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如何点评《荷塘月色》?余光中:中学生水准,莫言:病态的唯美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学者,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江浙多所中学任教。1925年8月,他经胡适介绍,受聘为清华大学文学部教授,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段时期写成的。

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局势混乱,朱自清漫步近春园遗址的荷塘,在历史人生中感怀和体验诗性智慧,心静神怡,写出了荷塘的空幽恬静之美。

在文章中,作者把月色下的荷塘描写得千姿百态,一字一句,推敲锤炼,朗朗上口,用词之间又无斧凿痕迹,实属秒哉,仅举几例,赏析一下:

第一,动词的拿捏恰到好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将月光比作流水,将其赋予动态美,而作者又用一“泻”字,对此动态描写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运用一系列具有动态意义的词汇,把夜色下的荷塘表现得更加形象,如用一个“浮”字,描绘出雾的飘渺轻柔,表现出夜色下荷花的朦胧美;用一个“笼”字形容月光下的荷塘更是别出心裁,化平庸为神奇,亳无粉饰雕琢的痕迹,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叠词大量运用,赋予文章艺术美

我们知道,“散文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尤其注重语言的韵律美,使用叠词一共26处。

叠音词在词语重复中,使句子有了新的意义,为读者营造了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如“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我悄悄地披了大衫”,“亭亭的舞女”,“粒粒的明珠”,“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在这样篇简短的散文中。作者大量地使用叠字,文章却丝亳不显得拖沓,反倒使这样一篇写景的文章赏心悦目、抒情自然,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

余光中:中学生的水准而已

上世纪90年代,关于《荷塘月色》的批评声开始出现。1992年,某杂志发表了余光中的《论朱自清的散文》,罗列朱自清文章中的“败笔”,涉及《荷塘月色》的批评最多:

如“第三段”,“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删去这一段,于《荷塘月色》并无损失”;

文中“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

“好用女性意象”,是“意恋”,“甚至流于“意淫”,就连“赏月不带太太”也成了“鲜明印象”遭到猜忌。

——也许朱自清当时算是一大“解放”,一小“突破”,今日读来,却嫌它庸俗而肤浅,令人有点难为情。朱自清散文的滑稽与矛盾就在这里:满纸取喻不是舞女便是歌姝,一旦面临实际的歌妓,却又手足无措;足见众多女性意象,不是机械化的美感反应,便是压抑了的欲望之浮现。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但他在这篇文章中的看法,却实在不能令人苟同。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也曾提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称其有一点“病态的唯美”,他认为,只有从文章中读出一些格调就好,没必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气节,再给他加上一个爱国壮士的帽子。莫言的态度是温和的,他不是反对这篇文章,反而能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意境和情调。

结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用在意,也不用勉强。

通过《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多愁善感的作者对于生命的不懈追求,对于精神家园的苦苦遍寻。终于,作者在荷塘美境服胧月色中寻到了精神自由,获得了心灵安宁。荷塘月色就成为作者的理想世界、精神家园,是作者心灵的归宿,当然它也是我们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