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前高官和學者吐槽:政府爲排廢入海可真會混淆視聽

“關於福島核電站‘處理水’的相關報道與事實不符之處太多,我認爲應向國民傳達事實!”日本衆議院議員、曾在安倍政府擔任農林水產省副大臣的山本拓日前表態說。

4月13日,抗議者在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對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日本政府日前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在日本國內、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引發巨大質疑與批評。包括山本拓在內的日本政界、學界人士連日來公開吐槽日本政府和媒體在“排廢入海”一事上混淆視聽、甩鍋推責。

一起來看看他們盤點的日本政府“控評”四大伎倆:

伎倆一:偷樑換柱

山本拓在一封致媒體的公開信中直接將矛頭對準日本政府和媒體用“處理水”代替“污染水”的做法。

日本政府和媒體將計劃稀釋入海的福島核電站核廢水統稱爲“處理水”。日本各大媒體近來也紛紛在報道中強調,這是經過“多核素去除設備”處理過的“處理水”,而不是直接受污染的“污染水”。

對此,山本拓援引東京電力公司2020年12月24日發佈的資料說,除了難以從水中去除的氚,這些“處理水”中還含有至少11种放射性物質,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質半衰期很長。

山本拓在發表公開信時公佈的有關福島核電站核廢水中放射性物質半衰期等信息。(圖片來自網絡)

伎倆二:混淆視聽

山本拓認爲日本政府有意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與其他核電站核廢水混爲一談。

日本政府稱世界其他核電站也向外排放含氚廢水。對此,山本拓直言,日本政府這種說法以及日媒所謂“其他核電站也排廢入海”的“科普”很容易誤導公衆。

事實上,福島第一核電站產生的不少核廢水接觸過堆芯熔燬的核燃料,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質成分複雜,能否在處理後徹底清除令人懷疑,有別於核電站正常運行過程中所排放的含氚廢水。

伎倆三:文字遊戲

4月13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菅義偉(左一)出席內閣會議。新華社/共同社

日本首相菅義偉日前在首相府開會時強調說,政府“應爲抹去風評被害影響嘗試一切政策努力”。

在日語詞典裏,“風評被害”是指“因毫無根據的謠言而造成的損失,特別是事故發生後因不恰當的報道給本應無關的人們或團體帶來的損害”。

對此,東京大學學者田中駿介日前撰文批評說:“日本政府和媒體在談及民衆對核污染物的擔憂時,不正視核廢水排放對農林水產業造成的損害,不想辦法予以賠償,反而使用‘風評被害’一詞以期減少影響,這麼做本身就是在混淆視聽。”

更諷刺的是,日本政府還明確了所謂“風評被害”的賠償主體是東京電力公司,並稱日本國內相關方都可以展開索賠。

且不論讓個體自行舉證索賠多不容易、東電一家企業是否負擔得起多個行業或地區的集體索賠,對日本本國、其他國家乃至整個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怎麼就成了“風評被害”,又該由誰來賠償?

4月14日,韓國民衆在位於首爾的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外集會,抗議日本政府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新華社發

伎倆四:賣萌美化

從種種細節來看,日本政府對“控評”早有部署。就在宣佈排廢入海決定當天,日本政府復興廳正式發佈宣傳海報和視頻。在海報中,不僅把氚設計成可愛吉祥物,還強調氚廣泛存在於雨水、海水、飲用水和人體中,就算人喝了含氚水也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並精心繪製了所謂排放含氚廢水的世界地圖。

日本政府復興廳發佈的宣傳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結果,海報和視頻一經發布就在日本國內引起巨大爭議。一名70歲福島市民的話頗有代表性:“把氚設計成可愛吉祥物,讓我有種被騙的感覺。”

一天後,復興廳就不得不趕緊停止展示這些宣傳物料,稱要“返工”修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