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們通過航海探尋遠方,但隨着船隻駛離港灣,航海者逐漸失去了陸地參照物和地文導航的幫助。面對茫茫大海,人們只能向天空追問方向,由此天文知識被應用到航海中,利用日月星辰運行規律來定向的天文導航術逐漸發展起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從古至今,人類遠航時都有哪些定位的好方法吧!

測量緯度靠什麼?

航海定位最基本的一項任務就是測量緯度。早在唐代以前,人們就發現,在不同地方,北極星的高度不一,船員可以通過觀察北極星的高度來確認位置。比如,在南海海域(南方)人們觀察到的北極星高度比在東海海域(北方)觀察到的會更低。唐代開元年間,兩位天文學家一行和南宮說(yuè)主持了對地球子午線的天文大地測量,計算得出結論:北極出地度(即北極星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相差一度時,地面上南北相差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唐制,約爲130千米)。這個測量結論對於航海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此人們只需要測量北極星的仰角變化,就可以知道南北距離的變化,從而大致推算出船隻航行到的位置,實現粗略定位。

北宋朱彧(yù)撰寫的《萍洲可談》中記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記載:“是夜,洋中不可住,維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可見,在宋代時,即便指南針已被應用到航海活動中,天文導航術仍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指南針更主要的作用是,通過判斷船隻瞬時方位(東西南北),結合船速推算船的航行軌跡,從而推測船隻目前所處的地理位置。

元代,位於登封的告成觀星臺已經出現測量天體高度的“量天尺”。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就在“量天尺”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過洋牽星術”,使用一套叫作“牽星板”的器具,通過星斗仰角變化測量地面南北的距離。一套牽星板由12塊高度不等的正方形木片組成。測量時,測量者手持一塊大小合適的牽星板,將手臂水平伸直,使牽星板與海平面垂直,同時使其上緣與被觀測天體相切,這樣就可以通過牽星板的高度和測量者的臂長計算出天體的仰角。

比鄭和稍晚一些,西方航海家們開始使用航海星盤、象限儀等儀器來測量緯度。儘管測量結果不是很精確,但基本可以滿足當時航海的需求。現在,西班牙大加納利島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故居博物館中還收藏着16世紀的航海星盤。這種星盤需垂掛使用,可先使零度標記與海平面平齊,然後將表面的指針指向待測量高度的天體,指針與零度標記之間的角度就是天體的仰角。已知天體仰角就可以得出船隻所在位置的緯度了。

18世紀30年代,航海家開始使用一種更加精確的測角儀器——六分儀。六分儀是一種反射鏡類型的測角儀器,其原理最早是由牛頓提出的。起初,這種測角儀器量角的刻度弧爲45°(即圓周的八分之一),被稱作八分儀。後來,約翰·坎貝爾船長將刻度弧擴大到60°,發展成六分儀。再往後,刻度弧被調整爲72°,但仍舊沿用了六分儀這個名字。如今,“六分儀”這個名稱已經成爲航海、航空領域測量天體高度或方位的儀器專用名,與儀器是否有刻度弧或刻度弧的大小沒有關係了。

航海星盤

測量經度靠什麼?

在16世紀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之後,爲了應對日益頻繁的橫跨大西洋的航海需求,測量經度的任務變得越發緊迫。

1741年,一支英國艦隊在駛往南美洲的途中遇到風暴,連續五十多天的狂風暴雨把軍艦吹離了原定的航道,艦隊中的幾艘軍艦就此失散。風暴過去之後,其中一艘“百夫長”號軍艦的艦長喬治·安森完全判斷不出軍艦所在的位置。不久,船上的物資即將耗盡,不少船員患上了嚴重的壞血病,艦長急需帶領大家找到最近的島嶼,儘快上岸。

安森知道在南美洲南緯35°上有一座名叫費爾南德斯的小島。可此時的安森並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經度,他只能先向北駛到南緯35°,然後再沿着緯度線航行。但是,在緯度線上該向東還是向西呢?安森決定向西。但他們行駛了4天都沒有發現小島。船上不斷有人死去,安森只好決定掉頭向東行駛。然而,在西風的影響下,他們沒有找到費爾南德斯島,只發現了一座海岸上充滿懸崖峭壁、難以登陸的小島。最後,他們只好再次掉頭。因爲測不出經度,“百夫長”號在海上耽誤了兩個星期,白白犧牲了很多人的生命。

這一時期,天文學家和航海家提出過很多測量經度的方法,其中,測量月球與恆星角距的“月距法”發展最快。月距法只要用八分儀(或六分儀)測量出月球與恆星的角距離,就可以在星曆中查詢到當前角距離(相對位置)對應的時間,從而算出與格林尼治經線的經度差。

月距法示意圖(圖片作者:Michael Daly)

法國天文學家拉卡耶完成了對南方天空恆星的觀察記錄,補齊了全天星表;1755年,德國人邁耶基於數學家歐拉對月球軌道的計算,製作了一份《月球表》,準確地描述了月球在任意時刻的位置。這兩項工作都爲月距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後來,英國人哈里森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製航海天文鐘,最終在1761年研製出僅手掌大小的第四代航海天文鐘——H4。在船隻出發前,船員將航海天文鐘與出發地的時鐘(標準時)對時;高精度的航海天文鐘走時誤差很小,在航行期間,時間一直與標準時同步。通過測量太陽和其他恆星的仰角,船員可以大致估算船隻所在位置的地方時。標準時和地方時的差值(小時)乘以15°,就得到所在位置與出發地的經度差。這就是航海天文鐘測量經度的基本原理。

在兩次橫跨大西洋的測試中,H4全程計時誤差僅39秒,距離上僅相當於16千米,測量效果超越了月距法。不過,由於航海天文鐘十分精密而且昂貴,在它被研製出來後的多年時間裏並未普及。

航海天文鐘

導航衛星

通過前文的講述,我們知道航海活動中對船隻進行定位,需要的是緯度和經度兩個量。緯度的測量依賴對天體高度和方位的測量,而經度的測量則依賴準確的授時。無線電的發明,使無線電授時得以實現。然而,天體高度和方位的測量,仍受制於天氣狀況、行船顛簸等因素,難以達到很高的精度。這時,衛星定位技術給出了新的方案。

20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研製GPS(全球定位系統),並於1994年全面建成。該系統由24顆人造衛星、地面站,以及用戶的GPS接收機組成。GPS系統可以爲地球上絕大部分地區提供精確的位置信息(經度、緯度和高度)、目標速度以及高精度的標準時間。

隨着GPS的普及,衛星導航與普通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1983年,我國也提出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方案。1994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啓動建設。

衛星導航示意圖

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的北斗七星,自古就是華夏民族辨認方向、確定時節的重要標誌。我國的科學家將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爲“北斗”,正是希望“北斗”衛星未來也能成爲光明和準確方向的代名詞。

2000年,“北斗一號”系統的兩顆定點同步衛星首發成功,實現了區域性雙星定位功能。2003年,“北斗一號”第三顆衛星順利入軌,2004年“北斗二號”系統開始建設,北斗系統開始實現區域組網,爲亞太地區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2009年,“北斗三號”系統啓動建設,並於2018年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至此,“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全面完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地球靜止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中圓地球軌道三種軌道上共佈設了30顆衛星。這些衛星與地球上47個地面站配合,爲人類提供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導航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實測的導航定位精度可達2米左右,比GPS的性能更好。不僅如此,“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還具備獨創的短報文通信服務,簡單來說就是發短信的功能。它可以傳送1 200個漢字,甚至可以傳送圖片。整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精密而複雜,凝聚了衆多航天人的心血與智慧。

是太陽總要發熱,是“北斗”總要發光。今年,在建設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的時候,“北斗三號”就爲設計施工提供了精準測繪,爲救災減災車輛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服務。在抗擊洪災中,得益於“北斗”衛星的幫助,防災部門精確監測了地表形變情況,實現了及時的災害預警,保障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今,很多手機已經在使用“北斗”衛星進行導航定位。未來,無論我們去到哪裏,“北斗”衛星都會像天上的燈塔一般,爲我們照亮前路。

從航海到航天,只要我們滿懷探索遠方的好奇心和勇氣,天上就一定會有星辰爲勇者引路。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示意圖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