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感同身受”這個詞語嗎?我們是否對他人的遭遇感同深受,還是在腦海中理解而已呢?

我們說要把愛和關懷給予家人、孩子?是否是她們想要的?

我們說要爲客戶服務,是否真正地想到客戶的需求?

我們說要保護地球,保護生命,是否真的在踐行呢?

一起看看泰國這個走向公益短片,另一種視角揭示“感同身受”的含義!引發我們對自己行爲更深的反思……

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通常是漠視

視頻中,一名銷售員在街頭爲壽司做宣傳。

男子一口將壽司塞進嘴裏,前一秒還在誇讚“蠻好喫的”。

後一秒錶情凝重,他低着頭,從嘴裏拉出一條長長的塑料袋。

男子很驚訝:這是?

銷售員告訴試喫的顧客,這就是壽司的內餡兒。

“你拿塑料袋放在食物裏面?卡住喉嚨怎麼辦。”

銷售員一反常態的告訴他,這不會太危險。

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滿。

“不太危險?你要不要自己試試看。”

“應該要給你更多的責任感纔行。”

“我可以告你蓄意你知不知道。”

這時鏡頭推向了每個人手裏大包小包的塑料袋,他們都是塑料袋的忠實使用者。每當他們數落別人的時候,畫面就出現了誤食塑料痛苦掙扎的動物。

這隻海龜正在吞食塑料袋,塑料垃圾包裹着身體,已經將它折磨的面目全非。

一隻小海獅把塑料垃圾當成食物,它不知道這會要了它的命。

一頭幼年鯨魚被發現時已經死亡,解剖人員在它的胃裏發現了大量塑料製品唯獨沒有食物。

聯合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70億人每年使用的塑料袋達到5萬億個,鋪開後足以遮蔽半個中國。

《費加羅報》曾經報道: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命因塑料垃圾而死,其中因誤食導致死亡的達到300萬。

當我們在爲一個垃圾袋而惱火,有沒有想過多少條生命也會因爲你手上的垃圾袋而喪命。

有時候,不在你身邊發生的,不代表沒有發生。

當我們每天對明星八卦、綜藝娛樂如數家珍時,最該被我們關注的千萬生命,卻在默默無聞地逝去,這纔是時代最大的悲哀。

“如果某些事情不關乎自己的利益,大部分人是無所謂的。”

2018年新年特別節目中,CCTV通過《世界週刊》專題向全世界警示。

幾乎所有的海洋物種的體內都出現了塑料,甚至連世界最深的馬裏亞納海溝,10898米下的動物也難以倖免。

我們總以爲隨手丟掉一份外賣盒,多使用一個塑料袋,又能怎樣。

卻不知道未來的某一天,這份塑料垃圾已被送上你的餐盤。

你所丟棄的,正在以另一種形式還回來。

換種生活方式,帶着覺知開啓

或許你會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要承擔起保護地球,保護生命,保護子孫後代的責任嗎?這個話題好像有點大!

可如果你,或者我,甚至我們,不這樣做,還有誰會來做呢?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寫過一本書——《

烏合之衆:大衆心理研究

》,其中提到:

個人一旦成爲羣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爲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約束的一面。羣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16世紀以來,在西方唯物論思想的指導下,人們以爲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高於一切。我們所處的時代崇尚快速消費、拜金主義,無數的商家在鼓動我們的慾望,恨不得將所有的資源都轉化爲物質生產和金錢,人類不知不覺的就物化了,在羣體化的物質浪潮中,我們很難也無法獨善其身。

生活中隨處可見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的飯盒、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賓館用品……生活固然是多了點便利,但地球卻多了難以承載的垃圾。

也許,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關心森林的減少,去關心水土的流失,去關心臭氧層的空洞。

但即使再麻木的人,也不會看不見河流的污染,不會感覺不到空氣的污染。

長此以往,不僅我們所向往的財富會成爲無本之木,即使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受到致命的影響。

當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是自己的責任。

佛法偈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做如是說。

任何行爲都需要有因和緣的推動,兩者缺一不可。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市場導向其實只是一種外緣,是一種鼓動消費的外在因緣,但關鍵因素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懂得珍惜當下,如果我們不是那樣喜新厭舊,不是那樣積極響應商家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市場的需求就不會那麼大,對資源的消耗就不會那麼快,製造的垃圾也就不會那麼多。

如果我們將自己定位爲一個自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實在所需無多。

但如果我們將自己定位爲一個現代人,一個走在時尚前列的現代人,那麼我們的需求就會永無止境,對自然的消耗也會永無止境。

所以,人類要改變生存環境,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觀念,迴歸到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少欲知足”,在滿足當下的生活所需,

我們可以少一些攀比、競爭和慾望,保持當下行爲的覺察

,那怕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少點一次外賣,或許也是對我們這個地球,爲我們的子孫後代在積累善的因緣。

同樣,我們如果真正的能夠親近自然,真正懂得享受自然的時候,纔會由衷感激它的給予,纔會珍惜它的一草一木,纔會珍惜和感恩自然的哺育,纔會積極主動的參與自然的重建和保護之中,愛意和溫暖纔會在我們和自然中流淌和發生。

視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