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减持,财总董秘频繁换人,卖飞宁德时代华达科技,“掩耳盗铃式信披专业户”

来源:市值风云

流动资产中,2/3都是应收账款和存货。

前段时间,风云君研究过一家专注发展主业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名字叫星宇股份(601799.SH),即使下游汽车行业不景气,也能在红海中闯出一片天。

内容详见《专注车灯三十年,累计分红19亿:星宇股份,“车灯红海”里闯出的美女老板 | 专注主业公司系列》。

今天介绍的这位,却又完全是另外一个相反的故事:成功蹭上特斯拉、新能源概念,但还是无法挽回业绩逐年下滑的主儿。

有请今天的主角——华达科技(603358.SH)。

一、上市后的投资并购动作

1、2.47亿现金收购新三板公司,蹭上新能源

华达科技于2017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乘用车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

截至目前,陈竞宏是实际控制人,持股55.09%,女婿葛江宏持股6.99%,董事刘丹群、朱世民分别持股5.61%、3.4%。

上市后第二年,华达科技便筹划收购当时在新三板挂牌的江苏恒义汽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恒义”),将业务扩展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江苏恒义于2017年11月在新三板上市,主营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与销售。

2018年6月12日,华达科技公告以2.47亿现金收购江苏恒义51%的股权。

截至2018年5月31日,江苏恒义净资产价值1.43亿,经评估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4.89亿,评估增值242.38%,最终带来了1亿的商誉。

江苏恒义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包括:电池箱下托盘总成、电机壳体、电驱总成等,华达科技也因此蹭上了新能源概念。

至于说为什么是蹭概念?正如江苏恒义的主业,也只是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池托盘,并不涉及什么核心技术。

江苏恒义的质地如何呢?收购完成前,江苏恒义股东承诺2018-202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00万、5,500万、6,500万,合计1.65亿。

实际完成了业绩承诺吗?前两年算是压线完成。

根据年报,2018年江苏恒义实现扣非净利润5,777.57万元,超额完成了当年的业绩承诺。

2019年江苏恒义实现净利润3,500万亿,扣非净利润4,200万元,比净利润还高。两年累计完成的金额,离业绩承诺只差22万元,几乎压线完成。

但是,2019年江苏恒义的盈利水平明显下降,2020年能否完成业绩承诺,在这里要画上一个问号。

2、并购深圳云图,承诺披露的数据至今杳无音信

华达科技收购的脚步没有止步于此。

2020年2月,华达科技先以1,800万元购买了深圳市云图电装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云图”)的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

紧接着,3月5日华达科技便公布了对深圳云图投资的公告,华达科技先出资400万元受让深圳云图400万注册资本,股权转让完成后,华达科技再对深圳云图增资1,100万元。

截至2020年半年报,华达科技尚未对深圳云图增资1,100万元。完成增资后,华达科技将持有深圳云图75%的股权。届时,华达科技将通过此次收购进入汽车胎压监测系统、汽车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领域。

然而,一年过去了,深圳云图的经营数据仍未披露。

二、利润指标还不如上市前,低价清仓宁德时代

1、2020年营收略微下滑,利润却大增?

来看看华达科技实际经营得如何?

2018年之后,华达科技的营收增长不算顺利。2020年营收预计为41.34亿,同比下降1.05%。

(2020年数据均为未审计数据)

而且,如果扣除2019年江苏恒义实现的3.3亿营收,实际上,2019年华达科技的营收已经在下降。

净利润的变化更加一目了然。自2017年华达科技上市后,净利润连年下滑;即使2018年收购江苏恒义,也没改变净利润下滑的事实。

2019年是华达科技下滑最快的一年,净利润1.56亿,同比下降24.27%。

即使华达科技在年报中披露,成功进入特斯拉、宝马的采购体系,但是结合经营业绩,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华达科技称2020年与特斯拉相关的营收仅仅1亿元。

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华达科技2020年预计净利润为2.29亿,竟然同比上升46.79%。

根据已披露的未审数据,风云君发现,2020年华达科技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的下降。

2020年华达科技全年销售费用0.43亿,同比2019年的1.56亿下降72.44%。同时,2020年营业成本为34.45亿,同比2019年的35.05亿,降低了0.6亿。

在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中,只是简单解释为:主要运用了新型信息系统,使得成本、费用控制效果明显。

然而,这种“新型”信息系统只是机械地控制成本开支,并非通过工艺技术的提高,真正地实现成本费用优化。

这样模糊的解释是否合理,风云会等年报出来之后,再探究竟。

2、上市三年,毛利率不及上市前的2016

同时,华达科技的盈利能力也是一路下滑,各项数据在2019年跌至谷底,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毛利率由2016年的23.69%,下降到2019年的16.11%,2020年差不多维持在16.66%的水平。

净利率也由2016年的10.68%,一路下滑,2019年净利率仅为4.05%。2020年有上升,也只是2016年净利率的一半。

总结来说,华达科技自2017年上市,经营了三年,净利润、毛利率还不如2016年。

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3、“神操作”低价清仓宁德时代

业绩下滑的同时,华达科技的“神操作”也是令人哭笑不得。

还是和江苏恒义有关。

2018年9月现金收购江苏恒义时,江苏恒义持有宁德时代约150万股股票,宁德时代当时的股价维持在70-90元/股,算是不温不火。

2019年6月,华达科技公告,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把持有的宁德时代150万股都卖掉,以此增厚上市公司净利润。

转眼到了2020年,宁德时代作为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之一,股价开始一路狂飙,是华达科技卖出时股价的4-5倍。

这波“神操作”之后,华达科技现在肠子应该都悔青了。

三、换事务所,董监高离职,实控人减持套现

华达科技除了经营业绩下滑,与之相关的“迹象”也是一个都不少。

上市后,华达科技聘用的是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两年后,2019年华达科技便公告换所,将致同换成了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

与换所先后发生的是董事高管辞职,2019年3月,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许霞辞职。

2020年4月,刚上任一年的董秘张盛旺再次辞职。

解禁期刚过,实控人陈竞宏与女婿葛江宏纷纷开始减持,两人在2020-2021年期间合计减持595万股,共套现1亿元。

许霞离职后,也减持套现了1,000多万。

伴随着华达科技业绩下滑,换事务所、董监高辞职、实控人及亲属减持套现等,很难不使风云君将其联系起来。

四、流动资产中2/3是应收账款和存货

讲完了故事,再来看华达科技的财务数据表现如何。

华达科技的流动资产中,近2/3都是应收账款和存货。

应收账款(包含应收票据)金额逐年增加,2020年华达科技应收账款将达到10.92亿,占营收26.42%。

应收账款在营收中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也意味着华达科技的现金收款能力下降,对下游议价能力下降。

当然,这也与华达科技所处行业有关。

华达科技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游多为本田、一汽等大型汽车行业客户,使得下游议价能力较弱。而且华达科技客户集中度较高,2019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营收51.07%。

华达科技存货规模保持在10亿左右。而且,以发出商品和原材料为主,发出商品占比40%左右。

因此,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也成为了关键审计事项,2019年华达科技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72亿,占比存货金额的7%。

五、募资12.47亿,工程默默延期

华达科技上市共募资12.47亿(包括募资费用),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建设生产基地以及研发中心建设等。

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靖江城北工业园、海宁、成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三个项目,预计分别投入4.34亿、4.17亿、2.26亿。

三个生产基地建设期均为1.5年,根据招股书,2016年这三个生产基地项目已经开始建设。而且,截至2016年6月30日,靖江城北工业园项目完工程度已经达到82.47%。

截至2017年,靖江城北工业园项目投入进度为97%,迟迟不肯完工。

2018年该项目终于完工了!可是完工后,在2018年、2019年的募集资金报告中,华达科技均未披露该项目本年度实现的效益。

其余的海宁、成都生产基地项目也都出现了延迟完工的情况。

2018年募投报告披露,预计海宁、成都生产基地将在2019年、2020年完工。

而2019年海宁、成都的生产基地项目的完工时间均往后推迟了一年。

而且,华达科技计划将0.72亿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019年12月公告终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将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0.16亿,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建设的三个生产基地项目:靖江城北工业园完工后,没有披露实现效益的数据;海宁、成都生产基地工程又默默延期。

上市募资12亿,一边花钱扩产,一边不披露效益。而且,这些项目究竟何时才能完工并投产呢?

(靖江城北工业园生产基地项目预期收益,来源:招股书)

总结

华达科技于2017年在A股主板上市,主营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与加工,上游主要是钢材等材料行业,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行业。

上市三年,华达科技的净利润、毛利率一路下滑,已经不及上市前的2016年,算是“上市综合征”患者。即使收购了江苏恒义,蹭上了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概念,也没为业绩带来起色。

收购完成江苏恒义后,比较悲催的是,竟然为了回流现金低价清仓了江苏恒义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

不然,这笔投资只算宁德时代的股票也能大赚,目前的市值也在4.8亿左右。

业绩下滑的同时,华达科技发生了换事务所、董事和财务总监、董秘离职,实控人与亲属减持套现等事件,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