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日報網評: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召開正當其時 後疫情時代推動亞洲合作勢在必行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禹辰勳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韓國籍客座教授禹辰勳)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召開之際,我們應當思考後疫情時代如何促進亞洲經濟合作。

中國是去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並基本控制住國內疫情。基於此,在疫情引發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仍是外國投資主要目的國。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的《202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披露,2020年,外國來華各類投資5206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81%。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大幅下滑,但中國這一指標逆勢增長4%,總額達1630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一些在研發領域投入巨資的國家和地區,也受益於中國大陸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比如日本和韓國。

當前,中國仍是“世界工廠”,全球製造業仍然高度依賴中國。因此,短期內,全球價值鏈結構發生劇變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很多經濟體非常依賴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很難找到替代來源。

隨着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到世界各地旅遊和消費,任何國家和企業都不可能對如此巨大的消費市場視而不見。中國已經想方設法抵消疫情的負面影響,並將繼續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將進一步增強其在亞洲的影響力。

總體而言,與西歐國家相比,東亞國家受到疫情的影響較輕。除此之外,東亞迅速推進疫苗接種。這就意味着,東亞存在經濟快速復甦的有利條件。中國強勁的經濟表現以及去年11月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同樣創造了有利條件。

RCEP成員國的GDP佔全球29.5%,人口占29.5%,貿易佔25.4%,已經超過美墨加協定,成爲全球最大貿易集團。RCEP簽署國可能會進一步開放各自的商品、服務和投資市場,並建立穩定的地區供應鏈。通過規範原產地原則,各成員國可以鞏固區域內價值鏈聯繫,對改善全球價值鏈起到積極作用。受美國上屆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經貿摩擦影響,全球價值鏈一度遭到破壞。

很顯然,RCEP應該成爲後疫情時代深化全球合作的跳板、促進發展的強大引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