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鍵詞:降低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髮生率

解讀專家:國家護理專業質控中心 麼莉 尚文涵

感染髮生率高

改善重點有兩個

血管內導管(Intravascular catheter,IVC)指可部分或全部插入或植入心血管系統,用於診斷或治療目的的單腔或多腔管狀器械,在臨牀上廣泛用於輸液、輸血、採血及血流動力學監測。隨着IVC在臨牀應用的增多,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發生率也越來越高,給患者預後帶來不利影響,增加患者病死率,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成本,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美國國家醫院感染監測系統報告顯示,超過85%的原發性菌血症與IVC有關,因此,降低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髮生率有着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血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對風險爲外周靜脈導管的64倍。由法國國家檢察院(INVS)領導的全國性研究中,33%的血流感染(BSI)與中心靜脈導管(CVC)有關。

爲此,2021年護理專業年度質控改進目標“降低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髮生率”將改善重點鎖定在預防中心靜脈導管(CVC)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所致的相關血流感染。

各地差異較大

加強同質化建設

應用指標監測,將CVC和PICC相關血流感染髮生情況以“數字”的形式直觀呈現,通過縱向趨勢變化和橫向對比,提前研判“數字”提示的問題與潛在因素,管控好薄弱科室,以及所有能影響結局的關鍵護理操作和環節,從事後被動處置轉化爲主動干預。

通過近幾年對CVC和PICC相關血流感染髮生率的監測與干預,指標結果(中位數、上四分位數、下四分位數)從2014年的0.367‰、0.016‰、1.230‰下降到2020年的0.048‰、0、0.234‰,整體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四分位間距的縮小,說明對高發生率醫院的重點監測與管理有效。但是,感染控制新理念要求對醫院感染“零寬容”,因此,CVC和PICC相關血流感染髮生率依然存在改進空間。

從監測結果來看,由於我國各省市區醫療資源、環境條件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和結構存在區域性差異,各地各級醫院在CVC和PICC相關血流感染防控方面的差異性較大,少數醫院該指標發生率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存在散在高發現象。因此,仍需要通過不斷的同質化建設,縮小差距。

制定標準化感染預防措施,醫護人員遵守預防感染的標準化程序,能有效減少感染的發生。2021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血管導管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2021年版)》,爲醫療機構提供了標準化參考。但是,醫療機構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執行依從性情況還不明確。現階段,醫療機構應用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防控措施是否遵循規範標準,是否符合醫院臨牀實際,制定的相關措施是否能夠落實,都有待進一步覈實與監測。

打破學科壁壘

提高數據可靠性

加強培訓。廣泛宣傳《2021年質控工作改進目標》和預防實施方案,針對技術和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培訓和輔導,提升能力,推動落實國家護理專業質控中心行動策略和舉措。

推動落實。醫療機構作爲實施主體,要全面落實國家感染預防與控制相關標準、要求,以降低CVC和PICC相關血流感染風險。醫療機構可以成立由醫務、護理、院感、臨牀科室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小組,院領導總負責,並指定牽頭部門。有效溝通是這次改進行動不能繞開的問題,因此,醫療機構應推動多專業、多部門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從組織架構建設、具體問題分析和改善措施選擇,到措施落實和糾正的全過程,必須跨越學科和部門的鴻溝。

省級護理質控中心對轄區醫院進行指導和監測,覈查感染防控標準及措施執行情況。根據監測掌握本省CVC和PICC相關血流感染髮生的重點醫療機構,並進行原因分析和重點指導改善。

效果監測。醫療機構是第一責任主體,對臨牀真實問題最敏感也最瞭解。醫療機構應根據監測結果,恰當運用質控工具,查找、分析本機構內發生血管內相關血流感染的關鍵原因,實施改進措施,並對改進的過程和效果持續追蹤分析,及時調整措施和策略,貫徹“PDCA”原則。

數據準確是進行質量改善的前提與核心,同時數據是在使用中越用越準,遵循“開始應用-Q&A-修訂-趨於完善”的過程。經過近幾年護理質控指標的普及和不斷應用,醫療機構對指標的內涵、測量方法的理解與掌握逐漸加深,數據準確性逐年提高。但由於診斷標準執行、信息採集渠道、信息化程度不同,以及部分醫院未形成良好的質量上報文化氛圍,數據的可靠性依然存在提高的空間,要進一步加強。

經驗推廣。挖掘醫療機構改進亮點,搭建交流和展示平臺,推廣可複製經驗。亮點包括:醫療機構打破學科和部門壁壘,改變過去單一或各自爲政的管理,形成可實施的多學科多部門合作制度和流程;醫療機構改變管理模式,創新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從過去現場質控、手工記錄轉變爲日常監測預警與管理等。

策劃:王樂民 張燦燦

審覈:徐秉楠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