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新手媽媽而言,全新的角色總會讓自己有點手忙腳亂。寶寶吐奶、打嗝、啼哭的時候,是不是有點束手無策?而自己呢,產後的身體怎麼恢復,漲奶的時候又應該怎麼辦?

“產婦產後和新生兒上門訪視”,這個在我市各大社衛中心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婦幼保健服務項目,則給“新手媽媽”們帶來了更多的科學知識和健康保障。

東莞市南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簡稱“南城社衛”)就組建了14支隊伍,每隊由一名婦科醫生和一名護士組成產後訪視團隊,承擔起南城轄區內常住產婦和新生兒的上門訪視服務,這種包含常規檢查以及產後調理、母乳餵養和新生兒護理指導在內的訪視服務受到了各方點贊。

“面對面”指導及時又便民

“產婦產後和新生兒上門訪視”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婦幼保健工作中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產婦分娩後,不僅要適應全身各系統所發生的明顯變化,還要擔負起哺育新生兒的責任,身心負擔都比較重;新生寶寶身體各器官的功能發育尚不成熟,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差,抗感染的能力弱,是生命最脆弱的時期。因此,產婦產褥期和寶寶新生兒期的保健顯得尤爲重要。”南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該項目的李湘琨醫生如是說。

那麼,上門訪視,不僅能夠及時瞭解母嬰健康狀況,也能夠有效降低產婦產褥期的發病率,併爲新生兒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李湘琨介紹了她們的具體訪視流程。

在產婦分娩出院後7天內,產後訪視團隊就會上門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全面的訪視服務。首先,產後訪視團隊通過東莞市婦幼信息系統的分娩推送、村居委及時反饋以及產婦主動來電預約訪視等渠道獲得轄區內常住產婦的分娩信息。其後會主動電話聯繫產婦宣傳告知上門訪視相關事宜,覈實基本信息。

“上門訪視之前我們還會做好‘預習’,比如醫生通過查詢市婦幼信息系統瞭解每一位產婦的孕期產檢情況、是否有孕期高危因素、分娩情況如何等,瞭解新生兒的出生情況是否正常等,熟悉掌握情況之後,醫生會在訪視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供檢查和健康指導。”

在訪視過程中,團隊則會給產婦和寶寶做健康檢查,圍繞各種健康指標開展監測,比如產婦的子宮復原情況,是否有乳腺問題,精神情況和心理狀態以及新生兒的餵養、睡眠、精神狀態等情況,是否有黃疸,臍部是否需要消毒等都在檢查範圍中。此外,指導產婦如何正確進行母乳餵養、產後營養調理、產後形體恢復,指導如何進行嬰兒撫觸,給寶寶“直約”首針疫苗也是團隊入戶時必做之事。

通過細緻檢查和貼心關懷,這種“面對面”的指導及時又便民。“通過變‘被動’爲‘主動’,幫助羣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李湘琨說道。

產後訪視工作的必要性

此外,對隨訪發現的高危情況(如寶寶黃疸過高、產婦產褥期感染、子宮復舊不全等)進行及時反饋和轉診,爲常住產婦提供產後42天免費檢查和新生兒滿月檢查,對特殊困難產婦伸出援手……這些也是南城社衛產後訪視團隊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上門訪視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不少是寶寶黃疸過高而家屬不知,經過團隊醫生的檢查和勸導及時到醫院檢查住院而避免了進一步惡化的情況。有不少產婦和寶寶出院的時候情況一切正常,但是因爲老一輩傳統的不正當坐月子和撫育方法,導致產婦出現嚴重的產褥期疾病,寶寶發熱而不自知等。曾經有幾名寶寶黃疸過高而家屬一直都選擇性忽視,認爲坐月子去醫院不吉利,只要自行用古法草藥洗澡即可祛黃疸,後來經過醫生團隊的勸導纔回到醫院複查,發現是病理性黃疸。”

李湘琨也提到了團隊開展工作時遇到的一些困難。

“直到現在還是有不少產婦和家屬認爲只要產婦和寶寶能健康出院就沒必要接受醫護團隊的上門訪視;部分家屬甚至覺得坐月子期間醫生到訪‘不吉利’;部分羣衆甚至認爲不會有那麼好的事情落在自己頭上,覺得是詐騙等原因而拒絕接受產後訪視服務。”

李湘琨認爲,“這些就需要我們團隊鍥而不捨,用高度的責任心將工作做得更紮實、更細緻。另外,當然也需要大家真正瞭解產後訪視這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記者瞭解到,自2017年,南城社衛開展產後訪視工作以來,目前已經爲近7千名產婦提供了該項服務,不僅將科學哺育知識帶入千家萬戶,呵護了衆多新手媽媽和新生寶寶的健康,也提升了羣衆對於我市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滿意度。

/ 小貼士 /

產後上門訪視內容

1.產婦檢查

測量體溫和血壓;檢查子宮復原及傷口恢復情況;觀察產婦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使用專業《產後抑鬱心理篩查量表》進行產後抑鬱評估),並給予母乳餵養、產後調理、體型恢復及其他相關疾病預防保健知識的宣教。

2.新生兒檢查

測量體重、身長,評估發育情況;使用專業儀器檢測皮測膽紅素數值;檢查臍部和臀部有無感染;檢查五官及四肢活動度、測量體溫和記錄呼吸次數,觀察精神、哭聲、吸吮情況,瞭解大小便狀況等,評估嬰兒整體狀況是否良好。

3.其他服務

對產婦的居室環境(溫度、通風等是否適宜)進行評估,細心指導產婦及家屬如何正確進行預防接種、嬰兒沐浴、嬰兒撫觸、嬰兒被動操等新生兒護理知識及進行疾病預防知識的宣教。

文字:鍾晨

攝影:南城社衛供圖

編輯:王寶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