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雙年展主題“水體”,與上海獨特的歷史與地理息息相關,也與人類、事物之間互滲互生的流動方式緊密相連,探討相互依存的“共通”力量。圖爲展覽現場。 製圖:馮曉瑜

作爲疫情以來全球登場的首個重量級雙年展,第十三屆上海雙年展“水體”挑戰固有雙年展形式,正在創造時間跨度最長、滲透領域最廣的歷史。這是總共爲期9個月的“漸強演奏”——自去年11月啓動以來,本屆雙年展歷經跨學科思想激盪的“溼運行”、多領域協作共生的“生態聯盟”這兩個階段,昨天起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式奏響最強音“一個展覽”。

本屆雙年展主題“水體”,與上海獨特的歷史與地理息息相關,也與人類、事物之間互滲互生的流動方式緊密相連,探討相互依存的“共通”力量。全球各地64位/組藝術家總共帶來76件/組作品,包括雕塑、裝置、手稿、繪畫、表演、錄像、電影等多種形式,拓展“水體”概念的維度。其中專爲本屆雙年展委約創作的作品數量創下歷屆雙年展新高,多達33件,此次可謂全球首次亮相。

交付信任的“雲調試”,成就集全球藝術創想力的實體雙年展

挑高的展館大廳裏,一艘高懸的木船佔據顯眼位置,構成對於展覽主題的一個鮮活註解。這是曹明浩、陳建軍合作的《水系博物館》。木船原爲都江堰下游一條閒置的擺渡船,藝術家邀請兩岸居住者使用當地的廢棄木料持續參與船的重新設計、建造,並在船上寫滿與水有關的記憶。木船由此成爲一座濃縮的水系博物館,呈現水系演變,亦折射出當地居民與水系相處的諸多故事與智慧。

雙年展從來不缺奇思妙想,並且跨越學科、文化、地域等。佔據二樓展廳碩大面積的卡洛斯·伊利哈爾瓦委約作品《兩棲動物》,乍一看讓人摸不着頭腦。它由一大片乾溼程度各不相同的岩層物質鋪在地面上組成,甚至帶着溼漉漉的印痕,卻直接關涉長三角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屬性。原來,這些岩層物質分別提取自上海至安徽的長江沿岸,人們能夠看到,越是靠海,岩層物質越是黏滯,但既非全然的液態,也非固態,這樣一種狀態在藝術家看來與水陸兩棲動物有些類似。再看基里亞基·戈尼委約作品《基於海洋的信任網絡》,這是一個由兩處節點組成的本地化數字網絡,參考愛琴海諸島從古至今的水網演變過程,並延伸至上海這座臨海城市的水體而設計。通過這件作品,觀者得以一窺網絡的起源,以及如水一般滲透人類彼此的互聯關係。展覽現場,人們甚至能體驗一把這樣的互聯,連接“基於海洋的信任網絡”,便可輸入文字,暢想一番你所在的地區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水體的外觀、聲音、感覺、氣味會是什麼樣。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屆雙年展處於疫情期間,海外藝術家難以親自將作品帶到展覽現場。對於海外委約作品在展覽現場的呈現,很多時候是以隔着屏幕的“雲調試”“雲布展”方式進行的。例如某些涉及聲音、光線的作品,不身臨現場難以感受,於是展方的工作人員成了藝術家的替身,代替藝術家去聽、去感受、去測試,一遍又一遍依靠描述、形容耐心地與他們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令人感慨的是,海外藝術家一點一點與上海雙年展建立起堅固的信任,慢慢放手將自己的作品交給展方呈現,這纔有了今天人們眼前這屆集全球藝術創想力的實體雙年展。

上海雙年展早已超越展覽,與申城發生着越來越密切的情感聯結

創立於1996年的上海雙年展,不僅是每兩年一次的展覽或是國際藝術事件,更已成爲上海城市更新和文化生產的重要源泉。對於這一上海的城市名片與文化品牌,知名作家孫甘露給它的評價是“致力於對當代藝術的獨特梳理,通過藝術博物館的營造,在知性的意義上塑形同代人的精神生活,豐富並且定義了一個新上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則坦言更希望它成爲一座“變電站”,完全卸下展覽的包袱和形式外殼,像核裂變一樣,將一種創新精神更多地滲透到城市中。

本屆雙年展尤其讓人們看到,藝術文化與蓬勃發展的上海城市正發生着積極的對話。上海因水而興,地名中常見的浦、浜、塘、涇等不少字眼都與水有關,因而本屆雙年展特別策劃了以“水”爲線索遍佈全城的一系列活動,邀請市民一同串聯並想象上海這座水鄉城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其中,延伸展覽將發生在孫科別墅,邀請五位/組藝術家基於這一飽含歷史記憶的建築進行創作。以上海新閔與松江地區爲調研實踐的藍本,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師生們正在剖析自然水系脈絡,開展人文田野調研。藉助“上雙漫步”小程序,雙年展展開的還有一場水文漫步行動。爲此,主辦方特別製作了兩張疊加的地圖,分別是今天上海的陸路圖和從前上海的水路圖,人們能夠從中察覺城市更新,還能以漫步的實時行動軌跡覆蓋於老上海水路圖上,與這座城市產生別樣的情感聯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