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孙志成

进入城镇化下半场,城市的发展到了跨越行政边界,与周边区域抱团发展的阶段。

4月16日,皖苏两省联合印发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正式发布。作为首个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规划,当中明确:

南京都市圈由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面积2.7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

随着政策落地,有关于南京升级“国中”、挺进“超大城市”的猜测甚嚣尘上。处在上风口的南京能否迎来晋升机遇?对于苏皖两省“圈内”成员来说,又将收获哪些利好?

四提“创新名城”

在今年的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要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如今这一定位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与支持。

经过梳理,《规划》中4次提到“创新名城“:

一是在规划背景中提到,南京都市圈已具备培育形成现代化都市圈的基础条件,其中,科创优势突出,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及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在发展定位中提到,以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为引领,建设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三是在发展目标中提到,产业创新融合协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南京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名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最后是在重点任务中提到,共建都市圈协同创新平台,强化重大科创平台的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支持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南京科创显示度正在不断提高——2020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6500家,全社会研发强度达3.3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1.93件,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数量、在宁工作的两院院士数量均居全国第三。

“南京将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今年3月,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曾表示,南京将继续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并建议国家支持南京建设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此前有研究表明,都市圈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科技创新领域,都市圈的新技术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最强,也是创新过程中最活跃的。

而在空间上显示出的一个新趋势则是:以往科技创新是以单体城市为核心,而现在更多出现在一个都市圈的范围内。

“单体城市的创新驱动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向外围扩散,并且跟周边地区进行一体化。要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分工链,需要在机制体制上做很多创新。”

根据《规划》,对南京都市圈有四大定位,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排在首位。

整体来看,南京都市圈内普通高等院校达到100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增加,南京以外,苏南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优势日渐明显。

创新集群必然带来产业集群。这里的产业主要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写道:“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并且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资格成为一种先进产业或者重要产业环节的基地。”

《规划》提出,将推动南京、马鞍山、滁州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加强联动,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共建合作园区,推动产业转移转型发展。

做强中心的机会

从内部结构看,南京都市圈呈明显的“单中心——外围”结构,中心城市南京在经济、人口等方面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

南京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约占都市圈的20%,经济总量占比超过30%,财政收入占比超过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

随着《规划》落地,南京的中心地位以及辐射带动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支撑。

以南京都市圈基础设施为例,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的宁马、宁滁和宁扬三条城际线路,仅南京方面投资就在数百亿元。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改善,中心城市影响的半径扩大,要素抵达的区域增多,更多地区将被激活。

此前曾有人猜测,待《规划》正式公布,南京或将成为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然而随着靴子落地,这一愿望并未能实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各地“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国家中心城市”的表述已涉及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沈阳等多座城市。

对此,当地媒体的解读是,《规划》中长江经济带重要资源配置中心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让南京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

“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国际性综合枢纽交通,再到南京都市圈、长江经济带重要资源配置中心,南京已在国家大布局中被赋予四梁八柱的地位,国家中心城市,对南京而言,很可能有实无名。”

不过对于南京来说,能级提升的可能并不是单指“国中”。

早在今年南京“两会”期间已提出五年打造“超大城市”。随着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公布,再次明确“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的目标。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人,而中心城市的人口一定程度能决定都市圈对“人”这一核心要素的聚合度。据统计,南京2019年常住人口850万人,是GDP全国十强中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规模未及千万的城市。

此前南京出台人才新政,提出“探索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具备条件的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此举被一些人认为是针对周边苏皖城市的虹吸。但事实上,人口的流动并不都是都市圈内部的流动。

当前城镇化进程处于人口向发达地区高速集聚的进程中。随着进一步的融合,南京都市圈可以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在全国乃至全球吸纳资源要素,包括人口。从都市圈周边地区到中心城市边缘,再到中心城市核心区,完成“圈外”人口进城的三级跳板。

如何联动周边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批复《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

根据《规划》,南京都市圈的定位之一是要成为全国同城发展样板区。具体体现在: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投融资协同、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从路径上看,要充分发挥南京都市圈跨苏皖两省、跨东中部的合作示范作用,健全特大城市与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同城先行以“两区”为核心,分别指向宁镇扬和宁马滁。

早在马鞍山、滁州等安徽城市加入南京都市圈时,坊间曾一度传有南京坐实“徽京”之名,安徽及合肥都市圈被南京都市圈“挤出”之说。

但事实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初衷就是打破行政区边界和“行政区经济”,在更大尺度的区域空间高效配置资源。观察整个长三角在都市圈的划分,基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在此次的《规划》中提出“南京都市圈要强化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合作”——从措辞上看分为两个“强化”和两个“促进”:

强化与上海大都市圈互动,积极融入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主动承接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功能疏解,推动南京江北新区、两省自贸试验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强化与合肥都市圈协同,联动沪宁产业创新带与G60科创走廊,先行布局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和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积极探索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实现两圈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促进与苏锡常都市圈分工合作,探索建立设施互联、功能对接、产业互补、市场共享的合作新机制,借力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和服务体系;

促进杭州都市圈联动,推动在数字经济领域全面合作,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性生态资源、生态技术、碳排放交易平台,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

在今天上午,苏皖两省联合举办的《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合肥都市圈将与南京都市圈从交通、创新平台、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合作,谋划建设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尽快实现合肥与都市圈其他城市全部开通直达高铁动车。

如安徽省政府长三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宋宏所言,从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密度视角考量,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交叠,是这一区域经济密度不断加大趋势的必然反映,“市场的本质从来就是开放的而并非封闭的。因此,观察都市圈只能以开放的思维和视野,不能将都市圈‘画地为牢’”。

记者|杨欢 程晓玲编辑|刘艳美孙志成杜恒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