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4月17日訊(記者 鄔勇 通訊員 欒秀玲 潘晶)“目前,除手術、化療、放療等傳統療法外,微創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熱療等癌症新療法已被廣泛應用於臨牀。”煙臺山醫院東院腫瘤內科主任周冬梅說,“腫瘤並不可怕,不必談‘癌’色變。6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60%以上的早期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查體發現“肺結節”,得了“癌症”?

當下,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定期查體已成爲一種生活習慣。其中,在做肺CT檢查時,經常會發現肺部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竈——肺結節,通常稱爲“磨玻璃結節”。“並非所有的肺結節都是早期癌,臨牀統計數據顯示,90%以上的肺結節爲良性。高危結節需要及時予以處理,而微波消融治療是相關診治指南推薦的可選方式之一。尤其是對於老年患者和肺功能差的患者。此外還可以反覆多次治療;費用較低。”周冬梅說,“一根細針,一個微小針眼,只需幾分鐘,腫瘤細胞即可滅活。”

微波消融是指在影像技術引導下,用專門的治療針經皮膚穿刺進入腫瘤組織內,利用微波設備,在微波電磁場的作用下,產生高溫熱效應殺死腫瘤細胞,同時還可使腫瘤細胞的抗原成份釋放,刺激人體產生抗腫瘤免疫反應。自2009年開始,煙臺山醫院院在全市範圍內率先通過氬氦刀冷凍消融術治療腫瘤,2016年起開展微波消融手術,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

癌症晚期等於死亡?MDT“排兵佈陣”實現“帶瘤生存”

在周冬梅看來,如今腫瘤的治療目標已經發生改變,就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不求治癒,但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在增長患者生存期的同時,讓患者活得更好、更有尊嚴。隨着循證腫瘤學和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概念的提出和臨牀推廣,目前的癌症治療已經越來越強調規範化和個體化,並朝着精細腫瘤學不斷發展。

“癌症晚期並不等於直面死亡。”周冬梅指出,“多學科會診(MDT)是由多學科資深專家以共同討論的方式來‘排兵佈陣’,爲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的過程,尤其適用於晚期腫瘤等複雜疾病的診療。”周冬梅表示,MDT在打破學科之間壁壘的同時,可以有效推進學科建設,實現各科資源和優勢的最大化整合,讓治療方案更加適合患者,最大化體現出晚期腫瘤綜合、規範及個體化治療的重要性。“另外,目前越來越多的新藥、靶向藥等納入醫保範疇,有些費用甚至可以節省90%,這爲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點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國”。4月15日~21日,是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到了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癌症並非不治之症。”周冬梅還提醒大家,腫瘤的發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惡性腫瘤必須徹底戒菸;不喝酒或偶爾少量適度喝酒;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避免不合理的飲食,做到均衡飲食;遠離焦慮,學會減壓放鬆;接種疫苗。

專家簡介:

周冬梅,煙臺市煙臺山醫院東院腫瘤內科主任、腫瘤大科主任,煙臺市醫學會化療分會副主任委員,煙臺市抗癌協會副祕書長,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氫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姑息治療分會常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