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老百姓收入有望较明显上升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在“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我国第一季度经济迎来了靓丽的成绩单。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今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在新闻发布会上,刘爱华这样评价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

到底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增长势头能否持续?18.3%这一经济亮眼“成绩单”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IMF将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8.1%上调至8.4%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强势发力。在诸多数据中,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尤其引人关注。

是什么促成了一季度经济高速增长?刘爱华表示,一方面,受到上年较低基数、员工就地过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一季度环比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5.0%,表明我国经济稳定恢复。

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中国经济一季度高速增长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这表明经济复苏确实很强劲,但也要注意这是建立在去年疫情冲击低基数的基础上。如果两年平均下来就是5%。另外,还要注意复苏的不平衡性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经济经过快速反弹恢复之后,已进入正常的增长时期,这种增长是相对温和的。”

不仅国内学者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基于积极评价,国际机构也不吝赞扬之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强劲”,并为全球其他地区带来积极溢出效应。IMF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已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8.1%上调至8.4%。

如何看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8.4%?刘爱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测结果的调整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从我们的角度看,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引担忧

分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少不了投资、消费和出口 “三驾马车”的贡献。 

首先看投资。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2.9%。

在厉克奥博看来,我国一季度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恢复,主要得益于投资。在投资中,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表现比较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2.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7.6%。

上述数据中,只有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这一数据让厉克奥博颇为担忧。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此前制造业投资的表现相对低迷,因为制造业投资80%来自于民营企业,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这背后也反映出民营企业预期的不确定性。”

对于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的问题,刘爱华介绍,这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背后的因素比较多,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仍然在恢复状态中,在投资信心上仍有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也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比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可以说,企业的效益在提升。”

“两增一降”背后,是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可以预期的是,今年,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仍会发挥重要作用。

据刘爱华透露,目前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都在安排之中,民营企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

进出口对一季度经济贡献大

消费对一季度经济的贡献如何?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2月份下降0.2%;环比下降0.5%。此外,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

消费相对良好数据的背后,新型消费发挥了巨大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通报情况来看,一季度网上零售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达到21.9%。

进出口一季度的表现可圈可点。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增势明显,贸易结构继续改善。具体数据是:货物进出口总额84687亿元,同比增长29.2%。出口46140亿元,同比增长38.7%;进口38547亿元,同比增长19.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7593亿元。

“进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很大。”厉克奥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受疫情影响,西方很多国家停工停产,而我国去年在防疫物资的出口方面却有上乘表现,“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比2019年和2018年都高,今年一季度贸易顺差得到了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2%,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刘爱华说。

经济增长快,工资收入更有机会上涨

有网友留言称,一季度18.3%的GDP增速,不过就是一个数字,也不是实际收入,跟老百姓关系不大。

其实不然,经济增长快,老百姓的工资收入就更有机会上涨。而且,在经济向好的环境下,手中的资产也更容易实现增值。

正因如此,与 18.3%增速相关的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为关注的焦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5%。

“这些数据可以让大家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厉克奥博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解释说,尽管受疫情影响,短期内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可以预期,随着今年我国服务业的加速恢复,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我认为,在今年的二三四季度,我国政策的一个着力点,可以放在如何推动服务业、消费和生产端保持同步增长。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更有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厉克奥博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