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問題最終還是被央行盯上了,並且擺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昨日,央行可謂是放大招,真敢講敢說。說到了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心直口快的應對措施,引發廣泛關注,多個媒體平臺直接上熱搜。那麼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央行到底說了啥?

央行先從世界人口的轉型,發達國家應對人口轉型的處理應對,再說到我國現階段人口轉型困難,以及應對措施這幾個方面做了闡述、說明和建議。

一、人口轉型面臨巨大嚴峻挑戰

中國人口結構的兩個事實:1、老齡化。2、少子化。老齡化意味着經濟社會缺乏活力,消費會受到嚴重抑制,顯而易見就是適齡的工作者少了,導致退休年齡往後延遲。而少子化意味着未來勞動力會降低,生產和消費會被雙重打壓。舉個通俗的例子就是:原來四個人的工作,現在只有兩個人做。原來四個人消費的,現在只有兩個人消費。經濟體量會降低,社會發展速度會減緩。

央行論文提到,現階段,我國正想着人口紅利的三階段,步入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四階段。這是很多發達國家的經歷過的現成案例。同是東亞文化圈的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並且,在出現四階段特徵後,很多發達國家包括英、美、韓、德,四階段的處理和政策應對還無法做到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這纔是央行擔憂的地方。轉型四階段後,經濟、人口、社會將如何發展,發達國家看不清,我們也看不清。

央行也提到,我們在經濟發展中,往往低估了人口的重要性。改革開放四十年,如果我們習慣了高速增長的模式。就很難適應一個老齡化和少子化所帶來一系列問題的中國。中國生育率下降速度之快,可謂是空前絕後。

舉個例子:

1990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2784人。

2000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1148人。

2010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380人。

2020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156人

2021年1月1日這天,上海當天出生僅爲21人,

所以,這樣的數據可謂是駭人,近年來,關於出生率的討論越來越多。下面我們會講到爲什麼大家都不願意生小孩了。

二、生育困難民衆存在客觀原因

1、生育的前提是結婚。

年輕人的觀念轉變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中國,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光是結婚的基本要求,有房有車有存款就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的適齡單身男性比適齡單身女性多5000萬左右。前段時間,還有某地男生青年投市長郵箱求姻緣的新聞。此外,我國離婚率在最近15年以來不斷上漲,婚姻狀態的不穩定性,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生率。

2、工作強度過大,工作時間過長。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是無數人的996和007。在很多媒體平臺,在生育率話題下,不乏看到很多年輕人的抱怨:“下班倒頭睡,沒時間沒精力生小孩,就算小孩生下來,也沒有時間看管,夫妻雙方會有一人離職照顧小孩,撫養小孩的費用再加上離職損失的收入,一來一去,生活質量降低不說,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簡直是雙倍打擊。”

3、房價生活壓力較大。

房價問題是生育問題上繞不開的坎。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小孩還需要讀書上學,一切的前提還是說要有個房子。很多時候,年輕人作出了他們的選擇。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買了房子就不要小孩,要了小孩就不能買房子,這也是人口四階段最主要的矛盾所在。

4、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精緻的生活追求。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就不再滿足於相夫教子,而且生育對婦女的打擊程度是巨大的,在工作停滯三年、無收入或者低收入三年,身材樣貌變形、嬰兒養育精力投入大等影響下,對婚姻和生育會有恐懼心理,這些都和精緻的生活追求相違背。這樣的情況尤其是發生在年輕人身上,00後女性的觀念轉變相較於90後女性,是翻天覆地的。

開放生育 提供婦女生育環境

“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認識到人口紅利當時用得舒服,事後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要認識到人口慣性是跨代際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將導致人口反方向變化;要認識到教育和科技進步難以彌補人口的下降。”

因此央行說了,一個是基於目前生育率下降趨勢嚴峻,實在不行就先開放三胎,度過人口結構轉型和科技發展成型的窗口期。

二個是不僅僅是開放生育那麼簡單,光開放了,民衆不生也沒用。還有鼓勵生育,讓要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遇到的困難。

四、重視儲蓄加快建設西部投資

央行在論文中,用大篇幅講解了養老制度的改革。其根源是我國的養老負擔過重,養老財政支出過高,新生人口減少無法填補龐大老年養老羣體。重視儲蓄纔是緩解養老危機的根本。央行還在論文中表達了很多擔憂,提到消費永遠不是增長的源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個人認爲,當下流行甚至狂熱的提前消費狀態,在人口轉型四階段後,會有較大的反差和不適。

我們仍然以日本舉例。日本房地產神話破滅的1991年,高負債,高利率下,房價腰斬硬着陸下,民衆從瘋狂消費變爲抑制消費。直到30年後的今年,日本是首批推行借款0利率的國家,其效果仍然不佳。原因是民衆害怕了負債,更不可能有人願意借款來創業或者投資。

央行還認爲,西部仍然有僅存的人口紅利,可以通過拉動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的資本,來做到區域性的機器換人產業。大前提還是拉動西部內需和產業建設,讓三四五線城市煥發生機,避免過度的一線虹吸效應,導致經濟發展不平衡。至於具體怎麼做,論文裏也沒有過多表述。

科技興國 科技力量替代人口

央行在論文最後提到了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等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其實這樣的說法還有待商榷,網上也出現了很多解讀。個人認爲,央行所表達的意思有兩個:

1、提升教育水平,產出的兩個人能代替原來的三個甚至四個,提高單兵作戰能力,用作於社會經濟生活的強力支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勞動力數量降低了,就從勞動力質量上下功夫,不至於說受到過多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影響。

2、重視理科教育,理科教育能有效的爲科技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人才才能推動科技的創新和進步,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纔是抵消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有效良藥。但是科技創新是有博弈的成分在裏面的,

總結

央行認爲人口問題很嚴峻,但大家重視程度不高。總結如下:

1、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在老齡化和少子化下的宏觀調控效果,具備指導意義,我國的人口轉型還需自身探索。

2、要有環境讓大家多生,重視婦女的育兒待遇,讓房價迴歸到居住本質,讓年輕人敢創業,敢生小孩。

3、重視教育水平的提升,進而提升勞動力質量以衝抵勞動力數量降低帶來的經濟停滯。

4、科技興國,科技創新能促進社會發展乃至人類發展,但科技創新的前提是,大家要多重視理科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