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地鐵里程變局:滬京穩居前二,成都趕超廣深飆至第三

中國地鐵里程突飛猛進。

近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城市軌道交通2020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地區(不含港澳臺)共有38個城市開通地鐵,運營線路總長度6280.8公里。其中,上海693.8公里,北京653公里,排名全國前二。

成都在2020年12月同時開通五條地鐵線路後,運營里程從2019年的302.2公里飆升至518.5公里,排名上升三位,超越武漢、深圳、廣州,躋身第三。

時代週報記者對比2015年的報告發現,過去五年間,國內開通地鐵的城市已從23個增加至38個,運營里程從2658公里提高到6280.8公里,翻了兩倍有餘。

2020年,中國內地各大城市共花費6286億元修建包括地鐵在內的城市軌道交通,年度完成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但從已投入運營的城軌看,普遍面臨虧損。此外,受疫情影響客流減少,蘭州、青島、蘇州、合肥、天津、哈爾濱、寧波等28個城市的地鐵客運強度在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以下。

爲防範化解債務風險,今年3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通知,要求“嚴禁以新建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報告》建議,規範建設符合城市發展實際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城軌交通;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建立與社會物價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掛鉤的軌道交通票價調整機制。

成都邁入地鐵時代僅用10年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內地地鐵運營里程前五名分別爲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其中,上海地鐵運營里程爲693.8公里,不僅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北京,作爲全國最早開通地鐵運營的城市(1971年1月),2020年底地鐵運營里程爲653公里,在國內僅次於上海。

第三名的寶座被成都這匹“黑馬”佔據,打破維持多年的上海、北京、廣州的前三格局。相比於北上廣這三座2000年前就開通地鐵的城市,成都邁入地鐵時代的時間只有十年。

2010年9月,成都首條地鐵開通。直到2015年底,成都地鐵運營里程僅爲86公里,全市也只有三條線路。但近幾年來,隨着多條地鐵線路陸續建成投用,成都地鐵的運營里程快速攀升。

尤其是2020年12月,成都一口氣開通了五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新增216.3公里,相當於過去九年累計起來的地鐵運營里程的七成。憑藉這次開通,成都成爲2020年地鐵里程增長最多的城市。

十年間,成都地鐵線路從零增長至12條,運營里程達到505.7公里,躋身“地鐵500公里俱樂部”,並一躍成爲國內地鐵第三城。

不止成都,從全國層面看,過去五年,地鐵運營里程不斷攀升。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目前國內(不含港澳臺)38個開通地鐵的城市中,有15個是2015年之後開通運營,運營里程也從五年前的2658公里提高到6280.8公里,翻了兩倍多。 

廣州體育西站最擠

如果說地鐵運營里程是一座城市的硬實力,那麼客運量則是名副其實的軟實力,體現的是城市活力和人口吸引力。

2020年,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城市的地鐵客運量減少。《報告》顯示,從日均客運量上看,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總量達到5131.7萬人次,較上年減少1505.4萬人次,下降22.7%。作爲城市軌道交通的主力,地鐵客運量也難以倖免。2020年一季度,11個城市全部或部分線路停運,武漢停運時間最長,共65天。

從具體城市看,2020年共有11座城市地鐵日均客流量超過100萬,比2019年減少2座。

上海是全國地鐵客流量最大的城市,2020年地鐵客流量平均每天約771.82萬人次,緊隨其後的是廣州(656.13萬人次)、北京(621.3萬人次)、深圳(442.52萬人次)、成都(331.32萬人次)。西安、重慶、南京、武漢、杭州、長沙6市日均客運量均突破100萬人次。

與客流量相比,客運強度更能反映地鐵的擁擠程度。2020年哪個城市地鐵最擁擠?答案是廣州。

《報告》顯示,2020年,廣州地鐵客運強度達到1.24萬人次/公里日,居全國首位,遠高於國內已開通地鐵城市的平均客流強度0.57萬人次/公里日。而體育西路站作爲廣州地鐵客流量最大的車站,也是全國最繁忙的地鐵車站,2020年最高單日接待乘客81.1萬人次。

從單線來看,全國最擁擠的六條地鐵中,廣州佔四條。

線路客運強度最高的是廣州地鐵1號線3.6萬人次/公里日,其後依次是廣州地鐵2號線2.92萬人次/公里日、廣州地鐵5號線2.69萬人次/公里日、西安地鐵2號線2.51萬人次/公里日、廣州地鐵3號線2.28萬人次/公里日、上海地鐵1號線2.27萬人次/公里日。

相比於一二線城市的繁忙,也有城市出現地鐵利用效率較低的情況。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要求嚴格建設申報條件,擬建地鐵線路初期客運強度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在38座已經開通地鐵的城市中,有28座城市無法達到上述標準,包括蘭州、青島、蘇州、合肥、天津、哈爾濱、寧波等。濟南強度最低,僅有每日每公里0.05萬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客運強度不達標的城市有15座,少於2020年28座。

《報告》分析,2020年各大城市地鐵客運強度下降,一方面是疫情影響下客流減少,如哈爾濱降幅50.5%、北京降幅49.7%。另一方面是新線路投運多,網絡化運營城市增多,運營線路不斷增長,客運強度總體水平呈逐年下降趨勢,如成都、杭州、西安、昆明、青島、石家莊、南寧等城市客運強度同比均有所下降。

城軌運營普遍虧損

以地鐵爲代表的城市軌道交通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被視爲城市現代化的標誌之一。儘管建設成本高、建設週期長,但建地鐵仍然是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標。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大陸地區城軌交通在建線路規模達到6797.5公里,涉及56個城市。其中有41個城市地鐵在建里程合計5662.2公里,在建里程佔比超過八成。從投資看,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可研批覆投資累計達到45289.3億元。其中2020當年完成建設投資6286億元,同比增長5.5%,再創歷史新高。

2020年,杭州、成都用於城軌交通的投資較大,分別完成建設投資超650億元、近490億元,2市合計共完成投資約1140億元,約佔全國完成建設投資總額的18.1%。此外,深圳、北京、西安、鄭州、武漢等市全年完成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均超過200億元。

城軌交通投資額再創新高的背後,運營虧損仍然是普遍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城軌交通平均單位車公里運營成本24.6元,同比增長1.2元。全國城軌交通平均單位車公里運營收入15.9元,同比下降0.8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客流減少,全國平均運營收支比爲65%,同比下降7.7個百分點。總收入同比下降10.5%,其中,票款收入下降26.1%,資源經營收入下降7.2%,總支出增長31.5%。

《報告》認爲,全國城軌交通企業運營隨着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張與投運時間的不斷推移,票務收入難以覆蓋運營成本支出的問題會不斷加劇,導致政府公共支出增加,服務水平大幅降低,安全隱患日益惡化等問題。應採取多種措施保障城軌交通財務可持續發展。 

《報告》建議,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建立與運營安全和服務質量掛鉤的財政補貼機制;建立與社會物價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掛鉤的軌道交通票價調整機制。同時,鼓勵由城軌企業作爲主體,推進以停車場爲重點的地鐵上蓋物業開發,以及沿線土地綜合開發,通過物業開發積累運營資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