總費用是35-37萬之間。

通過加盟引資,瑞幸將繼續擴張,並將目標鎖定在2023年實現近7000家門店的量級。年初,瑞幸CEO郭謹一在內部信中透露,目前瑞幸門店總數近4800家。

注入資本後,瑞幸勢必繼續擴張,或將在咖啡市場重燃戰火。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中國咖啡市場已經不能和2018年同日而語。

傳統的星巴克越來越本土化,積極擁抱互聯網和新零售。肯德基的K咖啡和麥當勞的McCafe也在加大進軍的力度。

而來自加拿大的Tim Hortons,進入中國短短兩年,已經拿到了騰訊、紅杉資本中國等兩輪融資,號稱要開1500家門店。

除此之外,咖啡新品牌Manner、時萃、魚眼等也加入混戰。

瑞幸,還能再造一個瑞幸嗎?這將是在資本層面和商業模式上對瑞幸的雙重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