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32家企业赴港IPO 融资总额超13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来源:证券日报

据德勤中国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港交所共迎来32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37家相比减少14%;总融资金额为13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总募资金额141亿港元相比增长842%,位居全球第二,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1年一季度港股IPO市场呈现数量多、募集总额大的特点。艾德证券期货持牌代表陈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市场热情在一季度前期高昂,2021年1月4日至2月11日,南下资金大幅流入,新经济概念股持续大幅上涨,使市场参与意愿大涨,彼时港股日成交量一度达到3000亿港元;另一方面,一季度大型企业IPO较多,导致募集总额较大。

Anlan capital执行董事陈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港股融资额明显提升,一方面反映了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技公司纷纷选择港交所;另一方面,有赖于“巨无霸”企业在一季度集中登陆,提振了融资总额。

新股融资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有32家企业登陆港交所,其中78%来自中国内地企业,比去年同期的64%上升14个百分点,16%的企业来自中国港澳地区,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只有6%的企业来自其他地区。

如果按照融资额衡量,今年一季度港交所新股市场融资总额中有99%来自中国内地企业,大约1319亿港元。而去年同期,来自中国内地企业的新股融资额仅为123亿港元。

从市盈率方面,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新股中,有28%的新股以10倍-20倍市盈率上市,有35%的新股以20倍以上的市盈率上市,有13%的新股上市时市盈率超过40倍。

从上市首日的回报率方面,今年一季度新股的整体首日回报率优于去年,其中首日表现最佳的三家企业分别是诺辉健康-B、快手、医渡科技,首日涨幅分别为215%、161%、148%,快手首日成交额达375.47亿港元。

今年一季度100%的港股IPO获得超额认购,其中91%获得超额认购20倍以上。其中,诺辉健康-B获得4133倍超额认购,成为最大“爆款”。同时一季度,前十大冻资额新股合计冻结38221亿港元资金,以医疗行业为主,冻资规模同比大幅上涨。

德勤中国根据一季度港股新股公开发售的认购情况分析称,投资者由以往追捧及炒卖小型消费零售及房地产新股,改变至目前大力投资不同概念、板块的新经济股票。

二次上市队伍将持续扩大

今年一季度,港股新股融资规模突破历史同期高位,离不开巨头的贡献,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一季度互联网板块是在港交所IPO的主要力量。个股方面,近七成融资金额来自超大型新股,快手、百度和哔哩哔哩(B站)3宗IPO贡献了924亿港元。其中,百度、哔哩哔哩属于二次上市。去年同期,港交所融资规模最高的新股为九毛九国际(融资额25亿港元)。

“快手、百度、B站集中上市,一是2021年年初港股市场新经济公司的确非常受到关注,1月4日-2月11日,恒生资讯科技业大涨28.44%,所以,选择在一季度上市,也有利于公司IPO定价。二是对于香港股市意义重大,美股中概股中科技公司陆续赴港二次上市以及大型互联网公司将中国香港作为IPO首发地,将使得港交所科技公司队伍越发壮大,将加固港股市场——全球科技公司第二大上市集聚地的地位。”陈刚认为。

在陈刚看来,今年赴港上市企业中,最受瞩目的企业非快手莫属,是首家赴港上市的大型短视频公司,也是继腾讯、美团之后,第三家仅选择在港股一个市场上市的市值超1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这证明港股市场对未上市互联网公司有足够的吸引力。

“百度、心通医疗赴港上市的意义也很大。百度赴港上市后,BAT齐聚港股,未来,二次上市公司队伍将进一步扩大。而心通医疗选择登陆港股,证明了香港市场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IPO的吸引力。”陈刚进一步表示。

德勤中国认为,今年一季度港交所IPO市场火爆,主要受惠于数只不同股权架构的公司以及第二次上市的新经济公司。扣除3只超大型新股的融资金额,2021年首季的融资总额仍然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