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逐步回暖,數字經濟發展提速,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在一季度加快凸顯。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各項指標反映,我國經濟新動能正在快速成長。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增速;直播帶貨、在線診療、遠程辦公等新模式發展向好,線上線下融合提速……

業界專家和企業代表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一致認爲,“十四五”中國經濟實現穩健開局,我國經濟在線上線下“齊開花”的同時,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在宏觀政策繼續紓困的助力下,我國經濟保持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科技創新+實體經濟 “融”出新動能

縱觀一季度經濟數據,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發展成爲一個亮點。

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31.2%,兩年平均增長12.3%。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9%,兩年平均增長9.7%。這兩個增速都是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增速的。

在增速強勁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爲實體經濟插上創新的翅膀?

浪潮集團董事長鄒慶忠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變量,而實現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是核心關鍵。從企業角度來看,推動二者有效融合發展的途徑之一,是完善以企業爲主體的創新體系,催生更多創新科技應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一季度高增長雖然有去年基數低的影響,但總體中國高技術製造業處於相對景氣過程當中。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融合,以創新賦能實體經濟製造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科技創新通過和實體制造業融合的方式,締造了中國全新的發展模式,優化中國經濟的結構,實實在在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穩步增長。”

以汽車行業爲例,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爲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與此同時,市場也在回應這場變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佈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6.2萬輛和252.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63.9%和73.6%,同比分別增長71.6%和74.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6萬輛和2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繼續刷新產銷記錄。

線上線下融合提速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今年1月14日,河北一家乳製品企業負責人心急如焚。根據銷售規劃,該公司需要將產品發往全國26個電商倉庫,但因交通原因,原有貨車無法出省。接到求助,菜鳥第一時間啓動智能幹線調撥網絡,在全國範圍內調度有疫區通行資質的幹線車輛,從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四個方向陸續馳援河北,將經過嚴格消毒的商品運往指定地點。

在浙江臨海,中國服裝輔料企業偉星股份與浪潮合作,通過智能製造,日接單能力提高3.8倍,生產週期縮短32%,滿足客戶個性化定製要求,在行業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保持規模、利潤雙增長。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直播帶貨、在線診療、遠程辦公等新模式發展向好,線上線下融合提速。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長了15.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爲21.9%。

盤和林表示:“線上線下融合,一方面,改造了現有實體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讓製造業和互聯網對接,減少產品從工廠到用戶的距離;另一方面,線上線下融合促進了新產業的產生,其帶動的就業和相應配套,創造了全新的經濟模式,並最終惠及中國經濟。”

隨着互聯網經濟的興起,數字化浪潮正在帶動新業態經濟蓬勃發展。以網絡購物、新零售等爲代表的新型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不僅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同時也推動了國內消費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博士梁威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從零售終端向上遊擴展的流通端的數字化,其實可以體現爲流通企業基於自己的消費者數據的收集,對上游的生產企業進行賦能,讓生產端更好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實施這樣C2B的定製化的生產,以及像基於潛在的需求挖掘,來進行新品類或者新品牌的孵化。這種流通領域整個數字化提高了產銷銜接的效率,以產銷一體化來供給更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

助企紓困、提振信心 注入發展新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的創新環境發生很大變化,科技發展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都把科技創新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這些政策的助推下,當前科技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一批創新技術實現落地應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衆多行業企業通過創新實現突破增長,確保了中國經濟增速領跑全球。

去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相繼發佈《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激發企業新動能,力促經濟向好發展。

盤和林表示:“近年來,我國創新環境已經從激勵創新向邊創新、邊規範的發展模式轉變,政策通過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環境的方式,進一步強化我國創新動能,同時也將新興產業納入到制度的軌道,讓新動能新產業在軌道上發展。”

此外,中央、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紓困的力度,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注入發展新動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去年以來,宏觀政策圍繞市場主體所需,採取了大量的減稅降費紓困政策,爲保市場主體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從今年的數據來看,一是總體宏觀經濟呈現出穩定恢復態勢,這與微觀主體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二是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好轉,信心不斷增強。這不光對宏觀經濟有好處,對促進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就業都會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