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開局良好,如何認識這18.3%

(製圖:張寒)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報道 “十四五”的第一個春天,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復甦。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我國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初步覈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

一季度開局良好,如何認識這18.3%

(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今年一季度,面對冬春疫情考驗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了鞏固和拓展。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開局良好。

  回顧一季度成績單,放眼高質量發展新前景,中國經濟呈現出無懼風雨、穩步前行的堅強韌性,凸顯了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01

  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在經歷疫情風浪帶來的短暫顛簸後,又回到了穩定的軌道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新徵程開啓之年,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備受關注。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指出,看待一季度經濟數據,要和“十四五”開局結合起來看,和中央對年度經濟工作的要求結合起來看,既要看年度變化,也要看兩年平均,既要看同比,也要看環比,既要肯定成績,也要發現問題,既要總結經驗,也要判斷趨勢。

  從同比情況看,一季度主要指標都呈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從季度環比看,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增長;從兩年平均增速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兩年平均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長2.9%,貨物進出口總額兩年平均增速也接近10%。

  一項項細分指標的走高,進一步印證了我國經濟處於穩定恢復狀態的判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5.6%,兩年平均增長2.9%;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2%,兩年平均增速近10%。消費回暖、投資企穩、外貿升溫,爲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動力。

  與此同時,新動能快速成長、市場預期穩中向好、就業物價穩定、居民收入增加等一系列指標都說明,一季度,國民經濟恢復態勢在持續,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在經歷疫情風浪帶來的短暫顛簸後,又回到了穩定的軌道上,重新呈現出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獨一份的,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中國製度的優越性。”董煜說。

  02

  消費市場呈現恢復性較快增長,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明顯,消費升級的態勢也沒有改變

  疫情增加了居民所面對的不確定性,降低了他們的消費意願。促進消費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經濟工作的重點。爲此,我國出臺了多方面的措施來培育一個更大規模的國內消費市場。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旅遊、觀影居民消費需求旺盛。從出行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02億人次,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94.5%。4月2日至5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長225.8%,恢復至2019年的92.4%。從電影市場看,清明假期三天電影總票房突破8億,刷新了歷史同期票房最高紀錄。

  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長4.2%,消費市場延續了上一年逐季恢復的態勢,呈現恢復性較快增長。劉愛華指出:“總體上看,從去年以來,消費市場經受住了疫情衝擊的嚴峻考驗,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明顯,消費升級的態勢也沒有改變。”

  不只是受疫情衝擊後傳統消費的基本恢復,還有背後消費新業態的成長與新模式的更迭。正是後者凸顯了中國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令人對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更有信心。董煜指出,網絡消費繼續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這將進一步改變我國的消費結構,進而深層次地改變我們的產銷供給方式,提升經濟運行的整體效率。

  03

  直播帶貨、在線診療、遠程辦公等發展向好,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爲中國經濟添活力

  新動能快速成長,是一季度中國經濟的重要特點。劉愛華就此總結說:“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直播帶貨、在線診療、遠程辦公這些新模式發展向好,線上線下融合提速。”

  數據顯示,一季度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9%、31.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7%、12.3%,增速都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了37.3%,兩年平均增長9.9%,快於全部投資7個百分點。智能低碳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3.1倍、1.1倍、73.6%,兩年平均增速都超過兩位數。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長了15.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爲21.9%。

  結合互聯網與信息技術,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爲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促進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以新能源汽車爲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關鍵技術上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成交量連續5年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超480萬輛,佔全球一半以上。一批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強勢崛起,成爲促進汽車產業回暖、推動經濟復甦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動能快速成長,折射着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變化,也體現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業界認爲,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將繼續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加快成長,爲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04

  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預期,中國全年經濟有望保持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近期,各大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4%,較1月份預測值上調0.3個百分點。世界銀行發佈《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指出,隨着全球經濟逐步回暖,中國經濟在2021年增長將更加強勁,預計將實現8.1%的增長。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唐遙分析稱,隨着疫苗接種的推進,中國經濟的活力會進一步加強;同時海外主要經濟體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反彈跡象,支撐了外需。在這樣的整體經濟環境下,我國有望在今年取得良好經濟表現。

  展望全年經濟,既要看到總體態勢,也要看到新情況新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認爲,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和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貿易形勢仍面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發達經濟體與除我國之外的發展中經濟體錯位復甦帶來的一系列新情況也值得關注。就國內而言,市場主體整體上在加速恢復,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的成本壓力與市場壓力仍較大,尤其是資金鍊壓力。此外,海外疫情狀況不利於全球產業鏈的正常運轉,國內出口企業復工復產仍面臨較多挑戰。對這些方面的因素也要保持清醒。

  05

  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以高質量發展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依靠改革創新打通國民經濟循環的梗阻。開年以來,爲了暢循環破梗阻,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我國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及時出臺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暢通市場循環,打通堵點,推動形成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4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草案)》通過,將爲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和促進公平競爭提供法治保障。

  郭麗巖指出,考慮到當前市場體系的基礎制度仍不夠完善,市場對內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仍待拓展,今年需要以更高標準將市場體系建設行動落深落細落實。包括參考國際規則和實踐,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促進不同地區和行業標準、規則、政策協調統一,有效破除地方保護、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例如,縱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着力健全要素市場制度體系;在市場準入環節,強化負面清單制度管理的權威性;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大幅簡化涉企審批條件、環節、材料和時限要求等。

  中國經濟在經歷風雨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壯大。要全面客觀理性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充分認識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同時必須正視困難挑戰。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紮實辦好自己的事,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原標題:一季度開局良好,如何認識這18.3%

值班主任:田豔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