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車間,取而代之的是“數控機房”;不屑了,木工,取而代之的是“加工流水線”。

然而,在民辦上海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居然有一個“借殼”在外的“木工車間”,居然有一門“木工創意課”,居然每一個學生可以做“小木匠”。木工,這個古老的匠藝在這裏“復活”;車間,這個最原始的生產場所在這裏“厚待”。這個“木工車間”,演繹了原點育人、基礎育人、動手育人的萬千氣象。

走進位於北京西路509號的“靜安少年探索營”,三個樓層,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是爲靜安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精心打造的跨學科實踐活動基地。“探索營”旨在培養青少年核心素養,在空間設計、動手能力、體能運動、分階閱讀、戲劇表演等方面提供優質的課程內容及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在這裏,着力開發木工製作、攀巖運動、英語分階閱讀三大支柱課程,而位於底樓的“木工車間”,則顯得格外耀眼。不太大的車間,但設置得井井有條,長長的工作臺,木質感特強,相關的機械設備幾乎一應齊全,如車牀、鑽牀、刨牀等,還有高級的打磨機。

“木工車間”,成爲學校特色育人的亮點,也是學生樂於精雕細刻的地方,有的學生甚至頗爲期待地說:“最好明天就是‘木工課’”。

“木工車間”的走紅,是有緣由的。

基礎做起

“木工車間”的“設計”

學校將“靜安少年探索營”的着力點放在木工,讓小小年紀的小學生嘗試木工的大人活,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在“探索營”一層打造一間系統化、多功能的現代機械青少年木工教室,包括準備室、授課區、操作檯、集塵間、作品展示區以及機械設備分類區域,就是提供真實的生產環境,提供切實的動手實踐的環境。

木工課程負責人王晨斯老師指出,這個“木工車間”,也是學校的木工實訓室,它是以易取得、易加工的木材爲載體,以系統化工藝組合的木工機械設備和工具爲平臺,構建實驗實訓的真實化情境服務的設計、教學和研究的好去處。

木材是木工實訓室的被加工載體,學生通過對木材的認識與改造實現木材由原材料到創意設計成品的轉變,可親身感受“物的轉變”過程。學生是木工實訓室實踐行爲的主體,通過經歷對配置的木材加工的工藝流程裝備,讓學生完全參與其中,實現自我思考、自我設計、自我規劃、自我製作、自我評價,培育學生跨學科的橫貫能力。同時,通過主體行爲的實踐實訓,讓學生經歷興趣培養、堅毅力體會、成就感滿足、自我學習和激勵、關愛他人的過程,初步實現“人的轉變”。

在現場,周雲燕校長指着陳列着的學生木製作品時說:“別小看木工,這是製造業的始端,也是讓學生去感知最基本的物體的切入口,他們可以形成概念,得到最基本的見識,這對他們的知識建構、能力建構極具開發價值。另外,木工富含中華優秀文化和工藝傳統,魯班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資源豐厚。”

工學交替

“木工車間”的“施工”

木工車間,是體驗木工活的,但並不限於此。學校將木工置於課程的地位,稱爲“木工創意課”。實操課、文化課並駕齊驅,動手做與知識學工學交替,讓學生習得和學得雙豐收。

課程以“作品”爲“基材”切入,如一年級的“小椅子”、二年級的“筆筒”、三年級的“書籤” “筷子”、四年級的“小動物掛件”、五年級的“木工小錘子”。同時,文化課 “加料”,有“認識木頭” “認識木工名人” “木頭的顏色與賞析” “電動鋸的各種形態”等,內容豐富。

這門課程內容,有着依據年段能力目標、工具安全等級、工藝流程等級體現階梯漸進的設計特點。從“木材工具的認識與使用” “創意設計與建模”“加工製作與美化” “工木文化與工藝欣賞”等方面,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探究學習過程,在觀察、想象、設計、動手實踐中培養跨學科綜合素養及樂於勞作的工匠精神。不少學生還專門以木工體驗爲題,寫下了讀來妙趣橫生的佳作。有位學生寫道:“做木工,能鍛鍊我們耐心,讓我們懂得什麼是‘精雕細刻’”。另一位學生還心生願望:“木工坊的課讓我們領略到更多知識,讓我校的‘小魯班’可以放飛自我。我希望通過努力可以早日成爲中級工。在學習中,我也要有‘匠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跨界學習

“木工車間”的“廣度”

做木工,悟思緒,長見識,遷移能力,這個“木工車間”迭出新意。

這個場面,一直印在木工課程老師王曉瑩的腦海裏:記得有一節關於木頭顏色的課,在課上,我拋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同一塊木頭會有不同的顏色呢?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是由於後天人工造成的,目的是爲了好看;有的說是由於樹內的水分多少產生的;還有的說是因爲生長先後產生的……於是,我帶領孩子們在校園裏找了一棵大樹,近距離地觀察了一番,孩子們通過察看、討論,發現了每一根樹枝的上下面顏色都有所不同,而樹枝顏色偏淺的那一面是朝着太陽的,反之,揹着太陽那一面的樹枝顏色就偏深,所以同一塊木料顏色也就不一樣了。從那節課起,那棵大樹就變成了校園裏的網紅樹,孩子們經常會結伴去看一看、摸一摸,這個場景就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而在《傳統建築結構——斗拱》一課中,執教的老師驚奇地發現:學生在瞭解中國傳統建築的演變過程中,從戰國時期中山國出土的四龍四鳳銅方案入手,瞭解唐代至元代時期建築特點,再到明代至清代建築——故宮優秀建築羣的欣賞,不僅學會了欣賞古建築的美,而且還大大地激發了愛國熱情。在斗拱模型拆裝實操課中,學生不僅進一步瞭解了斗拱的構造和作用,還提高了對斗拱在建築中演變過程的進一步認識,更激發了對我國傳統建築的探究慾望,也拓寬了視野。

幸福述說

“我送了一雙自做的筷子給媽媽”

學生畢業後,總會在心裏留下幾個難忘的場面,這些珍貴的記憶有時會睹物思情,觸景生情。

2019屆畢業生錢家錚作爲五年級畢業生在校作過一次演講,他一上臺,就率真地說:“有些人可能會問:‘爲什麼是你而不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呢?’這個嘛,我一開始也沒想到,可Rachel老師就突然讓我來做這件事,她認爲我很有想法。居然沒有讓學霸上場,此時,我的心中一萬隻羊駝奔過,實在是受寵若驚!我冷靜下來後答應了老師,然後我就出現在了這兒。”

“五年了,我在學校中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他在列舉英語節後,特別提到了這樣一件事:“快樂的事也有許多,例如這回選修課中的木工坊,去年,我送了一雙筷子給媽媽,這是我第一次送給媽媽我親手做的,可以給她日常使用的物品,看着她驚喜的表情,我很開心,所以這回我也要學木工課。有些人會覺得:‘爲什麼主修課中有木工,你選修課也要選木工課呢?’那是因爲,這回我們會做一個校徽,可以留在這所學校,給我一個今後時常回來的理由,每次我回來時,我就會看到它,這多有成就感啊!”

一雙在校製作的筷子,竟產生了這樣的效應:作爲禮物給媽媽,體現了一種孝心和關愛,而由此選擇上木工課,準備做校微,並留在母校,愛校情懷頓時溢滿心胸,這“木工車間”真有“活”呀。

燕子校長的話

在最基礎的地方“打基礎”

■周雲燕

我們身處信息時代,學生接受知識和了解萬千世界的方式不能不說達到了現代的程度。

然而,轉過身來,我們的教育還得從最基本的做起。“木工車間”,可謂俗到底,下沉到一個可以用手工來創造氣象的“基點”,而這個最基礎的地方也許正是教育軟着落的“核心地帶”。概念是需要基礎的,意識是需要映照的,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也是這個意思。學生自己去製作一件東西,當然比黑板上做田、屏幕上鑽孔,來得更有意思和實際價值。

“小木工”,其實還真有“大教育”的尋味。

(作者爲語文特級教師、民辦上海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校長)

第三隻眼

教育,就是要做在“點子”上

■蘇軍

做木工不易,做成高級木工,就是能工巧匠,甚至是大國工匠。同樣,做教育更不易,做到學生的引路人,是一種境界,做到人類靈魂工程師,更是一種飛躍。

用木工,將教育的體驗、傳遞、貫穿集聚在臺虎鉗上;用“木工車間”,把學生的認知、思維、創新的打磨在精雕細刻上,從而引發深度學習、有效學習、探究學習的“刨花飛濺”,這種加工場就是教育的大磁場。

教育,有時並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在於“點位”的合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