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會館將變身爲林海音文學展示中心,梨園公會將用於建設京劇藝術交流傳播及孵化中心,聚順和棧南貨老店將開設糖果主題閱讀+糖果體驗空間……4月14日,西城區首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項目招標結果落地,共有6處文物建築確定了“活化”方案。

2020年1月,西城區向社會公開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一共推出7處文物活化利用項目,目的是廣集社會各方智慧,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尋求文物項目更好利用和保護。作爲北京市首次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吸引了共34家機構提交了53個項目申請報告。經過多次審覈和評審,共有6個文物建築確定了利用單位及利用方向,而這種探索,無疑爲未來更好推進文物建築活化工作指明瞭方向。

文化傳承。保護文物建築的思路從以往的“閉門保文物”向“開門用文物”改變,無疑正是新時代推動文物建築在充分保護的基礎上更好加以利用的嘗試,而這種嘗試的終極目的,正是爲了推動文化傳承,更好通過歷史文物建築講好老北京故事。比如梨園公會,歷史上是在京的戲曲界人士的民間行業組織,此次利用方向正是用於建設京劇藝術交流傳播及孵化中心,較好地體現了文化傳承。因此,在活化利用過程中,在保證與文物建築本身的歷史文化內涵相契合的基礎上合理利用無疑是推動文化傳承的一種保障。

功能匹配。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絕不是讓文物建築利用後繼續“孤芳自賞”,而是要充分與城市街區功能定位相匹配,進而更好推動地區產業發展,讓文物建築成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加分項”。比如新市區泰安裏,項目定位是建設泰安裏文化藝術中心,就非常符合天橋演藝區的整體功能定位,這對於豐富天橋演藝區的文化內涵而言無疑作用不小,甚至有可能打造出一個地區新“網紅”。

融入社會。文物建築活化利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通過讓文物建築“接地氣”更好服務市民。在此次改造中,西單飯店舊址,將被用於建設多功能複合型文化藝術空間,內容包括非遺技藝和拓印等傳統技術體驗、文物書社、傳習培訓等,進一步補齊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短板。比如聚順和棧南貨老店,歷史上是經營果脯和南北風味糕點的店鋪,此次用於建設糖果主題閱讀+糖果體驗空間,在傳承歷史的同時也拓展了年輕羣體市場。如此利用,無疑讓文物建築在新時期更加時尚、前衛,更加“接地氣”,更加受到市民歡迎。

作爲北京首次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的“試水”,已經吸引了社會更多關注。相信經過活化利用,文物建築將重新煥發新活力,繼續講好老北京故事、推進文化傳承、服務社會發展、滿足羣衆新需求,讓老北京歷史記憶的新時代重獲“新生”。

文/逯軍

圖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