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馬駿認爲,碳價應該發揮的更大功能是,引導所有企業在未來投資過程中做決策。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鄭青亭

編 輯丨陳慶梅

4月2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021年年會上,中國金融學綠色金融專業委員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G20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共同主席馬駿就即將啓動的全國碳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

21世紀:關於今年即將啓動的全國統一碳市場,你覺得它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裏?有評論認爲,目前的碳價水平太低、覆蓋產業太少,你覺得還有哪些短板需要克服?

馬駿:目前,構建碳市場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於爲控排企業提供一個配額交易機制。如果一家控排企業努力減排的話,可以把一些配額賣給減排不努力的企業,而減排不努力的企業需要購買這些配額,從而在這些企業當中形成獎懲機制,獎勵那些減排努力的企業,懲罰那些減排不努力的企業。

我覺得,碳價應該發揮的更大功能是,引導所有企業在未來投資過程中做決策。因爲中國不光是幾千家企業需要減碳、需要搞碳中和,所有企業在未來30多年內都需要實現碳中和。它們未來五年、十年的投資決策靠什麼引領呢?其中一項就是碳價格,最好是有五年到十年的一個曲線(curve),讓它們預測到未來這段時期碳價會上漲到什麼樣的水平。

這就要靠一些衍生的工具,包括碳期貨這樣的工具來提供這樣的價格。因此,有了這樣的價格以後,企業就會把價格放進未來投資的決策模型裏面去。如果價格很高,就說明,你要繼續從事高碳產業,成本會很高、利潤會很低,他們就不會傾向於過多投資高碳產業,而傾向於更多投資於低碳的產業。

要形成這樣的機制,必須要有有效的定價系統,不光有現貨的價格,還需要有期貨的價格,金融也要充分地介入進去。只有金融的充分接入,價格纔是有效的,纔會有足夠的交易,才能形成有效的定價機制,才能引導幾百萬、幾千萬企業未來進行低碳投資決策的機制。

21世紀:在今年年底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全球統一碳市場建設機制是否會成爲重點討論的議題?怎麼看它的前景?

馬駿:我覺得,全球碳市場的建立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中國正在整合國內的碳市場,歐洲已經成功地整合了歐洲各國的碳市場,美國還沒有整合它國內的區域性碳市場,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是國家內部的整合和區域性的整合的現實性比較大,整合成全球性的碳市場涉及到非常複雜的國際談判問題。

相關文章