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第四轮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不论在欧美日韩都成为了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领先于海外,但是在网路上却普遍唱衰这种技术,甚至是反智地诋毁和引导消费者关注外国淘汰的技术,比如氢能——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无非是某些外国企业期望中国汽车消费者不认同新能源,在任何行业都存在中外竞争;汽车作为重工业的支撑,作为直接影响能源变革的绝大载体,实际从来没有停歇过海外网络水军的恶意引导。


为什么海外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持排斥态度?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

因为从来没有企业真的排斥。欧洲各大汽车领域的巨头企业都在转型规划汽车电动化,不下十个企业公布了燃油汽车的停产时间表;目前已经有些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或车辆推出燃油版或电动版,供应链也在随之进行转型升级。

美国当然也不例外,知名品牌的轿车、SUV、ORV甚至跑车都在转型,仅2021年公布的电动汽车就有十几辆了。这还是不算哪些美系汽车的新势力品牌的数据,但是为什么这些企业一边说中国汽车重心放在新能源领域是错的,一边还做着一样的事情呢?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嘛,欧美日韩在全领域都是这个样子了。

日本的车企更是如此,比如丰田章男就说过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但是以两田为主的车企都在研发氢燃料增程式电动汽车,这种车的本质还是电动汽车。同时以丰田集团为首和住友金属矿山等50余家日本企业,已经联手建设了日本的锂电池生产供应链,这家机构叫做「BASC-电池供应链协议会」。

BASC的动作之所以会如此之大,原因是日本汽车的动力电池高度依赖中国企业;这个由50余个日企联盟的协议会,还以37亿元认购过宁德时代1%的股权。但是国内的宁德时代、弗迪电子、国轩锂电、孚能电池等等电池生产企业的体量都很大,2021年的产能规划更是夸张,所以这些日企是很有“危机感”的。


欧美日韩企业为什么善于“双标”?

日本的电池品牌现在只剩下了松下苟延残喘,韩系LG化学、三星等品牌已经臭大街了;欧美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很严重,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扎实的储备。

而中国到2021年已经规划建设产能超过350GWh,这个标准等于掌握了全球70%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如果全面开始普及的话,全球汽车工业都要看向以及非常依赖中国制造。这就是为什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饱受质疑”,网路上随处看见对国产新能源汽车诋毁的原因。

说白了这就是有企业引导的结果,因为没有多少人会撑到不选择这种汽车却每天都在关注,而且出发点就是质疑或准备去诋毁。看清了这些事情之后,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负面评价则需要更理性地分析了,只有支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才有希望以后用到更优秀的汽车。

最后再了解一个资讯吧,除了BASC在双标以外,美国新任总统三月提出的基建计划中,2万亿美元的规划中有6210亿作为交通类投入,其中1740亿用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建设。在美国开始转向“基建狂魔”的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更要加速发展。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