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初看《恰好是少年》,納蘭的第一反應便是:這難道不就是一個多機位拼接起來的vlog節目嗎?

不得不說的是,現在vlog這種記錄生活的形式越來越被認可,強烈的代入感能夠讓觀衆有充分的參與體驗。而《恰好是少年》顯然就是最大程度減少了專業攝影師,完全依託固定機位和董子健、王俊凱和劉昊然三個少年手持運動相機鏡頭記錄。

曾幾何時,真人秀節目陪伴的通常都是無比豪華的攝影師團隊,依稀記得最爲鼎盛時期光攝影師就有近百人之多。

只可惜真人秀黃金時期已過,現在許多節目的製作規模也不至於支撐這麼“奢侈”的排場,卻是倒逼出了許多創新的可能。譬如就像《恰好是少年》這樣“半自助”式的攝像記錄方式,意外帶給觀衆新的觀賞體驗。

有許多觀衆說,在《恰好是少年》裏看到的是真實。真實從何而來,個人覺得大概是徹底擺脫了過往旅遊節目“做任務——打卡目的地”的套路。徹底隨性而爲,以開放式的心態來記錄節目。

或許有人一開始會擔心,不設置任務關卡,不構建矛盾衝突,那麼讓觀衆看什麼?純粹看風光片嗎?沒想到的是,不僅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個中二少年湊在一起的歡樂更多。

三個其實嚴格意義上已經不算“少年”的少年,從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就詮釋着什麼叫做“男人至死是少年”:泡溫泉就是泡溫泉,從來不玩“發福利”梗,就連玩個加字的小學生遊戲也能玩的嗨翻;

第二期節目的時候,原本可以直接坐飛機去大理,結果董子健和劉昊然說走就走,直接選擇開十幾個小時的車去大理。這種自帶中二與熱血的氣質,確確實實只會發生在少年身上。正可謂是少年自有他的山海,《恰好是少年》以這種迴歸生活的方式,感染與吸引大家走出去。

過去常有個觀點,就是互聯網聯通世界,完全可以不出家門便遊覽全世界。但無數事實卻證明,即便是互聯網時代,少年依舊要行萬里路,只有親身經歷,纔會真正增加閱歷、體驗人生、孕育情感。

有意思的是,那些看完《恰好是少年》吶喊着“想要馬上休假旅遊”的觀衆,可能要撞上今年旅遊大旺季。今天有媒體爆出,根據數據統計,截止今天爲止,火車票的銷量已是2019年同期的3倍以上,今年總共有五天假期的“五一”出行大概率是要爆了。之前網絡上也有爆料,北京飛三亞的機票都只有五位數的頭等艙和商務艙。在這種情況下,更顯得像《恰好是少年》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