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在“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紀錄片中,首次公佈了中國沿海漁民在正常的漁業活動中、意外撈起某不明國籍水下航行器的新聞。

  央視新聞報道中出現的某大國的無人潛航器


  而實際上,即使根據公開消息,這種某大國的“水下航行器”在中國沿海被漁民捕獲的情況,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了,早在2016年就有相關報道,記得那一次還引得特朗普“大統領”在推特上隔空喊話“Let them keep it”。


  那麼,這種神祕的“水下航行器”到底是個啥東西、在強敵海軍中承擔何種地位、又將怎樣發揮作用,自然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無人水下航行器”,到底是啥來頭?

  從研發歷史的角度來看,“無人水下航行器”(UUV)和無人機(AUV)的發展歷史其實是比較接近的,都發軔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只不過偵察型無人機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順利,在六十年代初已經有了諸如BQM-147“火蜂”這種實用的型號,但水下航行器的發展則相對不太順利:

  神祕的美國海軍NR-1型核潛艇,該潛艇當年承擔過打撈墜海的F-14A型戰鬥機和AIM-54“不死鳥”導彈的任務


  一方面是因爲當時集成電路性能不夠強大,導致水下航行器的自主航行與控制功能較弱,難以適應複雜的海洋水文環境;一方面是因爲缺乏有效的高速通訊和數據傳輸設備,導致水下航行器難以遠離母船的微波通訊區域、遂行大範圍的航行與偵察任務。

  故而,當時研發出來的無人水下航行器只具備一定的試驗和科研性質,諸如美國海軍神祕的、具備海牀作戰功能的NR-1微型核潛艇據說就試驗過部分型號的無人水下航行器,但從冷戰時期的情況看,無人水下航行器未在美國海軍、蘇聯紅海軍之間的反潛戰中發揮多大的作用。

  冷戰時期蘇聯紅海軍的667A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美蘇雙方在冷戰時期貢獻出了人類歷史上技術最高超的水下戰對抗


  但是,在冷戰結束後、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最初10年,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是材料學、集成電路和海洋聲學的進步,使得建造體積輕小、功能強大、具備自主航行和任務功能的無人潛航器已然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二是長波通訊、衛星通訊甚至無線局域網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無人潛航器可以使用衛通或數據鏈一類的通訊設備,與衛星或工作母艦保持聯繫,並利用高速數據鏈進行信息傳遞;三是美國海軍在2011年發佈的《水下戰作戰綱要》文件,這一文件將無人潛航設備的技術地位和戰術地位提升到了與無人機、地面無人戰車相同的位置上,並強調要從體制上和技術上掃清無人潛航裝置在美軍部隊中運用的障礙、爭奪水下無人潛航器的“高地”。

  美軍部分無人潛航器(圖源:知乎剪水鸌)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各主要軍事強國、尤其是美國,開始大量研發並運用新一代的無人水下航行裝置,截至目前,無人水下航行器已經在反潛戰、海牀作戰、海洋環境調查與水文聲學數據蒐集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


  美軍的“無人水下航行器”,目前咋分類?

  從無人潛航器的噸位大小來看,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將無人潛航器劃分爲四個噸位級別:

  最輕的一級是“Small”,小型級,其代表型號有裝備給美國海軍水雷戰部隊的MK-18Mod1“劍魚”、哈里斯公司的IVER等,其中MK-18Mod1的重量僅有80lb,長度僅有5.2英尺,任務持續時間6小時左右。它的主要任務載荷是兩部側掃聲吶,可以用於執行海底目標搜索、地球物理測量、海底線纜定位等任務,當然了,由於MK-18Mod1的體積和載荷太小,故而實戰中該型潛航器只承擔了簡單的反水雷任務,按美軍水雷戰連的編制,每個水雷作戰排均裝備有六艘“劍魚”型小型無人潛航器。

  正在投放的美國無人潛航器


  隨後則是“Medium”,中型級,其代表型號有MK-18Mod1的升級改進型Mod2型,代號“王魚”,以及最爲著名的、被中國漁民撈起來過的、有“水下滑翔機”之稱的LBS-G型,這次被撈起來的、看起來樣式有些奇怪的“波浪滑翔機”(其實該型裝備的正式名稱叫Sensor hosting Autonomous remote craft,SHARC)也是這一級別的。

  技術承包商正在向美國海軍人員介紹LBS-G型“水下滑翔機”,可以看出該型無人潛航器體積並不大


  以LBS-G型來說,該型無人潛航器重量爲132lb,長度大約爲1.5米,航行速度在1.5到2節左右,工作深度可以達到1000米左右,可以在海上連續潛航4到5個月、航程4000海里以上;而以SHARC來說,該型無人潛航器重量約爲200lb,長度大約爲2米,航速最高可以達到10節左右,可以在海上連續潛航12個月、航程15000海里以上。這兩種無人潛航器的任務載荷保密,但從公開載荷來看,LBS-G型可能比較側重海洋水文、水聲環境調查任務,可用於測量海溫、鹽度、密度、海流、海波、重力場等數據,用於水下戰部隊預設戰場建設;SHARC也不例外,但有消息稱SHARC可能裝備了側掃聲吶甚至拖曳式主被動複合聲吶,大伊萬覺得有些懷疑,畢竟SHARC的體積和重量實在太小,但是SHARC作爲美軍攻擊型核潛艇與水面艦艇的中繼通訊平臺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樣式十分特殊的SHARC,類似於一架“多翼飛機”


  再往上一級則是“Large”,大型級,其代表型號包括美國海軍於2011年左右開始開發、在2017年左右完成技術測試的LDUUV-INP,以及波音公司主導研發的“Echo Seeker”回聲探索者等,曾經在2019年國慶七十週年大閱兵上露面的某國產裝備其實也是這一級。該級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技術參數和任務性能密級更高,以LDUUV-INP來說,目前只大概知道它是一個長度在12米左右、噸位在10噸上下的潛航器,有類似潛艇一樣的十字型艉舵和螺旋槳或泵噴射推進系統,使用鋰電池、燃機或太陽能電池板充電推進,但從外形上也只能看出來這麼多了,其餘參數都不清楚。

  波音公司製造的大型無人潛航器(圖源:知乎 剪水鸌)


  而從任務載荷來說,LDUUV-INP的任務載荷除了可以遂行典型的反水雷、海洋水文與水聲環境調查任務,應當具備較強的反潛戰功能,主要是它可能增加了兩個載荷,一是安裝在艇體側面的高精度合成孔徑探測聲吶和被動探測聲吶陣列,當然由於LDUUV-INP的長度只有十幾米長,它的聲吶陣列與孔徑不會太大,其監聽距離也不會太遠;二是可能存在的拖曳式主被動複合聲吶陣列,當然它也是一樣的問題,由於全艇的體積和長度太小,直接限制了聲吶的孔徑,導致探測效率遠遠不如有人潛艇上安裝的大型聲吶陣列。但是,考慮到技術趨勢,考慮到體系作戰的因素,這種安裝在無人潛航器上的聲吶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波音公司製造的超大型“Echo Voyager”無人潛航器原型機,從人艇對比可以看出該潛航器巨大的體積


  最後一級則是“ExtraLarge”,“超大型”,目前沒有實用型號,但美國海軍已經有起碼兩個型號在研,一是波音公司的“Orca”型XLUUV,第二還是波音公司的“Echo Voyager”型XLUUV,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海軍那枚著名的巨型核魚雷“波塞冬”,本質上來說其實也是一枚超大型的無人潛航器。

  “Echo Voyager”頭部有觀察窗,估計會攜帶高精度CCD設備等監視儀器


  從技術性能上評估,估計超大型無人潛航器的長度會超過20米,直徑在2米以上,在推進方式上則會採取常規動力甚至核動力推進模式;從任務載荷上來說,XLUUV的聲吶探測性能將遠遠超過LDUUV,畢竟它可以攜帶更大的側舷聲吶陣列了,當然探測性能依然不如有人的核潛艇,但已經不容小覷了;最後,理論上來說XLUUV還可以具備“察打一體”能力,畢竟它的體積已經可以攜帶MK-46和MK-50這種324毫米的小型反潛魚雷了,也可以攜帶一部分先進智能水雷等,如果有必要的話,完全可以讓XLUUV承擔一部分打擊任務,諸如在大洋中向攻擊型核潛艇發起主動攻擊、滲透到港區執行自殺式的攻擊任務等。而這種探測和進攻方式如果可以由多艘XLUUV來“組網”進行,則還有可能呈現出分佈式殺傷的格局、形成意外的作戰和殺傷效果。


  神祕的“水下航行器”,將給反潛戰帶來怎樣的變革?

  總之,大伊萬認爲,從目前美國海軍水下戰部隊在無人潛航器的運用上,已經初步呈現出型號體系逐步健全、任務能力逐步完善、作戰應用日新月異的突出特點,從“小型”到“超大型”,從“反水雷”到“大洋反潛戰”,無人潛航器已經在中東與西太平洋等地充分證明了自己在反水雷、海洋水文和水聲環境調查等方面的實力,下一步則更有可能證明自己在反潛戰、甚至“察打一體”方面的作戰能力。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無人潛航器想象圖


  同時,由於這些無人潛航器的成本較低、製造也不困難、投放和使用幾乎沒有門檻、從船上扔下去就能發揮作用,故而它必然是可以大量製造、大量投放的,在未來如果解決了水下組網作戰的問題,甚至是可以形成作戰網絡、實施無人潛航器“魚羣”作戰的。

  就這麼露出一點點的無人潛航器,到時候艦隊如何發現,還真的是個問題……


  基於現代戰爭“發現即被摧毀”的規律,這些大大小小、在西太平洋海區來回轉悠的無人潛航器的存在,事實上已經爲我方海軍水面戰、水下戰部隊在西太海區的行動製造了巨大的難題,也是未來我方需要着力解決的問題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