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瞭望》将迎来创刊40周年纪念日

◆我们陆续刊发一些老作者、老读者的文章,回首《瞭望》与改革开放同行的40年峥嵘岁月

◆ 瞭望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融化了那段时光的坚冰,也为自己的成长浸润出一片土壤。受恩于这地这人,更让我时时提醒自己,做事做人当用心用情

◆ 这些奠定了自己在瞭望做报道的底色与基调,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无形力量。而瞭望数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传帮带传统,更是为年轻记者的成长加装了“防护墙”

◆ 瞭望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值得我们用青春与热情守护的事业

在《瞭望》的呵护下成长

文丨瞭望周刊社主任记者 王仁贵

接到写“瞭望见证”的“任务”实属突然,既荣幸也忐忑。

荣幸在于,撰写“瞭望见证”文章的都是新闻战线的前辈或其他领域的专家,能与他们汇文成卷,与有荣焉。

忐忑也在于此,从业十二载,阅历尚浅,在瞭望一直是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心态,谈“见证”总有些许惶恐。

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步。《瞭望》40年,踵事增华,踔厉奋发。回顾一路历程,借此向“瞭望者的瞭望台”送上40岁生日的祝福,向一路同行的“瞭望者”致敬。

在呵护与关怀中度过艰难时光

大学毕业,我即进入瞭望。初到瞭望的那些年月,家庭琐事占去我不少精力。

到瞭望工作不到一年时,父母同时遭遇车祸。在医院撑了几天后,父亲不幸离世。因家境困难,大学学业主要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完成,上班后的收入更多也就用在还贷上。到医院见到父亲时,一旁的病友说,“你儿子回来了。”父亲当时的一句话至今让我深深愧疚:“回来是回来了,但他身上也没有钱。”这一次变故让我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彻。

办理完父亲后事,没等母亲出院,我就又回到了单位。见到我,周刊社的领导和多位前辈,大多是为什么不多陪陪家人的嗔问。得知我家庭境况,在我还在家里处理事务时,周刊社就已组织了捐款,从周刊社领导,到本身家境也不富裕的普通职工,纷纷伸出援手。拿着贴有爱心的捐款回到住处,我悄悄大哭了一场。刚入职这里时,就有早几年到的同事说,这里的氛围简单,不会有人给你压迫感,更不会有人为了寻求什么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此次,瞭望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而我也把那个贴有爱心的信封留存至现在。

父亲的离世也带给正上中学的弟弟不小的刺激。此后两三年里,原本就处在叛逆期的“坏小孩”变得更加桀骜不驯,除了让母亲更操心,有时甚至与老人大吵大闹,母亲不时以泪洗面。身边同事不时能听到我对弟弟的咆哮与责骂。想着换一个学习环境或许会好些,于是为其转学,未承想脱离了母亲唠叨与监管下的小孩,在与同学冲突中闯下了更大的祸。

在难挨的日子里,身边的师长再次给予我坚定的支持与帮助。事后我得知,一位老编辑悄悄叮嘱其他同事,不要在工作上给我增加压力。部门同事也总是尽力承担,让我在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精力处理各种烦心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瞭望的多位师长都全力帮扶。一位老编辑还自己出面联系分社领导给予支持和帮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事不怕事,寻找解决办法就是了。我们都会帮你。”老编辑这句话给了我直面困难莫大的勇气,这也成为我此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

瞭望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融化了那段时光的坚冰,也为自己的成长浸润出了一片土壤。受恩于这地这人,更让我时时提醒自己,做事做人当用心用情。

过往的经历也磨砺了自己的韧性,也进一步养成我面对困难不低头的性格。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中,一个月的调研里我病倒两次,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身体一允许便立即追赶大部队。

最终的坚持也换来了收获。除了刊发几组专题报道外,我也采写了大量新媒体稿件。行程中的表现得到带队的中宣部负责同志的肯定。在长江上的一次主题采访中,成为受邀参加采访的3家媒体之一。回到北京后,又作为4名执笔人之一,承担了为中宣部撰写长篇调研报告的任务。中宣部为此专门在部里组织各参与调研的媒体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为我们撰写调研报告提供支持。报告后来在《求是》杂志全文刊发。

在磨砺中破浪前行

到瞭望面试时,主持面试的负责同志的一句提醒让我记忆尤深。面试快结束时,他说,大学刚毕业,要多学、多思、多想,要多到实地调研,不然就成了典型的“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了校门,出了校门进入机关门。

自工作以来,秉持勤勉初心。但对于《瞭望》这样一本以深度时政报道见长的权威刊物,勤奋之外更多需要学思践悟,大力提升思想力。影响别人思想的人,首先得让自己有思想,且要有快人一步、深人一层的思想。

初到瞭望时,难免想快点出手,想在刊物上见着自己的作品。整整快一个月,当时的部门负责人就只让我阅读《瞭望》,让在阅读中触摸《瞭望》报道的脉搏。

首次接到任务便是出去调查。那时作为北京标志性工程之一的北京南站刚运行不久,周边交通的不便受到民众广泛质疑,于是让展开调查,看是工程建设真的有缺陷,还是初期运行暂时的困难。冒着高温跑了几次南站后,带回来的多是乘客的吐槽。汇报采访进展时,编辑部负责人的一句“你只听了乘客怎么说,联系铁道部了吗?”让我既惊讶又胆怯,心里嘀咕着,“这事还用得着采访铁道部?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铁道部会搭理我吗?”估计刚到瞭望这样大平台的大学生差不多都有这样的心态。事后一名编辑找到我说,大学刚毕业最重要的是要转换心态,联系部委采访也许别人不行,但你可以,因为你是瞭望的记者。

这次的采访让自己渐渐感知到瞭望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她能够给记者多大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课。见诸《瞭望》的监督报道,都客观平实、深刻全面,都注重从建设性的角度探寻问题解决之道,而不是为了博眼球的为监督而监督。

这些奠定了自己在瞭望做报道的底色与基调,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无形力量。而瞭望数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传帮带传统,更是为年轻记者的成长加装了“防护墙”。之后的报道中,从初期的《一块砖“堵死”节能路》《京城虚假药品广告追踪》等,再到后来的《局部“泡沫”加压土地调控》《再揭工矿用地大暗箱》《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为什么要捍卫种业安全》《全球化治理:“一带一路”倡导新型义利观》,以及近年来的《解码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地方数据“挤水分”影响几何》《京津冀五年协奏曲》等,都坚守着这本时政大刊的风格。诸多报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是围绕着一些地方撤并村庄的调研。

2010年前后,一些地区在农村推行“撤村并居”的政策。土地需求紧张的现实,加上政策执行中涉及的建设用地指标,让“撤村并居”站在了风口浪尖。不少人怀疑农村社区化的动机,有人认为推行这一政策并非单一目的。

在此背景下,周刊社领导要求展开调查。出发前,还专门安排资深编辑坐镇后方指导,调研中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根据调研情况再明确下一步突破的方向。采访中,领导又专门来电,一再叮嘱注意安全,如有必要,可以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安全保护。调研数天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向地方政府多个部门负责人求证,并就存在的疑问进行深入采访。

调研情况表明,一些地方推行“撤村并居”有一定合理性,但存在着超越发展阶段的行为。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扩张建设用地的冲动。稿子从农民生活需求、农村人口就业、非就业人群保障等方面提出必须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就宅基地置换出来的土地如何定性、撤村并居的时机是否成熟等方面提出了疑问。报道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撤村并居也从狂热中“降温”。

回到编辑部后的第二天,地方多名干部也跟来了。当时的负责同志让我回避,自己出面与地方干部沟通。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刚走,其就找到我说,已回绝了地方相关要求,并告诉他们监督是媒体的职责,如果地方有不对的地方,媒体监督也是在帮政府的忙,有助于政策纠偏,地方做得好的,也会不吝赞美之词。

“稿子是我签发,导向是我把,你对事实负责,我对记者负责。”周刊社领导要我保存好录音、文字、照片等各种证据,做好别人继续“算账”的准备。于是,当地来“公关”的团队还在回程的火车上,报道就刊发了。

同事关于水质污染导致的“癌症村”的调查报道,编辑部同样无畏压力刊发;某部委因新型城镇化报道上门“兴师问罪”,周刊社领导和编辑据理力争保护记者采访权益……这些让年轻记者切实感受到新闻人的荣光,不少记者也因此怀揣着一颗滚烫的心投入到新闻战场,相关报道也在瞭望风骨的坚守中越加闪亮。

在践行“四力”中长本领长见识

“所谓‘见识’,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前提是‘见’,见得多了,‘识’才能博广。不要整天待在办公室,那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一位老编辑曾通过自己的从业经历,阐述了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记者成长,周刊社领导一直强调记者思维的训练,要求记者到基层调研前必须扎实做好案头工作,脑海里带着政策到地方去,将宏观政策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检验政策执行的成效,分析判断是政策不契合基层实际,还是地方执行政策跑偏走样。同时要注意挖掘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基层典型,推进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为了增强报道的逻辑性,更好把握问题的要害,周刊社领导鼓励记者画思维导图;为了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还逐字逐句教年轻记者读文件、读通稿。

2018年以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瞭望大力推进记者编辑深入践行“四力”,并建立了瞭望增强“四力”业务讨论群,就有关文章标题、新闻作品体例、媒体发展态势等内容,组织采编队伍讨论。编辑部一再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

2019年4月,周刊社调我到办公室工作。在领导身边工作,给了我近距离接受指导的机会。瞭望的负责人,对年轻记者的成长用心良苦。与他们接触越多,感受也越深。周刊社多位领导在不同场合都要求我,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不要放弃采编业务。他们或不时“安排”一些任务,让我保持对新闻的热情;或鼓励多写写评论,保持思考的状态,甚至有时专门提醒我出去做做稿子;或手把手指导修改文件,并亲自指导完成相关监督性调查报道。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浸染下,不少记者在基层调研中都有新斩获。《“鬼先生”转业》《廉江小家电生死劫》《汇宸信贷难局》《临储油保管费“狸猫换太子”悬案》《社区里的这些人,那些事》等“四力”作品陆续见刊,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在这样的呵护中工作、生活、成长,实属幸事。于是我告诉自己,也告诉身边的伙伴,瞭望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值得我们用青春与热情守护的事业。

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瞭望,一系列“谋变”之举带来新希望:全力打造“治国理政纪事”专栏,大力推进瞭望善治APP的研发,两次改版,持续优化栏目设计,开通瞭望在新华网二级页面,上线“瞭望”强国号,奋力推进刊物发行创新高,把保障和维护职工利益放到突出位置……这些正是以“珠峰”封面致敬过往的“守正”,更是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的“创新”。

置身其间,不容懈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总监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制作:张静、万宏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