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瞭望》將迎來創刊40週年紀念日

◆我們陸續刊發一些老作者、老讀者的文章,回首《瞭望》與改革開放同行的40年崢嶸歲月

◆ 瞭望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融化了那段時光的堅冰,也爲自己的成長浸潤出一片土壤。受恩於這地這人,更讓我時時提醒自己,做事做人當用心用情

◆ 這些奠定了自己在瞭望做報道的底色與基調,成爲引領自己成長的無形力量。而瞭望數十年來一貫堅持的傳幫帶傳統,更是爲年輕記者的成長加裝了“防護牆”

◆ 瞭望不只是一份職業,而是值得我們用青春與熱情守護的事業

在《瞭望》的呵護下成長

文丨瞭望週刊社主任記者 王仁貴

接到寫“瞭望見證”的“任務”實屬突然,既榮幸也忐忑。

榮幸在於,撰寫“瞭望見證”文章的都是新聞戰線的前輩或其他領域的專家,能與他們匯文成卷,與有榮焉。

忐忑也在於此,從業十二載,閱歷尚淺,在瞭望一直是學習者和追趕者的心態,談“見證”總有些許惶恐。

與時代同行,與改革同步。《瞭望》40年,踵事增華,踔厲奮發。回顧一路歷程,藉此向“瞭望者的瞭望臺”送上40歲生日的祝福,向一路同行的“瞭望者”致敬。

在呵護與關懷中度過艱難時光

大學畢業,我即進入瞭望。初到瞭望的那些年月,家庭瑣事佔去我不少精力。

到瞭望工作不到一年時,父母同時遭遇車禍。在醫院撐了幾天後,父親不幸離世。因家境困難,大學學業主要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完成,上班後的收入更多也就用在還貸上。到醫院見到父親時,一旁的病友說,“你兒子回來了。”父親當時的一句話至今讓我深深愧疚:“回來是回來了,但他身上也沒有錢。”這一次變故讓我感受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徹。

辦理完父親後事,沒等母親出院,我就又回到了單位。見到我,週刊社的領導和多位前輩,大多是爲什麼不多陪陪家人的嗔問。得知我家庭境況,在我還在家裏處理事務時,週刊社就已組織了捐款,從週刊社領導,到本身家境也不富裕的普通職工,紛紛伸出援手。拿着貼有愛心的捐款回到住處,我悄悄大哭了一場。剛入職這裏時,就有早幾年到的同事說,這裏的氛圍簡單,不會有人給你壓迫感,更不會有人爲了尋求什麼而損害他人的利益。而此次,瞭望給了我家一般的溫暖,而我也把那個貼有愛心的信封留存至現在。

父親的離世也帶給正上中學的弟弟不小的刺激。此後兩三年裏,原本就處在叛逆期的“壞小孩”變得更加桀驁不馴,除了讓母親更操心,有時甚至與老人大吵大鬧,母親不時以淚洗面。身邊同事不時能聽到我對弟弟的咆哮與責罵。想着換一個學習環境或許會好些,於是爲其轉學,未承想脫離了母親嘮叨與監管下的小孩,在與同學衝突中闖下了更大的禍。

在難捱的日子裏,身邊的師長再次給予我堅定的支持與幫助。事後我得知,一位老編輯悄悄叮囑其他同事,不要在工作上給我增加壓力。部門同事也總是盡力承擔,讓我在工作的同時,可以有更多精力處理各種煩心事。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瞭望的多位師長都全力幫扶。一位老編輯還自己出面聯繫分社領導給予支持和幫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事不怕事,尋找解決辦法就是了。我們都會幫你。”老編輯這句話給了我直面困難莫大的勇氣,這也成爲我此後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時的態度。

瞭望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融化了那段時光的堅冰,也爲自己的成長浸潤出了一片土壤。受恩於這地這人,更讓我時時提醒自己,做事做人當用心用情。

過往的經歷也磨礪了自己的韌性,也進一步養成我面對困難不低頭的性格。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活動中,一個月的調研裏我病倒兩次,但都咬牙堅持了下來,身體一允許便立即追趕大部隊。

最終的堅持也換來了收穫。除了刊發幾組專題報道外,我也採寫了大量新媒體稿件。行程中的表現得到帶隊的中宣部負責同志的肯定。在長江上的一次主題採訪中,成爲受邀參加採訪的3家媒體之一。回到北京後,又作爲4名執筆人之一,承擔了爲中宣部撰寫長篇調研報告的任務。中宣部爲此專門在部裏組織各參與調研的媒體負責人召開座談會,爲我們撰寫調研報告提供支持。報告後來在《求是》雜誌全文刊發。

在磨礪中破浪前行

到瞭望面試時,主持面試的負責同志的一句提醒讓我記憶尤深。面試快結束時,他說,大學剛畢業,要多學、多思、多想,要多到實地調研,不然就成了典型的“三門幹部”,出了家門進了校門,出了校門進入機關門。

自工作以來,秉持勤勉初心。但對於《瞭望》這樣一本以深度時政報道見長的權威刊物,勤奮之外更多需要學思踐悟,大力提升思想力。影響別人思想的人,首先得讓自己有思想,且要有快人一步、深人一層的思想。

初到瞭望時,難免想快點出手,想在刊物上見着自己的作品。整整快一個月,當時的部門負責人就只讓我閱讀《瞭望》,讓在閱讀中觸摸《瞭望》報道的脈搏。

首次接到任務便是出去調查。那時作爲北京標誌性工程之一的北京南站剛運行不久,周邊交通的不便受到民衆廣泛質疑,於是讓展開調查,看是工程建設真的有缺陷,還是初期運行暫時的困難。冒着高溫跑了幾次南站後,帶回來的多是乘客的吐槽。彙報採訪進展時,編輯部負責人的一句“你只聽了乘客怎麼說,聯繫鐵道部了嗎?”讓我既驚訝又膽怯,心裏嘀咕着,“這事還用得着採訪鐵道部?我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鐵道部會搭理我嗎?”估計剛到瞭望這樣大平臺的大學生差不多都有這樣的心態。事後一名編輯找到我說,大學剛畢業最重要的是要轉換心態,聯繫部委採訪也許別人不行,但你可以,因爲你是瞭望的記者。

這次的採訪讓自己漸漸感知到瞭望是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她能夠給記者多大的空間,同時也給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新聞課。見諸《瞭望》的監督報道,都客觀平實、深刻全面,都注重從建設性的角度探尋問題解決之道,而不是爲了博眼球的爲監督而監督。

這些奠定了自己在瞭望做報道的底色與基調,成爲引領自己成長的無形力量。而瞭望數十年來一貫堅持的傳幫帶傳統,更是爲年輕記者的成長加裝了“防護牆”。之後的報道中,從初期的《一塊磚“堵死”節能路》《京城虛假藥品廣告追蹤》等,再到後來的《局部“泡沫”加壓土地調控》《再揭工礦用地大暗箱》《外資超國民待遇時代謝幕》《爲什麼要捍衛種業安全》《全球化治理:“一帶一路”倡導新型義利觀》,以及近年來的《解碼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羣體》《地方數據“擠水分”影響幾何》《京津冀五年協奏曲》等,都堅守着這本時政大刊的風格。諸多報道中,最令自己難忘的是圍繞着一些地方撤併村莊的調研。

2010年前後,一些地區在農村推行“撤村並居”的政策。土地需求緊張的現實,加上政策執行中涉及的建設用地指標,讓“撤村並居”站在了風口浪尖。不少人懷疑農村社區化的動機,有人認爲推行這一政策並非單一目的。

在此背景下,週刊社領導要求展開調查。出發前,還專門安排資深編輯坐鎮後方指導,調研中有什麼特殊情況及時彙報,根據調研情況再明確下一步突破的方向。採訪中,領導又專門來電,一再叮囑注意安全,如有必要,可以協調相關部門提供安全保護。調研數天後,根據掌握的情況向地方政府多個部門負責人求證,並就存在的疑問進行深入採訪。

調研情況表明,一些地方推行“撤村並居”有一定合理性,但存在着超越發展階段的行爲。實際操作中,也存在着擴張建設用地的衝動。稿子從農民生活需求、農村人口就業、非就業人羣保障等方面提出必須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同時就宅基地置換出來的土地如何定性、撤村並居的時機是否成熟等方面提出了疑問。報道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撤村並居也從狂熱中“降溫”。

回到編輯部後的第二天,地方多名幹部也跟來了。當時的負責同志讓我回避,自己出面與地方幹部溝通。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剛走,其就找到我說,已回絕了地方相關要求,並告訴他們監督是媒體的職責,如果地方有不對的地方,媒體監督也是在幫政府的忙,有助於政策糾偏,地方做得好的,也會不吝讚美之詞。

“稿子是我簽發,導向是我把,你對事實負責,我對記者負責。”週刊社領導要我保存好錄音、文字、照片等各種證據,做好別人繼續“算賬”的準備。於是,當地來“公關”的團隊還在回程的火車上,報道就刊發了。

同事關於水質污染導致的“癌症村”的調查報道,編輯部同樣無畏壓力刊發;某部委因新型城鎮化報道上門“興師問罪”,週刊社領導和編輯據理力爭保護記者採訪權益……這些讓年輕記者切實感受到新聞人的榮光,不少記者也因此懷揣着一顆滾燙的心投入到新聞戰場,相關報道也在瞭望風骨的堅守中越加閃亮。

在踐行“四力”中長本領長見識

“所謂‘見識’,就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多識廣,前提是‘見’,見得多了,‘識’才能博廣。不要整天待在辦公室,那樣不利於自己的成長。”一位老編輯曾通過自己的從業經歷,闡述了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羣衆的重要性。

爲了幫助記者成長,週刊社領導一直強調記者思維的訓練,要求記者到基層調研前必須紮實做好案頭工作,腦海裏帶着政策到地方去,將宏觀政策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檢驗政策執行的成效,分析判斷是政策不契合基層實際,還是地方執行政策跑偏走樣。同時要注意挖掘具有複製推廣價值的基層典型,推進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爲了增強報道的邏輯性,更好把握問題的要害,週刊社領導鼓勵記者畫思維導圖;爲了準確把握相關政策,還逐字逐句教年輕記者讀文件、讀通稿。

2018年以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瞭望大力推進記者編輯深入踐行“四力”,並建立了瞭望增強“四力”業務討論羣,就有關文章標題、新聞作品體例、媒體發展態勢等內容,組織採編隊伍討論。編輯部一再要求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羣衆,多采寫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

2019年4月,週刊社調我到辦公室工作。在領導身邊工作,給了我近距離接受指導的機會。瞭望的負責人,對年輕記者的成長用心良苦。與他們接觸越多,感受也越深。週刊社多位領導在不同場合都要求我,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時不要放棄採編業務。他們或不時“安排”一些任務,讓我保持對新聞的熱情;或鼓勵多寫寫評論,保持思考的狀態,甚至有時專門提醒我出去做做稿子;或手把手指導修改文件,並親自指導完成相關監督性調查報道。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浸染下,不少記者在基層調研中都有新斬獲。《“鬼先生”轉業》《廉江小家電生死劫》《匯宸信貸難局》《臨儲油保管費“狸貓換太子”懸案》《社區裏的這些人,那些事》等“四力”作品陸續見刊,受到讀者廣泛好評。

在這樣的呵護中工作、生活、成長,實屬幸事。於是我告訴自己,也告訴身邊的夥伴,瞭望不只是一份職業,而是值得我們用青春與熱情守護的事業。

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瞭望,一系列“謀變”之舉帶來新希望:全力打造“治國理政紀事”專欄,大力推進瞭望善治APP的研發,兩次改版,持續優化欄目設計,開通瞭望在新華網二級頁面,上線“瞭望”強國號,奮力推進刊物發行創新高,把保障和維護職工利益放到突出位置……這些正是以“珠峯”封面致敬過往的“守正”,更是奮力開啓高質量發展新局的“創新”。

置身其間,不容懈怠。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總監製:陳良傑

監製:夏宇

製作:張靜、萬宏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