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報特斯拉車主站車頂維權:女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行拘五日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周繼鳳

來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特斯拉惹了衆怒。

4月19日,在上海車展的媒體日上,特斯拉展臺成爲焦點。

當天上午11時許,一名年輕女子身穿白色T恤,衣服上印着“剎車失靈”四個紅色大字,爬上特斯拉展車車頂喊話維權。最終,該女子被保安“抬四肢”拖走。

一時間,視頻和照片在社交媒體、微信、微博上瘋傳。

隨後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強硬對媒體回應稱:“近期的負面都是她貢獻的”、“我們沒辦法妥協,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過程”。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衆對特斯拉的質量疑慮尚未打消,陶琳強勢的回應更是火上澆油。特斯拉被罵上熱搜,有網友吐槽:“但凡有正常的維權途徑,何至於此”“消費者和特斯拉比起來,處於絕對弱勢,這也是特斯拉有恃無恐的原因”等等。

事實上,這名女子正是兩個月前因爲剎車失靈事件與特斯拉起糾紛的車主。此前,她已經在特斯拉4S店維權過一次。據上海警方20日的最新通報,該車主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

特斯拉的剎車失靈事件,已經被媒體報道過數十起。而特斯拉屢次都將事故原因認定爲車主操作不當。後臺數據在特斯拉手裏,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行爲讓車主不滿。

這種信息不透明,導致特斯拉與車主往往意見相左,互相扯皮。而這一次,特斯拉沒能冷處理成功,一如既往的傲慢惹惱大衆,成爲了全國關注的焦點。

4月19日23時55分,特斯拉再次在微博上回應此事,態度終於變得緩和起來:“如果是特斯拉產品的問題,特斯拉一定堅決負責到底,該賠的賠、該罰的罰。這是我們一貫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

拋開情緒,這裏面究竟發生了什麼?特斯拉是不是甩鍋?爲什麼特斯拉會發生多起剎車失靈事件?

大鬧車展女子已維權2個月

4月19日上午11時許,上海車展的特斯拉站臺上,一名年輕女子身穿印有“剎車失靈”紅色大字的T恤,爬上一輛特斯拉展車車頂,高呼“特斯拉剎車失靈”,情緒非常激動,甚至開始敲打車頂。

據現場圍觀者講述,特斯拉展臺工作人員不斷要求媒體停止拍攝,隨後又多次打開遮陽傘,希望遮擋畫面。最後,工作人員找保安強行將該女子“抬四肢”拖走。

當深燃趕到現場時,現場已經平靜,特斯拉客戶接待室正在緊急貼膜,防止觀衆從外部看到室內場景。事後,特斯拉證實該女子爲此前2月在河南安陽發生超速違章事故的車主。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據瞭解,這位車主姓張,在2019年購入了一輛特斯拉。張女士曾表示,今年2月21日,父親駕駛着這輛特斯拉Model 3,帶着一家人出門遊玩時,通過紅綠燈路口時發現踩剎車時車子並沒有減速,隨後發生了追尾事故。經醫院診斷,張女士的父親輕微腦震盪,母親身上出現多處軟組織損傷。

3月9日,張女士坐在特斯拉車頂維權的視頻引發網絡熱議。

特斯拉的回應是:警方認定這起事故爲因違章駕駛導致的車主全責事故,特斯拉“根據車輛數據和現場照片查看分析,未見車輛制動系統異常”。特斯拉還表示,張女士不同意接受第三方鑑定。

但張女士不予認可,她發微博稱:警方未判定我方超速;特斯拉曾告知過後臺數據,漏洞百出;自己從未說過不接受第三方鑑定,不接受的原因是因爲特斯拉方面稱只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可以做鑑定,因爲覺得不是專業的鑑定機構,並且沒有提供任何其他選擇,害怕有貓膩,所以纔不接受檢測。

雙方各執一詞,爭議的焦點在於後臺數據和鑑定機構。特斯拉認爲自己查了後臺數據沒問題。張女士則認爲,我們沒違規,特斯拉後臺數據有貓膩,請的鑑定機構有問題。

事實上,在此之前,特斯拉已經被曝出多起“剎車失靈事件”。

3月11日,海口的一位蒙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當時,蒙先生駕駛今年1月份才購買的特斯拉到單位附近準備停車,當時車速大概是二三十公里左右,自己先後踩了三腳剎車,車輛卻無法停下,徑直撞上了護欄。

隨後,售後人員趕到現場,駕駛另外一輛特斯拉汽車進行實測演示,尷尬的是,測試用的Model 3在剎車踩到底的情況下,同樣直直的撞上了“路邊護欄”。事後,售後人員甩鍋稱,是當時路面太滑。

從公開報道來看,僅僅2020年下半年至今,特斯拉就發生了超過10起“失控”的事件。僅今年1月份,就出現了四起“剎車失靈”事件。

“剎車失靈”也不只是發生在國內。去年12月9日,韓國首爾一座公寓的停車場發生了類似事件,一輛Model X突然“失控”撞向了一堵牆,造成一名乘客死亡,兩名乘客受傷。

對於事故發生的原因,大部分車主表示,駕駛車輛時突然加速並伴隨着剎車失靈的情況,並且都強調,自己的駕駛技術非常嫺熟,並未誤踩加速踏板。

但是,特斯拉的歷次回應基本包括以下幾點:根據後臺的數據顯示,是用戶誤踩加速踏板;當晚數據已丟失;現場道路的問題導致車輛異常加速。總之,車輛不存在質量問題,都是其他人的錯。

特斯拉到底是不是甩鍋?

爲什麼特斯拉得出來的結論與車主的感受差距過大?

從上述的爭論中,不難看出一個雙方矛盾的關鍵點是——“責任誰來判定?”

事實上,發生了這麼多起剎車失靈事故,對於這些事故的判定都是特斯拉依據自己後臺數據的檢測,相當於自說自話,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汽車分析師張翔告訴深燃,實際上,事故發生以後,沒有一個完全有能力的第三方機構能對事故進行鑑別,所以喫虧的總是車主。外加上沒有第三方的監督,特斯拉肯定從保護自己的角度來公佈結果,“甚至有可能在事故發生後,特斯拉立馬就把後臺的數據給刪掉了,相當於毀掉證據。”

一個例子是,在去年10月8日北京的一起事故中,當事車主反饋稱,北京交管部門並未從特斯拉那裏取得當天的車輛數據。

信息不透明,也沒有第三方監督,其實就存在着特斯拉暗箱操作的嫌疑。這也就是爲什麼車主維權不斷、事件雙方各執一詞的重要原因。

至於特斯拉給出的幾點剎車失靈的原因,究竟有沒有道理呢?它究竟是不是甩鍋呢?

多位業內人士向深燃表示,剎車出現失靈的原因其實比較複雜。

我們先從剎車助力系統說起。目前特斯拉的剎車助力系統,使用的是博世iBooster。iBooster性能優良,除了特斯拉在用之外,本田、領克、蔚來、通用、大衆、福特等品牌都有車型應用了iBooster。不止電動車在用,混動甚至一些燃油車也在用。

這個系統比較成熟,一般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否則其他幾家車企也會同樣出現剎車失靈的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是,特斯拉的決策層預判錯誤了。據張翔介紹,智能汽車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感知層,包括傳感器、雷達、攝像頭等等,這些硬件負責蒐集信息。這些信息會傳輸到決策層,決策層根據感知層的輸入,計算操作指令,最後傳遞到執行層。“目前有可能是,它的決策層或者是感知層出現問題,向執行層發出了錯誤的指令,所以導致剎車失靈。”

這一點,此前有媒體引用案例稱,一位霍尼韋爾退休工程師Ronald A. Belt在報告裏表示,在溼滑路面、車輛剎車燈故障等情況下,此時如果踩下剎車,特斯拉的車輛穩定系統可能會需要通過增加電機扭矩來保持車身穩定,從而出現“剎車”變“油門”的情況。

但這種情況還沒有得到權威機構的證明。

有沒有可能是車主的問題?畢竟在特斯拉的數次聲明中都指出,是車主自己的操作失誤。先別急着否認,確實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是,如今不少電動車包括特斯拉採用的是單板模式。也就是說,在較強動能回收的作用下,基本只需要控制油門來應對日常駕駛。動能回收的最主要作用是回收能量增加續航。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剎車在車上就沒用了,只不過剎車的頻率減少了。

在比較緊急的情況下,車主很容易按照慣性誤把剎車當油門踩,外加上電動車加速很快,所以也可能出現車主以爲踩了剎車,車卻加速的情況。不少開過新能源車的車主表示,開慣汽油車或者新手開特斯拉出錯率很高。

在這方面,倒確實是有權威的檢測報道予以證明。因爲特斯拉的剎車失靈事件太多了,國外的消費者也看不下去了。2019年,有人就整理了共232例失控投訴,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及其缺陷調查辦公室(ODI)提交請願書,要求召回特斯拉。

NHTSA是美國政府部門汽車安全的最高主管機關,是相對權威的機構。2020年,NHTSA的缺陷調查辦公室(ODI)對缺陷請願書展開評估,最後報告顯示,沒有證據能證明這些車輛存在“突然意外加速”的質量缺陷,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油門踏板、電機控制系統或制動系統有任何故障。這232例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於“誤用腳踏板”。

我們特意查看了這個報告,發現報告原文確實如此。

但是,儘管權威機構出具了檢測證明,也不意味着單板模式不存在問題。

一位特斯拉車主向深燃指出:“我有兩次開完燃油車後再換特斯拉的時候,按照慣性把油門當剎車。很多車主已經習慣了單板模式,短時間可能很難反應回來,確實存在安全隱患。“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上232個案例被鑑定爲“誤用腳踏板”、“特斯拉不存在質量缺陷”,並不代表張女士的案例中特斯拉沒有責任,具體的結果還要等待檢驗。

特斯拉到底要傲慢多久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特斯拉的危機公關非常有問題。

伴隨着車輛暢銷,特斯拉“突然失控”“自動加速”“剎車失靈”等安全事故頻頻出現,暴露出的品控問題越來越嚴重。特斯拉的應對措施,要麼是冷處理,要麼是頻頻甩鍋,“國家電網電流太大”、“女性踩剎車力量弱”、“路面太滑”等等言語一次次挑戰着大衆的神經。

這次上海車展維權事件,特斯拉更是展現了一貫的傲慢。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強硬回應媒體稱:“近期的負面都是她貢獻的”、“我們沒辦法妥協”、“我們自己的調研顯示,90%的客戶都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我們是不會花錢在自媒體上做投放的”。

此言論一出,惹了衆怒。網友甚至做了各種圖予以諷刺特斯拉,新華社也發文犀利點評: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車企不能只強調客觀因素。作爲汽車行業的“明星”品牌,特斯拉對質量的自我要求、對用戶的承諾需要與市場期待相匹配,這才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對任何企業而言,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纔是正道。

資深公關顧問蔣明昊指出,特斯拉能出現今天的輿論危機,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長期的傲慢是一點。

蔣明昊指出,特斯拉平日裏對於危機事件的處理都是冷處理,寄希望於很快就有新的信息蓋過去。但是,持續出現的負面事件不去解決,相當於是個滾雪球的概念,網絡輿情會越來越負面,量變到質變後會突然爆發,變成一個不可控的大事件。

並且,陶琳對外的發言非常欠妥當。

“陶琳的態度太強硬,會讓媒體解讀成'我們就是堅決不會妥協'。其實需要委婉表達會承擔責任、調查到底,這是一個品牌的公關最應該做的事情。否則錯誤的回應會被不斷地放大,讓輿論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再加上,特斯拉的反應速度太慢了。危機公關講究黃金24小時,即在24小時之內作出回應,纔有可能控制住負面信息。在新媒體時代,4小時甚至都來不及了。不少車企包括新能源車在面對負面新聞的時候,都是最快速度反饋。但是特斯拉的回應距離事件的發生已經半天了,而處理的結果是將負面新聞再次升溫。

很多時候,特斯拉傲慢的邏輯在於,自己的銷量一直遙遙領先,這些負面新聞不會對自己的銷量有什麼影響。但實際上,當消費者決定去買車的時候,依然會檢索這款車的相關信息。這些資訊當中一定繞不開車企曾經沒有解決過的負面。這其實就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車行爲。

此前,某德系汽車B級銷量王就曾因爲危機事件一直冷處理從而跌下神壇。血淋淋的案例就擺在眼前。

在蔣明昊看來,這個時候,特斯拉應該做的是對媒體澄清品牌的態度,即我們願意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車服務,我們願意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

顯然,對於特斯拉來說,經此一役,也算是受了一次教育。

4月19日23時55分,特斯拉再次在微博回應上海車展事件,這次態度溫和了不少,“如果是特斯拉產品的問題,特斯拉一定堅決負責到底,該賠的賠、該罰的罰。這是我們一貫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

至於特斯拉是不是會真正地開始反思、改善自己的公共關係、輿情、產品售後,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