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信證券行業首席朋友圈自曝年薪2000萬又稱是發段子,這開的是哪門子的玩笑?

金融業的薪酬究竟有多高?

近日,安信證券首席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蘇鋮自曝年薪2000萬引發業界無限遐想。

據悉,蘇鋮近日在個人朋友圈發佈:“有一部分人認爲我不寫報告,我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就以昨天爲例,我改了三篇報告兩篇深度,屁股幾乎沒挪窩,從9:00到21:00。改報告不比寫報告輕鬆。不這麼努力,親力親爲,怎麼能對得起2000萬年薪?拿着不燙手嗎?不心虛嗎?特此澄清。”

一石激起千層浪, 2000萬年薪一事在業內迅速發酵。

隨後,他進行了澄清,表示在朋友圈發表的是一則段子,還鄭重申明,所涉及薪酬數字帶有明顯誇張性質,純屬娛樂。

在金融業高薪被人詬病的當下,這條年薪2000萬的微信真的是玩笑話? 

劍走偏鋒

公開資料顯示,蘇鋮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目前擔任安信證券首席食品飲料分析師。

此前他就職上海糖酒集團產研中心(後併入光明食品集團),2010-2015年期間任中銀國際食品飲料分析師和首席分析師,2015年3月至今任職安信證券,擔任研究中心首席食品飲料分析師。

截至目前,蘇鋮累計有15年快消品行業從業、證券分析經驗,多次榮獲水晶球最佳分析師和入圍新財富。

“一般來說,券商的行業首席分析師年薪大約在一兩百萬左右。這幾年隨着基金分倉佣金的上升,賣方分析師的收入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但應該沒有超過五百萬。”深圳某券商人士認爲:“這樣發微信有炒作的嫌疑。”

事實上,這並非蘇鋮首次引發行業爭議。

2017年,他發佈的研究報告《試解三個問題,高看一輪成長》引發多家媒體關注並轉載。

不過,因研究報告表述不嚴謹,安信證券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關於安信證券發佈貴州茅臺研究報告相關事項的通報函》。

《通報函》內容顯示,經對近期安信證券研報審覈分析,分析師未在研報中說明提價信息的來源或預測依據,未對價格、銷量等預估數據的合理性和可實現性進行審慎分析,亦未充分提示相關不確定性風險,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 

一切爲了名利?

據悉,在研究所內部,不同崗位、不同資歷乃至不同行業的分析師,薪資不甚相同。

但過去十餘年,公募基金淨值規模總體呈現擴容趨勢,特別是在2020年,A股市場演繹的結構性行情讓公募基金賺錢效應顯現,權益基金規模大增。

在此背景下,去年券商的基金分倉佣金收入超過135億元,較2019年增加逾60億元。

全行業收入的提升,意味着行業薪資待遇的普遍提升。

同時,全市場賣方分析師擴容較爲有限。

中國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登記的證券分析師從業人數在近兩年變化不大,2019年,2020年人數均在3400人左右。

隨着證券行業的改革創新,各家券商都在找尋自己的特色化“研究道路”, 爲了打造品牌,證券公司願意高薪引入優秀分析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近期有多家券商或券商研究所掛出百萬元以上年薪招聘研究人才。其中一家券商研究所,近期在招聘食品飲料等行業首席分析師,掛出年薪區間高達180萬元-270萬元。

“中小券商想要做出特色,最快的突破口是研究。”有業內人士分析研究業務主要靠人,砸錢挖些有名氣的分析師,寫報告做研究,很快就能在市場上打出聲量,把券商品牌做起來,還能帶動其他業務,“特別是找到一些資歷深,有行業影響力的分析師。”

而從行業本身來說,資深的分析師知名度上去後,會有其他變現手段,有的高薪跳去其他券商,或轉到買方、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等。

因此,分析師的“利”是跟他的“名”緊密掛鉤的,市場也一度上流傳着:“一朝新財富,年薪八位數。”

說的就是,分析師在上榜新財富後直接身價暴增,年薪由幾十萬上漲至百萬級,或者躍升至數百萬。

雖然新財富爲賣方分析師提供了自我實現的平臺,但也相應放大了分析師同行之間的畸形攀比,還出現了一些靠不正規的拉票手段來實現新財富的造富夢。

爲此,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分析師參加外部評選規範》,對證券公司、分析師、投票人、評選機構的行爲提出了詳細的規範,涉及不得送禮、不得拉票、不得以評選獲獎情況作爲薪酬激勵依據、不得以分析師曾經推薦的股票的漲幅來證明自己的過往業績等等。

研究本源迴歸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對研究報告的合規管理和處罰力度,全面劃定了分析師執業的紅線。

業內人士也表示,第三方評選在投研模式的變化能說明問題,過去重視拉票而忽視研究,也給行業新人內造成“重關係輕研究”的錯覺,這讓投研工作脫離了研究本源,不利於投研行業健康發展。

而在協會文件發佈後,評選產生了變化,也有利於讓研工作真正迴歸到研究本源上。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武超則曾表示,研究所一直在強調堅持研究迴歸本源,要求所有分析師必須嚴格做好基礎的研究工作,將“專業性”作爲考覈的第一依據。賣方的價值更多體現在過程研究、邏輯框架、信息的廣泛性、分析方法的系統性。

多位券商人士也表示,最終賣方研究長期能夠獲得市場認可的依然是有投研價值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