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新能源品牌谁最有戏

近日,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为此,小米将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由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很巧的是,LG电子与加拿大汽车零配件制造商麦格纳国际“非常接近”也与苹果签订了首批电动车代工合同,目前各方仍在就合同细节进行磋商。

难道企业造车的大潮真的要来了吗?

新能源汽车领域造车潮此起彼伏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出现过多次造车潮:2009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开展,以北汽、上汽为代表的传统主机厂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15年前后,以“蔚小理”为首的造车新势力走过量产和销售示范。

今年1月13日,阿里、上汽和浦东新区联合注资汽车公司智己汽车,正式亮相2款量产车型;3月2日,百度和吉利组建的合资公司集度汽车成立,百度造车正式落地;最近,滴滴继去年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网约车型滴滴D1后,也传言将进军造车行列。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争相涌入造车浪潮呢?不得不说,在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颇为亮眼:特斯拉市值上涨7倍,一度超过全球九大主机厂市值之和;蔚来汽车市值飙升17倍;小鹏、理想等电动汽车厂商股价都顺势上涨。所以说,是造车的前景给了资本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除了造车前景外,以阿里、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加速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也是凭借着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上的优势,这是科技带来的必然趋势。

新能源汽车造车潮会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退役电池回收暗藏风险。有业内人士指出,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这些小作坊在拆解破碎、有价金属提取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保处理,从而会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的问题。

其次,由于国产智能汽车正处于起步阶段,“芯片”短缺的问题仍不容小视,要是互联网企业都来做新能源汽车,有可能会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当然,互联网企业造车也有好处。比如这些企业以自身优势领域介入汽车研发、制造环节,以多种方式参与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智能汽车产业,也可以持续提升自身价值,还有助于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和汽车消费水平的提升。

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未来

其实,造车本身并不赚钱,软件及订阅才可能成为智能汽车产业主要的盈利来源。传统汽车生意是“一锤子买卖”,近年在伴随着传统汽车销量下滑的同时,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也已从2014年的9%降低至2019年的6.3%,产业附加值正持续受挤压。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车辆的硬件成本、利润贡献占比将降低,软件成本和利润贡献占比有望大幅度增加。据麦肯锡报告显示,2010年主流车型的软件代码行数约为1000万行,到2016年则达到了1.5亿行左右。预计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未来更有可能增加至3亿行规模。

总之,互联网巨头纷纷造车将会进一步丰富新势力板块,并与传统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等合力,将会产生更强的“鲶鱼效应”,推动智能汽车更快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