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作崗位的實際操作與培訓機構的理論實踐授課相結合,工作內容與技能提升相結合……近年來,北京市通州區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企校雙制、工學一體,充分釋放出“新型學徒制”的政策紅利。

  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師帶徒,傳幫帶”,學徒制是工匠技術得以傳承的傳統方式。“新型學徒制”,“新”在產教融合、共同發力,注重引入職業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協同開展培訓,並由政府給予激勵推動。近年來,從啓動試點到全面推進,“新型學徒制”在不少地方已經落地生根。從實踐看,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模式,提升了職業技能人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院校培育與企業所需之間的“錯位”難題,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人才是第一資源,通過“新型學徒制”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對企業、行業和地方的長遠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今年,山東對納入企業新型學徒培訓項目的企業,按照規定給予相應補貼;廣東中山提出從2021年到2025年,每年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1000人……促就業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以更大力度,進一步擴大“新型學徒制”培訓規模。努力發揮好政府、企業、培訓機構和學校的作用,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體系,“新型學徒制”定能釋放更大紅利,爲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人才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