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濟南報道

4月16日上午,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召開。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獲頒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提到譚旭光,相信很多人都會跟濰柴聯繫在一起。有人說,他是一名成功的企業管理者,他帶領的濰柴從一個瀕臨破產、年收入不足6億元的地方國企,發展成爲年收入5034億元、淨資產1213億元的混合所有制跨國集團,爲我國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有人說,他是一個堅定的技術攻關者。他長期從事重型高速柴油機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工作,創建了全球首個獨立的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研發製造基地,攻克了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我國重型商用車在全球的競爭優勢;主持開發出我國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高速柴油機,主持攻克了電控、可靠性等核心技術,引領我國柴油機行業自主創新邁向高端。

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日前,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濰柴,譚旭光用“四個十年”向記者分享了他與濰柴在科技創新上的奮鬥故事。

1977年,譚旭光進入濰坊柴油機廠,第一份工作就是做產品試驗員。10年的研發試驗學習,讓他對柴油機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爲他以後幾十年把握企業的科技戰略方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990年,譚旭光帶領濰柴第一個駐外技術服務團隊常駐印尼。10年時間,他將濰柴的出口創匯從30萬美元提升到6000萬美元,成爲全國機械工業出口創匯的典範。這10年,也讓譚旭光深深認識到高質量的產品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

1998年,濰柴瀕臨破產,年僅37歲的譚旭光被推上濰坊柴油機廠這一大型國有企業一把手的崗位。他上任後開的“第一刀”就是整治產品質量,將100多臺有瑕疵的發動機砸掉。譚旭光表示,產品出了問題,表面是質量問題,實際是技術問題,是系統和體系的問題。

譚旭光告訴記者,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深深地意識到,模仿別人,通過花錢引進人家的東西,照着圖紙設計,也設計不出好的產品。

回顧自己與濰柴走過的這40多年,譚旭光表示,裝備製造業走到今天,回過頭來看,一個企業的決策者,要懂產品、懂技術、懂市場,否則他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無法科學高效去決策,就算擁有再多的資源,這個企業也是不可持續的。

“做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製造業要耐得住寂寞。”譚旭光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我們不是十年磨一劍,而是要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劍。

提到科技投入,譚旭光表示,其實在十年前,他就要求研發部門大膽地花錢。譚旭光回憶說:“那個年代,我給錢,他們花不了,因爲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花。那時候的研發只是應用型開發,沒有走向原創。近十年,我們的研發費用佔到了年銷售收入的5%,其中研發費用的20%是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那個年代,我給錢,他們花不了,因爲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花。那時候的研發只是應用型開發,沒有走向原創。

“要捨得花錢,要投入,要不計成本,研發投入一定會有回報。”譚旭光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40多年來,我感受到了抓科技的重要性。”

記者瞭解到,2020年度山東省人民政府共授予273個項目(人選)省科學技術獎勵。其中,省科學技術最高獎2人,爲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山東重工集團譚旭光;省自然科學獎一、二、三等獎39項;省技術發明獎一、二、三等獎15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215項;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

其中,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中一、二、三等獎分別爲31項、117項、121項。

來源:大衆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