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種現象:我們自己醫保賬戶的錢一年都花不了一次,家裏老人的每年醫保賬戶的錢卻常常不夠花,有時還要自費,而我們的醫保卡又不能給他們用。

近期醫保又有新變化,醫保個人賬戶以後能給家人用了!4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確定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措施,拓寬個人賬戶資金使用範圍,減輕羣衆醫療負擔。(來源:新華社新媒體,2021-04-11)

一時間,#醫保個人賬戶將允許家庭成員共濟#的話題登上熱搜,同時“單位繳費不再計入個人賬戶”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小夏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醫保新政都有哪些變化?

01

醫保的四條基本原則

醫保,全稱是“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爲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目前我國基本醫保分爲兩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中我們接觸比較多的屬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也就是我們交的五險一金中的其中一險

小夏之前跟大家科普過醫保在四條規則範圍內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報銷:一是正常享受待遇期內;二是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三是符合“三個目錄”範圍,也就是規定報銷範圍內的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四是在起付線以上和封頂線之內。需要強調的是,這四條規則都僅限於繳納醫保的當事人,也就是用誰的名義繳納了醫保,誰才能享受醫保福利。(來源:國家醫保局,2020-03-02;2020-03-05)

02

醫保新政:如何共濟?怎麼拓寬?

而這次的醫保新政核心就是“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拓寬個人賬戶資金使用範圍”。具體如何共濟?怎麼拓寬呢?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

首先,將更多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這一項主要針對部分健康損害大、費用負擔重的慢特病、多發病以及常見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同時,報銷比例從50%起步,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今後還將會隨着基金承受能力增強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單位繳費不再計入個人賬戶。在改革前,醫保個人繳費的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0%都是計入個人賬戶的;而改革後的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的部分,全部計入統籌基金賬戶,不再劃入個人賬戶。於是很多朋友擔心:進入個人賬戶的錢大幅縮水,這豈不是虧了嗎?

這裏小夏要先跟大家科普兩個概念:咱們的職工醫保分爲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賬戶兩個部分。個人賬戶裏的錢可以用來日常買藥支付普通門診醫療費用住院醫療費用中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統籌基金賬戶裏的錢主要用於支付住院醫療費用門診規定病種醫療費用重特大疾病門診病種醫療費用。統籌基金賬戶裏是集合了統籌區內所有參保人的錢,在規定的醫療費用範圍內拿出來給發生疾病的參保人員報銷。

雖然個人賬戶變少了,但是咱們第一條所說的由於更多門診費用被納入到醫保報銷中,我們花的大部分還是統籌基金賬戶裏的錢。單位繳費部分轉入統籌基金賬戶,也意味着統籌基金賬戶的部分加大。所以說,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之間以及統籌基金賬戶和個人賬戶之間並不是矛盾的,遵循共濟保障制度,其實是可以達到1+1>2的效果的。

第三,個人賬戶可以給家屬用了。新政規定醫保將拓寬個人賬戶使用範圍,允許家庭成員(配偶、父母、子女)共濟,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也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等。相當於將全家人原本各自爲政的個人賬戶資金注入到一個池子裏集中使用,咱們年輕人、健康人用不到的醫保,以後可以給家裏的老年人使用,增強了家庭整體防範風險的能力。

不過有人擔心,改革後會不會產生親戚都來借卡的問題?根據此次新政要求,個人醫保卡將擴大到支付職工配偶、父母、子女的個人負擔費用,除此之外的親戚暫時還不在“家庭共濟”的範圍內~

第四,加強醫保基金監督管理。這一條就是有關醫保規範使用方面的,新政規定將完善稽覈、內控等制度,嚴肅查處虛假住院、欺詐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爲,完善與門診共濟保障相適應的付費機制。簡單來說,對於日常新聞報道的“騙保”等違法違規的行爲,監督的力度會着重加大,追回和受罰在同步進行,因此咱們以後使用醫保也要更規範。(上述來源:新華社新媒體,2021-04-11;****,2021-04-10;社保網,2021-01-15)

03

新政何時落地?

可以看出醫保的這些新變化將來會讓我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不過新政的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此項工作由國家醫保局牽頭,財政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5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年內持續推進。(來源:*****,2021-04-08)

所以,短時間內醫保還是延續原來的政策,大家可以先做了解,未來如果有新的進展,小夏也會及時跟大家分享的~

好了,今天的《華夏理財早播間》到這裏就要結束了,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溫馨提示:本資料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