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利空出盡?

來源:補壹刀

執筆/刀劍笑&叨叨姐

美國最近對俄發起了一波“先禮後兵”的謎之操作。

先是拜登與普京打了今年以來的第二通電話,表示尋求美俄建立“穩定和可預測的關係”,進而提議數月後在第三國舉行峯會。

僅僅兩天後,華盛頓就祭出一系列對俄製裁措施。

莫斯科可不是軟柿子,當即強硬表態,美國做法“不可接受”,近期會“予以回應”。

原本以爲這將帶來美俄間制裁與反制裁的升級。

沒曾想華盛頓的態度反倒微妙了起來,說“不希望俄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美國沒有達到與俄羅斯緊張局勢升級的地步”。

一種擔心再次被提了出來:美俄對抗是否正在“利空出盡”,雙方要走近了?有人據此擔憂這會對中國外交不利。

真是這樣嗎?

1

“美俄關係陷入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谷。”

在拜登昨天以“干涉美國大選”“發動網絡襲擊”爲由宣佈對俄羅斯的又一輪制裁後,CNN這樣說。

據說,這一輪制裁是13日拜登普京通話時提到過的,但和以前的言語交鋒不同,這次可是實實在在的制裁:

6家。將6家俄羅斯科技企業列入“黑名單”。美方指控它們“支持了俄羅斯情報部門的網絡攻擊計劃”。

8個。制裁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活動相關的8個實體及個人。

10人。將驅逐俄駐華盛頓外交使團的10名外交人員,白宮稱,這些人員中有俄情報人員。

32個。因“干涉美國大選”制裁32個俄羅斯實體和個人。

還有兩項尤其值得多加着墨。

一是,白宮首次指控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是“利用SolarWinds等平臺進行網絡間諜活動的實施者”。

一名美國官員還表示,有一些舉措“將是不公開的”,暗示美國可能採取祕密行動或同樣發起網絡攻擊。

如果這樣,將意味着華盛頓意識到單靠制裁已經不夠,需要把網絡攻擊視作對俄施壓的新槓桿,“針對俄羅斯發起一系列網絡祕密行動”。

這將極其危險,它很可能導致新的不穩定局面。

二是拜登政府對俄羅斯實施“最重要的金融制裁”:美國財政部將從6月14日起禁止美國金融機構參與俄羅斯一系列債券及基金投資。

當然,這個威脅對俄羅斯來說不值一提。

根據俄羅斯中央銀行的數據,俄羅斯在國外持有的政府債務總額約爲410億美元。這樣的金額實在不算多。相比之下,僅今年前3個月,美國就發行了約2740億美元的主權債務。

另據倫敦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數據,美國投資僅佔俄羅斯政府債務總額的7%。

然而,“這一步驟可能不是,也不應被視爲這一過程的最後一步。”

祭出金融武器,具有標誌性意義,接下來,美國還可能對俄使出更嚴厲的手段。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說了,拜登政府已經做好動用各種手段對付俄羅斯的準備。

而且,這不是拜登政府對俄的第一次制裁。

上個月,美國以俄羅斯打擊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事件爲由,對俄實施制裁。但當時的這一制裁與歐盟保持了同步,激起的輿論喧譁遠不如最新這一輪。

美俄關係,看起來一直在螺旋式下降。

2

美俄關係真的會在持續惡化的路上徑直走到黑嗎?

好像也不能這麼說,就在宣佈新制裁之前,普京和拜登剛通過一次電話。拜登表示,尋求美俄建立“穩定和可預測的關係”,進而提議數月後在第三國舉行峯會。

有人將美國這波“先禮後兵”,稱爲謎之操作。

其實一點不謎。

在今年3月就納瓦利內事件對俄發起一系列制裁後,白宮已經多次威脅,說那還只是開始。有關干預大選和黑客事件調查的持續,也使外界普遍預期,新制裁快來了。

一個可能的畫面是:

拜登13日撥通普京電話時,橢圓形辦公室的案頭已經擺上了對俄製裁文件。這位美國總統嘴上說着尋求與俄關係正常化,同時卻在面前的制裁行政令上籤下了名字。

甚至在通話中,他就釋放了追加制裁的信號:

當時他對普京說,自己本可以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但最後決定採取比較適度的措施。

而俄方呢?跟進也很迅速。

首腦通話第二天,14日,克里姆林宮就召見了美國駐俄大使約翰·沙利文。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當面“預警”:如果美對俄實施新的制裁,俄將用最強硬的方式予以回應。

在美宣佈新制裁後,普京新聞祕書佩斯科夫和俄外交部也都反應迅速:說到做到,強硬反制馬上就到。

換句話說,普京13日拿起電話時也早已對美方出拳有所準備。

既然如此,爲何還要通話,並且釋放可能舉行首腦會晤的信號?

因爲美俄雙方確實都有需求。

隨着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衝突加劇,美俄亟需對錶。

有關莫斯科向俄烏邊境增派兵力的報道最近不斷增多。烏克蘭方面指責俄向邊境地區集結了4萬多兵力。在克里米亞半島,據說俄方也增派了大約同等規模的部隊。

莫斯科多次駁斥增兵之說。

但烏克蘭、美國以及西方輿論仍在不停渲染“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試圖以此達到各自目的。

一家德媒15日報道,烏克蘭駐德大使梅爾尼克接受採訪時,疾聲呼籲西方國家支持,不只是要“聲援”,更要提供現代化的軍事裝備。他甚至說:

“如果沒有軍援,基輔將考慮發展核武!”

這番表態符合烏國內鷹派的心態。他們希望以烏東衝突升級爲代價,拉美歐更深程度介入,順便加入北約。

而拜登政府呢,更是想充分榨取烏東危機的“剩餘價值”。

目的,一是進一步在俄歐之間,打牢烏克蘭問題這個楔子。二是藉機提升北約的現實功能。

北約對華盛頓的意圖也是心領神會。美國15日宣佈對俄新制裁後,北約第一時間表態,支持美方決定。針對烏東部局勢,北約最近也以多種方式與基輔保持着溝通協調。

但利用歸利用,拜登政府又不想真的陷入烏克蘭危機。

就在一些分析將15日的制裁稱爲美就烏克蘭問題對俄“鳴槍示警”時,另有外媒援引土耳其外交圈的消息,說爲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美方“已經叫停向黑海派遣兩艘軍艦的計劃”。

換句話說,美方聲調很高,但也試圖控制烏東危機的烈度。

美俄雙方,就都有了相互就此摸底線、畫紅線,避免戰略誤判引發更直接衝突的需求。

除了風口浪尖的烏東局勢,雙方還有通話和見面的其他理由:

美方希望爭取普京出席它組織的氣候峯會,彰顯自己在這方面的全球領袖形象。在重返伊核協議、撤軍阿富汗等問題上,拜登政府也需與莫斯科溝通,避免俄給它製造麻煩。

3

這個背景,“豐富”了外界觀察美俄15日這輪過招的角度。

有人認爲,雙方都對彼此“手下留情”了。

除了拜登自己聲稱,本可採取更嚴厲措施但沒那樣做,美方這次祭出的制裁也確實被一些專家認爲不會讓俄羅斯傷筋動骨,“對俄羅斯經濟造成的後果將是相當小的”。

莫斯科即便實施對等反制,也被認爲會“保留舉行雙邊峯會的政治空間”。

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強調,美國任何新的制裁都會減小兩國首腦峯會的機會。但他同時又說,“這事最終由兩國領導人決定”。

“現在是與俄羅斯緩和緊張關係的時候了。”15日,在回應對俄製裁以及與普京通話事宜時,拜登說道,“我的底線是:在美國有興趣與俄合作的地方,我們應該也將這樣去做。”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肯德爾·泰勒據此判斷,說拜登政府這套制裁,目的在於儘快了結在其它議題上的未完之事:

這樣就能把重心轉向“更爲積極主動、以未來爲導向的對俄關係”。

一個問題由此再次被提了出來:

美俄對抗是否正在“利空出盡”,雙方要走近了?有人據此擔憂這會對中國外交不利。

一位美國問題學者毫不遲疑地說:不可能,美俄走近的障礙太多了。

一來,美國國內沒有改善對俄關係的氛圍和支撐。

15日的制裁公佈後,美國國會對俄鷹派一邊歡迎,一邊又嫌力度不夠。比如國會衆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希夫,當即就建議聯合歐洲盟友採取進一步措施,“阻遏俄方軍事侵略”。另外還有多名共和黨議員呼籲採取更多措施,特別是扼殺北溪-2項目。

美國不少政治精英,乃至社會上都瀰漫着對俄羅斯的不信任,這使美國任何總統想改善對俄關係都舉步維艱。

至於拜登總統,更被認爲是對俄鷹派。他是在蘇聯陰影下成長起來的美國“冷戰一代”。印媒WION說,這也是爲何從他嘴裏會蹦出俄領導人是“殺手”這樣的極端言語。

二來,無論出於歷史還是現實原因,俄也很難輕易相信美國。

蘇聯解體之初,莫斯科被美國一再愚弄甚至踩在腳下的歷史記憶,美國暗中煽動俄國內遊行並伺機發動顏色革命的現實形勢,都使俄內部主流精英和社會輿論認爲,對美難有緩和空間。

對俄來說,美國的擠壓涉及生死,不是活得好與壞的問題。

這位美國問題學者說,對當前和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的美俄關係,學界這些年流行的一句話依然適用:

美俄關係沒有最低點,只有更低點。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