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評:18.3%,這個成績令人鼓舞

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在全球疫情仍未根本緩解的情況下,這個成績表明我國經濟正在穩步恢復。而且兩年平均增長5.0%,這肯定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好的成績。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一是勢頭強勁,起到在全球的引領作用;二是去年的損失已經發生,經濟恢復還沒有做到覆蓋所有盲點,仍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三是一季度的增長外貿拉動做出的貢獻比較突出,國內消費的貢獻仍沒有達到預期,而國內消費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標最近。

一季度增長18.3%,使得完成全年6%以上的目標變得很輕鬆。如果不出意外,全年增長8%以上幾乎已是定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今年GDP增長的預測是8.4%,它有可能成爲現實。

而IMF預測的發達國家增長最高的是美國,爲6.4%。去年中國經濟增長與美國拉開了5.8個百分點的巨大差距。這樣看,今年中國GDP增長仍可能高於美國2個百分點,意味着兩國去年實現的經濟總量差距縮小將保持下來。

由於美國疫苗打得最快,它的經濟增長最不顧忌防疫的要求,其他發達經濟體今年的情況估計會比它差得多。我們一方面要搞清楚自己在全球經濟復甦當中的方位,一方面不能沉浸在自己恢復速度的領先上,沾沾自喜。

中國更要與現階段我們自己的使命比,與全體民衆希望進一步改善生活的要求比,與部分在疫情中受損的中小規模經營者和普通老百姓對時來運轉的強烈期待比,自己跟自己較勁,全面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

要看到,疫情帶來了一些業態的變化,創造了新的機會,但它導致的一些衝擊也已經無法復原。這樣的大調整使全社會有一部分人難以及時跟進。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環境、走出困難,實爲加快全面經濟恢復的基層抓手。另外,有很多人雖然工作沒有變化,但這兩年沒有漲薪甚至收入縮水,這也是把經濟恢復搞紮實需要高度關注的一個方向。

美國的經濟增長有很大一塊是通過增發貨幣的注水方式取得的,說實話有點虛,能夠落實到改善老百姓實際生活上的比例不大。可以說,疫情進一步擴大了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中國非常注重經濟增長的普惠性,這是對的,真正體現了以人民爲中心,但這也讓我們的經濟工作更有難度,要求我們對實效的追求無處不在。

今年一季度對高技術領域的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1.6%、28.6%,這是非常好的動向。但是追求這個領域投資的實際效果同樣應成爲堅定的導向。

這幾年出過一些高科技投入重複且低效的情況。在我們打破“卡脖子”這項全社會努力中,出一些這樣的問題或許在所難免。但不斷汲取教訓、總結經驗,加快提升投資效率必須成爲我們嚴肅的目標和追求,而且實效需是清晰可見的。

我們相信,第一季度18.3%的增長會帶來對中國全社會的鼓舞,對全球也是好消息,因爲它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爲世界經濟復甦提供的強勁拉動力。今年經濟復甦會是全球的普遍現象,各國競爭的實際是誰的增長更快更紮實,並且爲今後的長期增長積蓄力量,而不是搞透支。

我們希望,中國今年不僅經濟數據亮眼,而且真正實現全體人民對經濟恢復成績的共享,做到不僅今年豐收,也爲未來加註更多動能。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