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湘源:失落的市場亟待重拾信心

來源:金融投資報

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是註冊制的靈魂。建立在價值估值基礎上定價機制的市場化,對於發行人的誠信和中介機構的執業素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監管水平的提高和投資者保護機制的健全,對於資本市場的生態建設來說更是一個牽牛鼻子的整體工程。

全面註冊制推行時間的延遲之所以並沒有像以往一樣被視之爲利好,主要是人們的信心受到了打擊。可是,在抗疫和經濟恢復都領先的情況下,人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信心爲什麼還不如疫情嚴重的美國呢?這是一個讓人不能不深思的問題。

全面註冊制推行時間延不延遲,雖然至今並沒有來自官方的正式消息,但有那麼多申報企業主動撤回申請,爲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註冊制不能也不應該“蘿蔔快了不洗泥”。在這一點上,管理層和市場形成共識,可謂殊爲不易。

在市場還沒有來得及有所反應的時候,白馬股爆雷卻像迫不及待地要爲全面註冊制的推遲助力似的連珠炮一般地爆發了。就在“全面推行註冊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言論發表的前後,先是順豐,然後中免,接着又是恆瑞,接連幾天,幾乎可以說是每天殺掉一隻白馬股。白馬股出事,一般不外乎這樣幾種原因:一是業績變臉,比如順豐,這是沒話可說的。二是突發事件的影響,康弘藥業因重磅產品臨牀試驗未達到預期目標被建議停止試驗,導致連收三個“一”字跌停。三是“定時炸彈”東窗事發。恆瑞藥業的問題,系2019年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所發現的,處罰結果日前才公佈,恆瑞、步長、賽諾菲等知名藥企均名列其中。據稱,本該去年公佈的處罰結果延至今年,系受疫情影響所致。揚子藥業更是因涉嫌壟斷而被罰。很多前期估值過高,漲幅較大的股票,在市場對資金預期趨緊的情況下,機構對已經透支業績估值的股票調倉拋售,應非意外。不過,其中不免也混雜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反常現象。曾預計2020年全年盈利2000萬元至3000萬元實現扭虧爲盈的翰宇藥業,一修正就變成了預計2020年虧損5.5億元至6.5億元。業績預期變化如此隨意,不免讓投資者對於“冰火兩重天”有了更加深切的體驗。

真正讓人尷尬的何止接二連三的白馬股“爆雷”。一項對4月13日成交額統計的對比分析,或更加讓人無言以對。統計顯示,4月13日科創板所有上市公司交易額爲182億元,而創業板交易額僅位列前茅的6家上市公司就超過了187億元。在全部261家科創板交易標的中,有173家成交額小於5000萬元,佔比高達66.28%,其中,當日成交額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有37家,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59家,2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70家。當日成交額最低的兩家更是隻有293.17萬元和368.72萬元。這表明,至少一半以上的科創板上市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如果說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在前期事無鉅細的IPO審覈中應該沒有漏網之魚的可能性,或者說即便有也只是個別現象,那麼,在科技含量的認定以及相關估值上有沒有好心卻辦了壞事,存在愛屋及烏而拔苗助長的可能性呢?

在註冊制試點連下兩城的情況下,對試點情況進行及時的回顧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顯然是非常必要的。不過,對註冊制改革所遇到和產生的問題也需要實事求是,一分爲二。資源配置的市場化乃是註冊制的核心。而目前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保薦機構的執業質量不高上。監管層出於維護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的目的而有針對性地強化監管,無非在於恪守註冊制並不意味着放鬆審覈要求的題中應有之義,並不意味着放棄市場化,更不應該被視之爲註冊制向審覈制的倒退。

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是註冊制的靈魂。建立在價值估值基礎上定價機制的市場化,對於發行人的誠信和中介機構的執業素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監管水平的提高和投資者保護機制的健全,對於資本市場的生態建設來說更是一個牽牛鼻子的整體工程。沒有條件固然需要更積極地去創造條件,一遇到問題就打退堂鼓也是不對的。在註冊制改革的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並由此而產生諸多的疑慮一點也不奇怪,對這些問題和疑慮在認識上應該實事求是,有一說一,解決起來也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喪失信心。失落的市場需要重拾信心。沒有信心就一事無成,有了信心纔有可能擁有一切。在方向正確目標明確的條件下,信心纔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管理層在適度調整註冊制節奏的同時,更應當關注到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沒有投資者的理解和支持,什麼都有可能適得其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