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生物拿下俄羅斯新冠疫苗生產訂單,新冠疫情加速中國苗企國際化

記者 | 金淼

編輯 | 謝欣

華蘭生物4月19日晚間發佈公告,俄羅斯HV公司向華蘭生物子公司華蘭疫苗轉移Sputnik-V(衛星五號疫苗)新冠疫苗5L/200L培養規模的生產技術,華蘭疫苗在該技術基礎上進行2500L培養規模的生產技術開發,生產技術開發成功後HV公司向華蘭疫苗下達許可產品生產訂單,訂單數量不低於1億劑(5000萬人份)。

HV公司是俄羅斯疫苗生產商伽馬勒國家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合作伙伴,並獲得伽馬勒研究所衛星五號新冠疫苗5L/200L 培養規模的生產技術轉移及委託生產等事項的授權。2020年8月11日,俄羅斯衛星五號疫苗在未發佈任何數據的情況下成爲全球第一個獲得批准註冊的新冠疫苗。

新冠疫情直接推動了國內疫苗產業發展,目前,國藥中生、科興中維、康希諾生物智飛生物等基於不同技術路徑的國產新冠疫苗已經獲批上市,並在海外部分獲國家和地區上市。

不僅是在研發有突破,國內疫苗企業也藉助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出海”和全球合作的步伐。

此前,復星醫藥和康泰生物等已通過授權引進的形式得獲得了BioNTech、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在中國內地市場商業化的權利,其中復星醫藥獲得的是BioNTech新冠疫苗在中國獨家開發、商業化的權利,目前不涉及生產部分。

而康泰生物則獲得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在中國研發、生產、供應和商業化在內的權利,按照2020年8月其公告內容,康泰生物作爲技術受讓方將確保在2020年底前達到至少1億劑新冠疫苗AZD1222的年產能,並在2021年底前將該疫苗設計產能擴大至年產至少2億劑,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此外,2020年11月,西藏藥業公告表示,將與俄羅斯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HUMAN VACCINE”公司就衛星五號疫苗開展合作,西藏藥業將獲得該疫苗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註冊、開發、生產、進口或商業化產品及向指定區域出口等相關權益許可權。

但4月7日,世界衛生組發佈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安全性臨時聲明,聲明指出,世衛組織全球疫苗安全諮詢委員會新冠肺炎小組委員會已評估了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後出現血栓和血小板減少的報告,評估了歐洲藥品管理局,以及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局提供的最新信息,認爲阿斯利康疫苗與血栓和血小板減少存在可能的因果關係,但尚未證實,還需專門研究以充分了解其中的潛在關係。

此後部分國家及地區宣佈暫緩引入阿斯利康疫苗。

康泰生物在近期發行可轉債的募集說明書中表示,此次募集資金均用於生產新冠疫苗,生產所需原輔料主要包括填料、培養基、包裝材料等。但也強調,由於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在海外接種產生的不良反應所引發的影響,將可能會導致阿斯利康授權公司研發和生產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在國內上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本次募集投資項目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車間項目延期或無法實施的風險。

新冠疫情除助推國內疫苗企業迅速發展外,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以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爲例。研發機構或企業可以委託CDMO企業進行臨牀前工藝開發和臨牀試驗用樣品生產,研發機構或企業作爲上市許可持有人負責疫苗註冊申報,並將註冊批准後的疫苗商業化生產部分或全部委託給CDMO企業。

CDMO企業藥明生物此前年報顯示,藥明生物已簽訂4份協議,包括與一家全球疫苗巨頭訂立超過30億美元的生產供應合同及超過2.6億美元的新冠合約,疫苗生產基地主體藥明海德位於愛爾蘭的疫苗生產基地也預計將於2022年投入運營。

3月底,藥明生物CEO陳智勝曾在紅杉資本全球醫療峯會上表示,藥明生物正與阿斯利康合作生產新冠腺病毒載體疫苗,並去相關廠商洽談mRNA疫苗的生產。當天,陳智勝曾表示,藥明生物已經生產2億份新冠疫苗,到今年年底,計劃生產4億份新冠腺病毒疫苗,以及1億份mRNA疫苗。此外,藥明生物剛剛完成收購的原德國拜耳生物藥工廠也將被用於生產新冠疫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